分享

老子的内修与太极智慧成就

 杂货店伙计 2016-11-16

  关于老子,史料也有记载:

  公元前571年至471年,原名李耳,字聃,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被后代道家学派尊为教祖,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为孔子而不是老子,这其实反映了世道的价值观,当然也跟孔子入世行教化有关。孔子的成就虽说也著书立说,但更重要的还是办教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俗称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能教化这么多人,这在古代是非常多的。老子则无为清净,行不言之教,不过应函谷关官吏尹喜之求留下了五千余言,后人谓之《道德经》,阐道明德而令天下自悟自化。
 
  从世道论,越入浊世者,越与社会三教九流易混杂者越易得声名流传。好比通俗的歌星、影星、笑星等明星总会比艺术家更具声名。学问界也一样,写小说的、玩情爱的,总会比高雅艺术容易出名。流于术之技能、技巧、技艺、工具、方法等学问总会较大道智慧传播得广。世道正好是颠倒的,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那里。有学问不等于一定有大智慧,有大智慧则可以转化成任何学问。学问之术有形于世,智慧则大化无形,用之则有,显或隐不过是看时机罢了。
 
  孔子曾向老子问礼后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见《史记·老子传》)。这种评价含有较深刻思想,见地也算非凡了,因为只有明了大道并能真正合于道者方有可能达到没有任何局限,所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所以,可以说孔子很有学问,老子很有智慧。孔子倡导的核心学问在《论语》中最为体现。所谓仁爱思想多源自其对恻隐之心的阐发,诚如其核心弟子曾子对其学问的概括:“夫子之道无它,恕道而已”,这是很中肯的评价。恻隐之心不外乎源自“己欲立则立人,己所不欲则勿施于人”的中庸思想。
 
  至于中庸、中道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合德合道,大道究竟是什么,先儒们似乎还没有说得清楚的,只能以外在事相来表达。以致其孙子子思在《中庸》中才会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等思想来表述,虽说有一定道理却很难全道。稍微疑猜一下就知道不太究竟:天命就一定是性吗?那什么又是天命呢?率性就是道吗?率性的标准是什么?傻瓜发呆,喜怒哀乐也没发啊,难道也是中吗等等。
 
  另外,孔子对生命体本身的修为学问似乎没有多少思想流传,对于生死大事就更难得其详了,真参悟大道者一定与宇宙生命原理是相通的。所以说,孔子很有学问,多具为人处世的中道智慧,却未必能象老子那样具超越二元的太极智慧。
 
  那老子的太极智慧怎么来的,是老师教的吗,是学来的吗?
 
  据说老子小时候就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好参问天地、宇宙、世间各类问题,而且喜欢穷究到底。坊间有流传说老子小时候的私塾老师是商容,商容通天文晓地理,博古通今,深受老聃一家敬重。网上有则记载录于下:
 
  商容一次给老聃讲课:“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子就问:“天为何物?”先生说:“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子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答:“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老子又穷追不舍地问:“清者穷尽处又为何物?”商容只得说:“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子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亦不能言。于是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老子又问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先生道:“皆神所为也”。“神何以可为也?”“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为也”。老子再问:“神之能何由而来?神之功何时而备?”老先生又只能说:“先师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子又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视物而思,触物而类,三日不知饭味。
 
  再一日,商老先生又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则废,民不顺君牧则罪,此乃治国之道也”。老子又开始发问了:“民生非为君也,不顺君牧则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答:“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则如将在外也;将在外则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则天意有所不领”。“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听命之君乎?”老先生又只能说了:“先圣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子再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湿,迎风不觉吹。
 
  如此种种,三年下来,商老先生向其母辞行,老妇人大惊,商老先生解释说:“今来辞行,非老夫教授无终也,非聃儿学之不勤也。实乃老夫之学有尽。聃儿求之无穷,以有尽供无穷,不亦困乎?聃儿,志远图宏之童也”。后将老子推荐到其师兄周太学博士处,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子处其中,如饥似渴,博览群学,如蛟龙游入大海、雄鹰高飞,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
 
  成年后据说师从常枞,常枞临终前对老子说:“经过故乡要下车,经过高大的乔木要小步而行,你知道吗?”老子想了一会回答说:“您是在告诉我做人做事不能忘记根本,应饮水思源,对待长辈、贤达应该尊敬对吗?”常枞满意地点点头,又张开嘴让老子看他嘴里,说:“你看看我的舌头在吗?”老子说:“在”,“那牙齿呢?”常枞又问。“掉光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坚硬的东西往往易遭摧折,而柔软的东西反而获得长生,柔弱胜刚强吧!”老子答。常老先生满意地点点头说:“我最后能告诉你的,不过这些了,天下之理都在这里啊”。
 
  老子究竟师从了什么老师,史学家也没有定论,甚至史学较权威的《史记》对老子这个人生卒何年何地均无记载,最后出函谷关不知所踪。只有在函谷关留下的一部《老子》(后世名为《道德经》)是举世公认的,尽管流传得久了版本有些出入,但主要经文还是相同的。以上所流传的老子事迹多是坊间之辞。但即是如此,亦足可见老子天生秉性中对世道万事万物的疑情与参究思悟之性,这是古今所有大成就者必然的共性。
 
  老子所有的学问智慧都反映在《道德经》中,其核心在太极智慧,我在《融通之道——从知识、能力到智慧》“道家文化的核心要点与价值观修炼”章节有具体阐述。《道德经》不过五千余言,此外老子一生没有留下任何其它文字,更不象孔老夫子那样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但就五千多个字却字字珠玑,古今注释其意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仍难以尽其全意。其衍生出来朗朗上口的成语及显露出的世道、出世道智慧难以全尽,很多章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解释就落窠臼,离真实义就远了;甚至不同标点,道义所涉均为不同。诚如《道德经》开头所点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或许有人说老子当过周朝守藏室吏,守藏室有很多典籍,但那时的书是由竹简所成,一本书有时用牛车来拉都要拉好几趟。古代再多的典籍能多到哪里去,我们现在的信息时代,几个一千G的硬盘或许就能把几个国家图书馆储藏的文史资料全装进去,再加上互联网云时代的虚拟数据库及便捷的搜索功能,我们可以读的典籍和文字几乎是古人的千万倍不止,为什么我们却无法具老子那样的智慧呢?另外,我们现代人连小孩都会英语,都会使用电脑,孔子、老子不会,是否敢说我们较孔子、老子更有学问和智慧呢?
 
  自古圣贤多明思维、参悟之道,多入思维内修之“无我”境,自然合道蕴德,看得清真实。而现代人多执著于外在的价值求索,“为我”驱使,心性迷失如何能看得清判断得准呢!
 
  所以说,真正的智慧与文字的多少没有必然关系,与专业知识的多寡也没有必然关系。知识与能力、智慧并非一个概念,知识相对来说是“死”的,如何贯通融通知识,如何运用知识,活学活用知识于做事是能力问题;如何运用能力,什么时候该用能力,为谁使用能力,如何用心,心正不正,合不合道是智慧问题。具体我在《融通之道——从知识、能力到智慧》一书有较详尽阐释,可参看。
 
  仍然回到最关键的问题,老子的智慧究竟怎么成就的?其成就过程是否不自觉吻合了一套高效领悟学问的方法?
 
  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是老师教的,一是老子并未象孔子那样求学于很多老师,二是因为《道德经》中显露的智慧远超其老师。老师不过起到了一定的启迪作用,老师一生往往要教很多学生,为什么绝大部分超不过老师呢?外因终究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如何贯通学问必须源自学生自身的思考,与其的思维力、心智密切相关。
 
  老子是怎样阐释知识与智慧的关系的呢?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中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世道所谓的学习啊本质上是格物式、割裂式学习,自认为所学的知识都是真知真理,其实对宇宙真实、大道是有损的啊,局部真实不可能是真正的真实啊。但这样一直坚持下去也未必不是一种方法,学多了自然也会贯通融通而空灵,或思虑穷到极处,入忘我之无为态,反而能臻于无所不能的智慧境界。
 
  老子又是怎样阐释大道与学习的关系的呢?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中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什么意思呢?表面上是说不出门就能知道天下事物,不从窗子向外看也能明白天道,走得越远知道的反而少。实际是说真正懂学习的人不会执着于向外求,人之生命是有限的,向外能学多少知识呢,向外求学的人以为见多识广,那是表层的知识。其实心越往外驰求,离大道反而越远。所以自古有道的圣人心念静定不向外求,随顺世道将一切当作觉悟的机缘,内观内修内明,智慧自具,看似无为而却没有什么不能的。
 
  把世道一切都当作觉悟的机缘,起疑情、思考入专心一致、聚精会神的忘我境界,参而悟。起疑情非常重要,也是大智慧之学禅宗入门最关键之处,现代人很多入不了顿悟的禅门正是因起不了疑猜,播不下智慧的种子。以前周文王演易经,周武王注爻辞,能请教谁呢,不过如《系辞》所论:“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思考至忘我境界其实就是世道常说的用心的境界,与禅宗的禅定极为一致,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第二十一章中也有“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显露的正是参悟学问和智慧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