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明抚顺边堡之四

 waiwlu 2016-11-16

明抚顺边堡之四——散羊峪堡

     

散羊峪,又名山羊峪。城址位于今救兵镇山龙峪村,东距救兵镇政府8公里,南距大岭下的高家店4公里,由此越过长长的大岭就是本溪境内的清河城(堡)。散羊峪城堡修建在一条偏南北走向的沟川东南侧,东靠起伏的群山,西临东州河河谷公路,东洲河在城址西面30米的山脚下流过。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城呈长方形,每边各长约200米,实测周长940米。墙体为夯土板墙,青砖包砌。西北、西南两城角有角楼,遗址非常明显。《盛京通志》卷三十五《城池》条有记载:“山羊峪城,城东南百九十五里,周围一里零一百四十步,南一门。”

该城堡建筑年代,据《全辽志》卷二《边防·散羊峪堡》条记载:“此堡并一堵墙堡、孤山堡、险山堡、江沿台堡,皆嘉靖二十五年巡按御史张铎奏设。”可知此城建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

散羊峪堡比同在东州河上的东州堡、马根丹堡晚修了78年(1468——1546),这座城堡的修建与当时明在辽东的政治、军事形势有密切的关系。

据(全辽志》卷五“增建河东七堡记”中记载了1546年巡按御使张铎上奏明廷,修筑包括散羊峪堡在内的河东七堡的情况:“叆阳东路数百里,二、三十年之患必欲挽危就安,首举尾应乃先之备御,武勋之相度,以发端继之。从守备韩承庆之规划,以起事先生曰,定边息氛,国之福也。出筹捍患,宪臣之分也,吾何责之辞。又曰,阅历剂量非躬视弗周,吾将往省焉。乃率诸司,循边出塞,穿林策岭,自马根单历清河而知虏从明墙而入也,于是有散羊峪堡之图焉;自清河历碱场而知虏从鸦鹘关诸路而入也,是有一堵墙堡之图焉;自碱场历洒马吉、新安等处而知虏从北古河台诸路而入也,于是有孤山堡之图焉;又出双岭历险山而知虏自石岔口,经索果直而来也,于是有险山堡之图焉;又自险山历江沿台而知虏从打探峪人瓦子峪而来也,于是有江沿台堡之图焉。”从中可以看出,修散羊峪堡是因为马根丹堡与清河堡之间距离太长,中间有漏点,建州女真往往从两堡之间越过边墙掠边,在“增建河东七堡记”中记载:女真人进边墙到散羊峪一带抢掠,两边城堡兵士不能及时赶到,原文为“兵未至,贼已饱获”,抢完就跑,满载而归。设散羊峪堡就是设点堵漏,加强与马根丹、清河两堡的联系。

说来也巧,时任辽东守备的韩承庆正是当年主持修筑马根丹堡、东州堡、清河堡的辽东副总兵韩斌的曾孙子。韩家五世为明朝戍边,韩斌父亲韩春、韩斌其子韩辅、其孙韩玺、其曾孙韩承庆,一门五世,忠勇可嘉!到韩承庆时,随着明朝的腐败,女真掠边举动越来越多,韩承庆感到必须要增设防线,他沿着辽东边墙、边堡详细勘察,画好图册,由巡按御使张铎奏请明廷批准,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由张铎、韩承庆监筑河东七堡。其中辽东五堡有:散羊峪堡、一堵墙堡、孤山堡、险山堡、江沿台堡;开原二堡;彭家堡、李屯堡。

散羊峪堡修筑完成后,城内驻守官军有315名,并辖嘛呼冲台、板场峪台、静镇墩、静镇空墩,该城堡暂时起到了守护一方的作用。据《全辽志)卷五“辽阳副总兵题名记”中记载:“戊午嘉靖三十七年(1558)保定刘公自紫荆参将升副总兵,奉命来辽,至镇旬日,即有散羊三捷,斩首虏百十四级。”说的是保定参将刘公升任辽东副总兵奉命来辽后,十日之内在散羊峪堡打了三个胜仗,杀死前来抢掠的女真人114名。由此也可看出,当时掠边事件之多。

到明万历时期,努尔哈赤迅速崛起建州,边事烽火不息,边墙、城堡损坏严重,明廷曾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拨款维修散羊峪、马根单等辽东诸堡,亦增兵戍守。但此时的残墙断壁已经挡不住八旗军兵的金戈铁马,1618年努尔哈赤首攻抚顺城、东州堡、马根丹堡,城破被毁,人畜被掠。此后,散羊峪堡、清河堡、一堵墙堡这一线城堡逐一被攻破,散羊峪堡的防御功能从此划上句号。

因这座城堡遗址保存相对完好,2001年被列为抚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抚顺边堡之四——散羊峪堡

明抚顺边堡之四——散羊峪堡


明抚顺边堡之四——散羊峪堡

     

散羊峪,又名山羊峪。城址位于今救兵镇山龙峪村,东距救兵镇政府8公里,南距大岭下的高家店4公里,由此越过长长的大岭就是本溪境内的清河城(堡)。散羊峪城堡修建在一条偏南北走向的沟川东南侧,东靠起伏的群山,西临东州河河谷公路,东洲河在城址西面30米的山脚下流过。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城呈长方形,每边各长约200米,实测周长940米。墙体为夯土板墙,青砖包砌。西北、西南两城角有角楼,遗址非常明显。《盛京通志》卷三十五《城池》条有记载:“山羊峪城,城东南百九十五里,周围一里零一百四十步,南一门。”

该城堡建筑年代,据《全辽志》卷二《边防·散羊峪堡》条记载:“此堡并一堵墙堡、孤山堡、险山堡、江沿台堡,皆嘉靖二十五年巡按御史张铎奏设。”可知此城建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

散羊峪堡比同在东州河上的东州堡、马根丹堡晚修了78年(1468——1546),这座城堡的修建与当时明在辽东的政治、军事形势有密切的关系。

据(全辽志》卷五“增建河东七堡记”中记载了1546年巡按御使张铎上奏明廷,修筑包括散羊峪堡在内的河东七堡的情况:“叆阳东路数百里,二、三十年之患必欲挽危就安,首举尾应乃先之备御,武勋之相度,以发端继之。从守备韩承庆之规划,以起事先生曰,定边息氛,国之福也。出筹捍患,宪臣之分也,吾何责之辞。又曰,阅历剂量非躬视弗周,吾将往省焉。乃率诸司,循边出塞,穿林策岭,自马根单历清河而知虏从明墙而入也,于是有散羊峪堡之图焉;自清河历碱场而知虏从鸦鹘关诸路而入也,是有一堵墙堡之图焉;自碱场历洒马吉、新安等处而知虏从北古河台诸路而入也,于是有孤山堡之图焉;又出双岭历险山而知虏自石岔口,经索果直而来也,于是有险山堡之图焉;又自险山历江沿台而知虏从打探峪人瓦子峪而来也,于是有江沿台堡之图焉。”从中可以看出,修散羊峪堡是因为马根丹堡与清河堡之间距离太长,中间有漏点,建州女真往往从两堡之间越过边墙掠边,在“增建河东七堡记”中记载:女真人进边墙到散羊峪一带抢掠,两边城堡兵士不能及时赶到,原文为“兵未至,贼已饱获”,抢完就跑,满载而归。设散羊峪堡就是设点堵漏,加强与马根丹、清河两堡的联系。

说来也巧,时任辽东守备的韩承庆正是当年主持修筑马根丹堡、东州堡、清河堡的辽东副总兵韩斌的曾孙子。韩家五世为明朝戍边,韩斌父亲韩春、韩斌其子韩辅、其孙韩玺、其曾孙韩承庆,一门五世,忠勇可嘉!到韩承庆时,随着明朝的腐败,女真掠边举动越来越多,韩承庆感到必须要增设防线,他沿着辽东边墙、边堡详细勘察,画好图册,由巡按御使张铎奏请明廷批准,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由张铎、韩承庆监筑河东七堡。其中辽东五堡有:散羊峪堡、一堵墙堡、孤山堡、险山堡、江沿台堡;开原二堡;彭家堡、李屯堡。

散羊峪堡修筑完成后,城内驻守官军有315名,并辖嘛呼冲台、板场峪台、静镇墩、静镇空墩,该城堡暂时起到了守护一方的作用。据《全辽志)卷五“辽阳副总兵题名记”中记载:“戊午嘉靖三十七年(1558)保定刘公自紫荆参将升副总兵,奉命来辽,至镇旬日,即有散羊三捷,斩首虏百十四级。”说的是保定参将刘公升任辽东副总兵奉命来辽后,十日之内在散羊峪堡打了三个胜仗,杀死前来抢掠的女真人114名。由此也可看出,当时掠边事件之多。

到明万历时期,努尔哈赤迅速崛起建州,边事烽火不息,边墙、城堡损坏严重,明廷曾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拨款维修散羊峪、马根单等辽东诸堡,亦增兵戍守。但此时的残墙断壁已经挡不住八旗军兵的金戈铁马,1618年努尔哈赤首攻抚顺城、东州堡、马根丹堡,城破被毁,人畜被掠。此后,散羊峪堡、清河堡、一堵墙堡这一线城堡逐一被攻破,散羊峪堡的防御功能从此划上句号。

因这座城堡遗址保存相对完好,2001年被列为抚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抚顺边堡之四——散羊峪堡

明抚顺边堡之四——散羊峪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