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主招生越来越亲民,门槛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

 许愿真 2016-11-16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时,高三的小伙伴们全都攥紧了高考分数,瞪大了眼睛看学校,选专业,生怕志愿填错,浪费自己辛苦三年得来的每一分。

  面对高考的千军万马,自主招生给许多有学科特长或是才艺的高中生另一个进入高校的捷径。然而每当小编跟一些高三的小伙伴们说起自主招生这种独辟蹊径的高校招考方式时,总有伙伴这样说“

  自主招生?不太清楚,听说门槛条件很高呀!!!

  众观我们身边参加自主招生的同学们,基本都成绩好且有竞赛资质。那么,是不是表示自主招生的门槛就是设定为这类学生呢?远远不是。

  自主招生是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一种补充,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偏才怪才”。该如何证明你具有“偏才怪才”资质呢?

  关于“偏才怪才”,不同的院校招生章程中给出了不同的录取标准。但大体上都离不开以下几种:

  (1)学科类竞赛资质

  比如: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信息学等奥林匹克竞赛

  这一类竞赛资质多偏向于理科,竞争大且难考。

  (2)综合成绩类

  考生在高中内有任一学科排名在全校期中、期末大考中排名前列或满分;高中阶段,在哲学、思辨、社会工作或思想政治方面有突出潜质等。

  以上两大报考标准,成为了学生们要参加自主招生,首先衡量自己有没有的条件。由于考试的超高难度,以及分数过分拔尖,让80%的学生望而却步。其实,除了“学科类竞赛和成绩”,高校的自主招生并不一定都是高门槛。

  (3)英语或者作文类竞赛

  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在招生简章中指明特定的比赛,只给出了范围,和报名资格需要得到获奖名次。这也就是说,学生只要多多参加相关方面的竞赛,获得名次就有机会。在我国这类竞赛的范围非常广,比赛包括语文报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创新英语大赛、21世纪杯全国中学生英语大赛等等。其中,21世界杯全国中学生英语大赛是文理科生兼报,并是国际认可的奖项。

  (4)论文

  有些文科性质的高校为了录取到最适合学生,列出了“在期刊上发表过文章或论文”自主招生条件。对于爱写诗、散文的学生来说,这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平时多多收集自己的文章,并不断投稿,积累名气,同时参加一些权威的论文写作培训。

  如果您对于以上的四大自主招生条件,依旧觉得门槛儿高。不妨看一下这份案例:

  有一位学生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从高二起就准备竞赛,物理化学都参加,但高三时,竞赛并没有取得好成绩。在没有竞赛优势的情况下,怎样在自主招生中胜出呢?高二优势体现出来了。原来,这位同学思维很活,自主学习能力强,高二报了选修课,注重提高思维能力。结果,在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笔试中,得到了班里的最高分,而他平时是拿不了第一的。

  这位孩子因为参加学校的选修课,就获得了自主招生的资质,是不是觉得很神奇?从这份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自主招生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是“偏才怪才”的重要评判点。当孩子的思维能力上了一个台阶,还会说自主招生的门槛高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