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剧的流派

 涂鸦吧 2016-11-16

京剧的流派

京剧的流派主要是指演员的表演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并且这种风格特点得到师承和传播。

京剧流派的形成不外有三:

一、集百家之大成,取长补短,兼容并蓄,融合于一身,而不是简单地继承某一流派创始人或传人的艺术衣钵。

二、在表演上具有自己独特及系统、符合观众欣赏要求的理论根据和艺术创造,并在频繁的实践中得到观众的理解和熟悉。

三、是必须建立以主演为中心的创作和表演团体,从编剧、演员、作曲、乐队、服装上形成统一的艺术风格。

「前四大须生」余、言、高、马,都是在继承「后三鼎甲」谭、孙、汪等前辈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四大名旦梅、尚、程、荀则是在继承陈德霖、孙怡云、王瑶卿等前辈艺术发展而成。三大名净金、郝、侯则是在学习何桂山、黄润甫、金秀山等前辈发展而成。

京剧流派的诞生和发展以来,出现了生行「前三鼎甲」的程(长庚)派、余(三胜)派、张(二魁)派;「后三鼎甲」的谭(鑫培)派、汪(桂芬)派、孙(菊仙)派;「前四大须生」的余(叔岩)派、言(菊朋)派、高(庆奎)派、马(连良)派;「后四大须生」的马(连良)派、谭(富英)派、杨(宝森)派、奚(啸伯)派;武生行的俞(菊笙)派、杨(小楼)派、尚(和玉)派、盖(叫天)派;旦行的梅(兰芳)派、尚(小云)派、程(砚秋)派、荀(慧生)派、筱(翠花)派;净行的金(少山)派、郝(寿臣)派,侯(喜瑞)派;以及徐(小香)派、朱(素云)派等小生流派;朱文英、阎岚秋、宋德珠等的武旦流派;龚云甫、李多奎等的老旦流派;刘赶三、萧长华、王长林、叶盛章等的文武丑的众多流派,这为当今的继承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呈现了「流派纷呈均出众,梨园百花次递开」的局面。

京剧流派的发展,承上启下,传承有序。

三鼎甲三鼎甲

京剧的流派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三鼎甲又称「连中三元」是指连连中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京剧三鼎甲分为前三鼎甲和后三鼎甲。

京剧前三鼎甲指的是京剧形成初期,第一代演员中的三位杰出老生人才:程长庚,余三胜,张二魁。余三胜成名最早,隶属春台班,代表汉(汉调)派;张二魁接踵成名,隶属四喜班,代表京派;程长庚成名较晚,隶属三庆班,代表徽(徽调)派。但程长庚后来居上,在早期京剧史上威望最高,影响最大。

京剧后三鼎甲指的是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中以谭鑫培的成就最大,形成了对后世老生行当影响最大的「谭派」。

京剧的流派

程长庚(1811-1880年),男,京剧老生。谱名程闻檄,一名闻翰,字玉山(一作玉珊),号荣椿,乳名长庚(其舅父取的名),祖籍安徽省潜山县。道光年间入京,曾先后居住在宣南石头胡同和百顺胡同,后寓所名「四箴堂」。

同治、光绪年间他曾掌三庆班,兼任四喜、春台总管,被推选为「精忠庙」庙首。同仁尊称其「大老板」。他嗓音洪亮,可穿云裂石。音韵优美,余音绕梁。演唱声情交融,攻文武老生。腹笥渊博,能戏三百余齣。擅演《群英会》、《镇潭州》、《八大锤》、《战长沙》、《华容道》、《战太平》、《取成都》、《龙虎斗》、《举鼎观画》、《文昭关》、《捉放曹》、《鱼肠剑》等,亦能反串花脸、小生,如《白良关》尉迟宝林,《临江会》张飞,《法门寺》刘瑾等。

他晚年创办四箴堂科班,培养了许多京剧表演人才。其中陈德霖、钱金福、张淇林等人,都是三庆科班培育出来的京剧人才。杨月楼、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也是程门弟子。

他与春台班余三胜、四喜班张二魁,为京剧第一代演员的三位老生杰出人才,人称「前三鼎甲」或「前三杰」。他虽比余、张享名较晚,但其威望极高,故名列「前三鼎甲」之首。

他一生多演出忠义节烈爱国内容的戏,多扮伍子胥、岳飞、鲁肃、祢衡等气节人物,因英法联军入侵而口吐鲜血。由于认为诸葛亮空城计有失他的风格,所以从不演《空城计》,认为反二黄太过于悲凉,所以也不唱反二黄。程长庚改革剧场陋习,比如月台、养娃娃(即

相姑【中国古代对男妓的一种称呼,出现于清朝。「相姑」或者也叫「相公」。相公的本义是上层社会中的年轻男子,但在清朝也用它来称扮演女人的男演员,后来则成为男伶而同时是同性恋对象的一种称呼。】之类的)并且不让在演出时叫好,也不让吸烟,否则停止演出。净化了舞台风气。

他去世时六十九岁,致病之原因是在秦老胡同文索宅演堂会,与孙菊仙争气,连演四本《取南郡》,该戏与徐小香合演向分四日,今一昼夜唱全本,劳累得病,未数月遂卒。

余三胜(1802-1866年),又名开龙。河北罗田县人。原为湖北汉戏末角演员,于清道光初期进京搭徽班演唱,为春台班领衔主演。同治二年(1863年)入广和成班,与程长庚、张二魁齐名,称老生「前三杰」、「前三鼎甲」,他成名实早于程、张。

京剧的流派

余三胜以擅唱「花腔」著称。他的唱腔,被誉为「顿挫抑扬」、「缠绵悱恻」、「前古未有」之绝响。他表演也很细腻,注意刻画人物的感情、神态。他所擅长的剧目,以唱、做并重者为多,如《定军山》、《秦琼卖马》、《战樊城》、《鱼肠剑》、《击鼓骂曹》、《四郎探母》、《双尽忠》、《捉放曹》、《琼林宴》、《朱痕记》、《摘缨会》等。

他在艺术上的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他在汉调西皮和徽调二黄的基础上,吸收昆曲和秦腔的曲调,创造了新的京剧皮黄声腔,从而使京剧的声腔大大丰富。在他之前的四十多年里面,人称京剧「时尚黄腔喊似雷」,也就是「喊」表示它直来直去,「雷」说明声音非常高亢。到余三胜,他加以丰富后,使得这种局面得以改观。二是他创造了反二黄的唱腔,如《李陵碑》、《牧羊卷》、《乌盆记》等戏的反二黄都是由他创造的。

京剧的字音和声调上,他也作了改革,把汉调的语音特色和北京的语音特色加以结合,创造出了一种既能让北京的观众听得懂,又富于皮黄风格特色的一种语音声调,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湖广音,形成了京剧读音的一种规范。他成为京剧初期的汉派代表人物。

前三鼎甲中,从唱腔来看,以余三胜的最多,后来做出划时代贡献的谭鑫培,他的唱腔也是在余三胜的唱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余三胜的后人里,其子余紫云是著名的旦角,孙余叔岩也是著名的老生,开创了新的余派。

张二魁(1814-1864年),原名士元,字子英。北京人(一说安徽或浙江人)。他生于书香门第,因酷爱京剧并亲自粉墨登场,连演《取成都》、《捉放曹》、《打金枝》三剧,后来成为其代表作。他体貌轩昂,仪表英伟,面美如冠玉,更兼有一副天赋奇高的好嗓,高亢入云。所创立的「奎派」,又称「京派」,主要还是因为他在唱、唸中运用了北京字音。他的唱功,淳朴有力,浑厚平稳,不爱用花腔,与余三胜的唱法不同。

他的嗓音宏亮,字字坚实,颠扑不破。他的大开大合,直腔直调的唱法,较之程长庚更甚,更有精金旺火般的魅力。他的唱腔多用西皮调,板眼极迟缓,受到北京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接受与欢迎,故有「年少争传张二魁」的说法。他还创造了重气喷字的唱法,即对重点唱句的最后一二字,以足实的气息喷出而又不动声色,听来干净利索,格外痛快淋漓。代表剧目有《金水桥》、《打金砖》、《回龙鸽》、《取荥阳》、《五雷阵》及《四郎探母》等。

他兼演武生戏,以《彭公案》、《施公案》、《永庆升平》中的短打戏最佳。他曾编过连台本的《彭公案》和清代时装戏《永庆升平》,把昆曲《问樵闹府》改编为京剧本,把四喜班的拿手戏《雁门关》改编成为至今仍在流行的《四郎探母》。他擅演的剧目有《打金枝》(饰郭子仪)、《取成都》(饰刘备)、《问樵闹府》(饰范仲禹)、《捉放曹》(饰陈宫)、《金水桥》(饰李世民)、《桑园会》(饰秋胡)、《回龙鸽》(饰薛平贵)、《取荥阳》(饰汉高祖)、《四郎探母》(饰杨延辉)、《五雷阵》(饰孙膑)、《黄鹤楼》(饰刘备)、《断臂说书》(饰王佐)、《南天门》(饰老院公)等。

他从演唱到剧目都具备雄厚实力,叫座能力冠于一时。其弟子有俞菊笙、杨月楼等人。

谭鑫培(1847-1917年),谱名金福,艺名「小叫天」,字鑫培,号望重,寓所名「英秀堂」。祖籍湖北省江夏县大东门外田家湾。其父谭志道,攻老旦兼老生。十一岁入小金奎班习武丑,后改武生及文武老生,1863年出科。二十三岁搭三庆班,以演《神州擂》、《三岔口》、《白水滩》及「八大拿」等武生戏为主。曾傍程长庚演《青石山》马童,得程长庚赏识,委以武行头。

京剧的流派

谭鑫培以老生享名剧坛则在光绪十年(1884年)以后。他曾师事程长庚、余三胜,并向张二魁、卢胜奎、王九龄问艺,博采众长,化为己有,终成一家。他的演唱曲折婉转,刚柔相济,变化多端,情韵兼至。他勇于创新,把老生行「安工」(唱工戏)、「衰派」(做工戏)、「靠把戏」(武工戏)结合起来,极为丰富了老生艺术。

他与汪桂芬、孙菊仙被誉为「后三鼎甲」或「后三杰」,并成为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创始人。1905年,丰泰照相馆于琉璃厂的土地祠,为其拍摄了《定军山》片段,该片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黑白无声影片。百代唱片公司为其录制了七张半唱片传世,计《卖马》、《托兆碰碑》、《捉放曹》、《桑园寄子》、《乌盆记》、《四郎探母》各一张,《洪羊洞》、《战太平》、《庆顶珠》各半张。

京剧的流派

谭派的弟子很少,其弟子有王月芳、贾洪林、刘喜春、李鑫甫、余叔岩5人。但私淑者极多,当时几乎「无生(老生)不学谭」,传人分新老两派,老谭派代表人物是王又宸、谭小培(其子)等。其孙谭富英的「小谭派」便是在「老谭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其他行当如武生杨小楼,旦行梅兰芳、王瑶卿等,也受其启发和影响颇大。

1917年5月10日上午8时,谭鑫培病逝于京城宣内大街大外郎营1号寓所,享年71岁。葬于戒台寺栗园庄墓地,界桩上刻「英秀堂」。今谭门已是七代梨园世家。

汪桂芬(1860-1906年),名谦,字艷秋,号美仙,小名惠成,绰号「汪大头」。湖北汉川(一说安徽)人,生于北京。搭春台班,演《文昭关》、《天水关》等戏,深受欢迎,有「长庚再世」之誉。与谭鑫培、孙菊仙并称为老生「后三杰」、「后三鼎甲」。他形成了雄劲沉郁自成一格的「汪派」。曾被选入升平署外学。

京剧的流派

其嗓音特点是「脑后音」,且带有「嘎音」,开口发声非常响亮,唱完仍似有余音袅袅。其嗓音高亢浑厚,善于运用丹田气和脑后音,歌声响遏行云,发音吐字饱满,韵味十足,极富立体感。其唱腔激昂雄劲,善于表达悲愤慷慨的情绪,演唱悲剧故事或悲剧人物时,着力突出其壮美的一面,如《文昭关》的伍子胥、《骂曹》的祢衡等。他运用的唱腔和板式常有别于其他派别,如《武家坡》「在营中失落了一匹马」一段,各派均唱西皮原板,汪则采用西皮散板,来状写薛平贵试探王宝钏时边窥测其心理,边随机应答的情景。汪的唱不但声洪,还俏中有隙险,甜中带沙,如他演红生戏《战长沙》之关羽,在唱腔方面,曾被人誉为如惊蛇绕树,愈勒愈紧。

汪桂芬与谭鑫培、孙菊仙并称「程门三杰」,此三人中孙菊仙年龄最大,谭鑫培次之,汪桂芬最小,但他去世最早。汪的《朱砂痣》、《捉放曹》与人有别,贵在嗓音运用得法,高低音皆动听,而中音尤佳,韵味十足。做工方面,他发扬了程长庚端凝肃穆的风格,注意体现剧中人物的身分,如对关羽、鲁肃等形象的描绘,便突出了他们典雅凝重的气度。

汪演出的剧目主要有《文昭关》、《取成都》、《龙虎斗》、《天水关》、《战长沙》、《双狮图》、《朱砂痣》等老生戏。有时还演出《钓金龟》、《打龙袍》等老旦戏。其传人有王凤卿,私淑者汪笑依,老旦谢宝云、花脸刘永奎亦曾学汪桂芬的表演艺术。

孙菊仙(1841-1931年),名濂,又名学年,号宝臣,天津人。人称「老乡亲」。因身材颀长,又称「孙大个儿」。1857年,赴票房学戏,尤其喜爱余三胜的唱腔,曾在金声茶园演出《捉放曹》、《三娘教子》、《桑园寄子》等剧。

京剧的流派

他嗓音洪阔,气力充沛,宽窄高低、大小粗细游刃有余,行腔不求花巧,以简朴取胜。他在演唱上讲究气口、音色、抑扬,对气口的使用,功夫很深,「一口气」唱法就是由他所创。

他在演唱音色上讲究根据人物的感情变化而变化,反对众腔一个味。如在《逍遥津》一剧中的13句「欺寡人」唱段,大多使用鼻音,给人以悲泣之感。他根据剧情的需要使用嗓音,讲究刚柔相济,抑扬顿挫。尤其是煞尾音的处理,往往倾喉一放,风格独具,有「孙大嗓」之称。他的演唱,花腔不多,但感情充沛,在乐句的句式结构上,具有自己独特的处理和变化。

他演戏反对墨守成规,主张有所创造和改革。在唸白上,不拘泥湖广音和中州韵,多用京音,间中带点天津字音,听来深沉明快,亲切自然。在表演上,他敢于突破固有程序,自然大方又神气逼真。演《胭粉计》诸葛亮,能将人物内心的细致生动又层次清楚地展示出来。他演出的剧目,以唱工、袍带戏为主,如《捉放曹》、《李陵碑》、《四郎探母》、《朱砂痣》、《战樊城》、《文昭关》等,尤擅《完璧归赵》、《御碑亭》、《骂王朗》等剧,并创造了一些孙派独有唱腔的戏,如《逍遥津》、《胭粉计》、《火烧葫芦峪》、《雪杯圆》、《骂杨广》、《戏迷传》等,为后来的刘鸿升所崇。他还编演过新戏《千秋鉴》等。

其弟子有双阔亭、时慧宝、刘永奎、尚仙舫、王竹生、李东园等人。后来的一些名家从孙派表演艺术中学习,如麒派、高派、马派、刘鸿升,甚至萧长华唱段中也有孙派的影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