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及

 囹疯子囹 2016-11-16

白芨,(学名:Bletilla striata)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缅甸北部。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白芨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及园林价值。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花有紫红、白、蓝、黄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内观赏,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白及
  • 中文别名:甘根、连及草、臼根、白给
  • 英文名:Common Bletilla Pseudobulb,Tuber of Common Bletil
  • 二名法:Rhizoma Bletillae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目:微子目
  • 科:兰科
  • 属:白及属
  • 种:白及
  • 分布区域:华东、中南、西南及甘肃、陕西等地
  •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变,防虫蛀
  • 用量:6~15g
  • 采收时间:夏、秋二季采挖

产地

分布华东、中南、西南及甘肃、陕西等地。以贵州产量最大,质量最好。

形态特征

白及正在加载白及

黄花白芨 ,多年生草本,高15-70cm。根茎(或称假鳞茎)三角状扁球形或不规则菱形,肉质,肥厚,富粘性,常数个相连。茎直立。叶片3-5,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8-30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长鞘状,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3-8朵,花序轴长4-12cm;苞片披针形,长1.5-2.5cm,早落;花紫色或淡红色,直径3-4cm;萼片和花瓣等长,狭长圆形,长2.8-3cm;唇瓣倒卵形,长2.3-2.8cm,白色或具紫纹,上部3裂,中裂片边缘有波状齿,先端内凹,中央具5条褶片,侧裂片直立,合抱蕊柱,稍伸向中裂片,但不及中裂片的一半;雄蕊与雌蕊合为蕊柱,两侧有狭翅,柱头顶端着生1雄蕊,花药块4对,扁而长;子房下位,圆柱状,扭曲。蒴果圆柱形,长3.5cm,直径约1cm,两端稍尖,具6纵肋。花期4-5月。果期7-9月。

又名:连及草(《本经》),箬兰、朱兰(《花镜》),紫兰、紫蕙、百笠。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块茎肥厚肉质,为连接的三角状卵形厚块,略扁平,黄白色;须根灰白色,纤细。叶3~5片,披针形或广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长鞘状,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3~8朵,疏生;苞片披针形,长1.5~2.5/厘米;花淡紫红色或黄白色,花被片狭椭圆形,先端尖,唇瓣倒卵形,内面有5条隆起的纵线,上部3裂,中央裂片矩圆形;雄蕊与雌蕊结合为蕊柱,两侧有狭翅,柱头顶端着生1雄蕊,花粉块4对,扁而长,蜡质;子房下位,圆柱状,扭曲。蒴果圆柱形,长3.5厘米,直径1厘米,两端稍尖狭,具6纵肋,顶端常具花瓣枯萎后留下的痕迹;花期4~5月。果期7~9月。蒴果圆柱形,长3.5cm,直径约1cm,两端稍尖,具6纵肋。花期4-5月。果期7-9月。

中药属性

【英文名】:RHIZOMA BLETILLAE

【别名】:白芨,甘根,连及草,臼根,白给,冰球子,白鸟儿头,地螺丝,羊角七,

白芨正在加载白芨

千年棕,君求子,一兜棕,白鸡儿,皲口药,利知子。

【类别】:活血化瘀药

【来源】:该品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 f.白及(6张)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

【性状】:多年生草本。假鳞茎块根状,白色,肥厚,有指状分歧。该品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 个爪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茎粗壮,直立,高30-60厘米。叶3-6枚,披针形或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总状花序顶生,稀疏,有花3-8朵,花大而美丽,紫红色。花瓣3,唇瓣倒卵长圆形,深3裂,中裂片边缘有波状齿,侧裂片部分包复蕊柱;萼片3,花瓣状。蒴果,圆柱状,上面,6纵棱突出。种子细小如尘埃。花期4月下旬-5月下旬,果熟期11月中、下旬。质坚硬,不易折

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无臭,味苦,嚼之有黏性。【制法】: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

有变种白花白芨,花白色,园艺品种尚有蓝、黄、粉红等色。

【鉴别】:该品粉末淡黄白色。表皮细胞表面观垂周壁波状弯曲,略增厚,木化,孔沟明显。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大的类圆形黏液细胞中,或随处散在,针晶长18 ~88μm。纤维成束,直径11~30μm,壁木化,具人字形或椭圆形纹孔。梯纹、具缘纹孔及螺纹导管直径10~32μm。糊化淀粉粒团块无色。

【产地】:白芨原产我国,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置沸水煮至无白心,除去外皮,晒干,切片生用。

【性味归经】:辛,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

【用法用量】:6~15克,研粉吞服3~6克。外用适量。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本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