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能没有一个操蛋的过去? ————————————————— 作者:徐雁冰 近些日子,每次我发表过文章后,总会有人找我私聊。 而他们找我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因为我的文章戳中的他们的痛处,勾出了令他们神伤的过去。 我突然觉得我是个罪人,因为我的文章而让你们想到悲伤的过往,让你们难受,我的心不安啊。 但微微一笑跟我说了一句,让我觉得好受多了:“希望你不要内疚,你应该觉得你解放了我,让我有倾诉的机会。” 嗯,或许这样想才是对的。 到今天刚好两个月,乔任梁的死掀起了社会的轩然大波。 乔比我大五岁,但我相信,这五岁并不算什么。 抑郁症,仿佛是每个人人生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我的抑郁来的比较早,是在高中末期和大学初期。 人为什么会抑郁? 当然是压力,来自社会、来自身边。 情绪低落是比较正常体现。 抑郁也有轻有重,稍重一点就会走向死亡,比如乔任梁。 说到这,我想到一个词,空虚。 空虚也是抑郁的一种表现。 我不得不说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前两天,在简书有个读者找我私聊,对我说:“你写了那么多文章,一定是个空虚的人。” 为此我还专门请教了多人,并且百度了一番。 因为我实在不理解,空虚到底什么意思? 官方给的解释是: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没劲”,是心理不充实的表现。 只单单“消极”二字,这空虚就不属于我了。 如果说是四月份之前的我,你说我消极,我觉得不会做任何抵抗,那个时候,我确实很消极。 但自从我写作以来,消极对我来说,渐行渐远。 后来他又说:“写作真的是一种精神寄托,无形中把低落的心情描述的淋漓尽致……” 突然觉得,他把说的像神经病一样。 要说精神寄托,谁又没有精神寄托呢? 工作是一种,挣钱是一种,交流是一种,哪怕你是钓鱼也是一种精神寄托…… 只要你还活着,只要还想活着,没有精神寄托,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而且,如果你把我的写作只当成一种精神寄托,那就说明,你还没有理解“梦想”的含义。 算了,不提梦想了,说多了就是扯犊子了。 其实,我写作,也是为了让属于我的那段年少荒唐死去。 沉珂,有多少人知道她? 昔日网红,杀马特非主流的鼻祖。 消失了七年,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复出。 我翻了她的博客,在首页有这样一篇文章,《我是沉珂。大家好,7年不见》。 ‘你问我,死了就死了,为什么要出现? 因为我活着啊。 自杀未遂,死掉的是属于我自己的那段年少荒唐,你希望我说什么? 对不起,我还活着。 你让我消失,让我匿迹,我要去哪里?’ 这是文章开头的第一段话,是啊,也是一个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十七岁那年已是重度抑郁症。 从她的文章中不难看出,不免是因为亲情疏离、友情破碎、恋人分离之类的俗事。 消极就像魔鬼一样,侵蚀这她脆弱的心灵,现实与网络她也早已分不清,于是,干脆摒弃了最后一丝活下去的念想。 是的,她割腕了。 但最后,她活了下来,朋友都替她感到高兴,想要立刻将此事告诉她的粉丝们。 但她却说:“沉珂死了。” 是的,她说的一点没错,沉珂确实死了。 因为活下来的是现在的“陈珂”。 所以,就不难理解她在文章开头的那句话:死掉的是属于我自己的那段年少荒唐。 我忽然想到邓超版《少年包青天》中的少将军。 一心想要杀死他那同父异母的弟弟,最后确实被他杀死了,但他也因此选择了跳崖,因为他知道,这是他这辈子做的最错的一件事情。 然而他却幸运的活了下来,跳崖的那一瞬间,他看到了未来和前途。 于是他决定继续走他同父异母的弟弟的道路,出家。 这应该就是佛学中所谓的“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吧。 总有一天,什么都会好起来的,谁还能没有一个操蛋的过去? 我多希望,突然有一天,我走在某大街,遇到一个眉清目秀、帅气逼人的男子,然后他对我说:“你好,我叫乔任梁,很高兴认识你。”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