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道登解难叶绍袁

 苏迷 2016-11-16
关注周道登,只是因为柳如是,那是无法绕开的,而周道登的人品才学则历来饱受诟病。
周道登解难叶绍袁
何笛
  吴江故相周道登是个很尴尬的历史人物。
  关注周道登,只是因为柳如是,那是无法绕开的,而周道登的人品才学则历来饱受诟病,以至于各种正史上很少有关于周道登的史料记载。
  近二十年前,在研读柳如是的过程中,我开始搜集有关周道登的史料,遗憾的是,始终只有零星的记载,藏在学人们的笔记中,稍不留神,就轻易滑过去了,且清一色的是批评或讥嘲。
  前几天,重读叶绍袁的《自撰年谱》,却意外地读到一则与周道登有关的事,曾无数次地从眼皮底下溜了过去,而它,却是与以往看到的完全不同,是对周道登的褒扬。
  那是1620年,叶绍袁时年三十一岁,尽管才名远播,可在科举的路上屡屡失望而归,直到五年之后,才考上了进士,那时还尚无功名在身。
  叶绍袁从祖上继承下来的田产,长期由佃户租种,时间长了,那个佃户竟把租田当自产,又欺负叶绍袁势单力薄,来了个恶人先告状,把叶绍袁告到县衙,要求把被叶绍袁霸占的田产归还。当时的县令竟以此向叶绍袁索贿,只要答应了,就把案子撤掉,叶绍袁据理力争,本来就是自己的产业,有产权证为据,为什么凭白无故地变成了他人的,再说县官审案应出于公心,恪守职责,索贿是一种渎职犯法的行为,恼羞成怒的县令借当时灾荒粮米涨价之机,要求富户们为国出力,捐钱捐粮,把叶绍袁列在捐款名单的第一个。
  面对这种公报私仇的行为,叶绍袁无可奈何。
  周道登知道后,及时地出手给予了帮助,对县令说,叶绍袁的祖上虽然也曾经为官,但清正廉洁,人人都知道他们一家相当贫困,叶绍袁本人才学虽高,却是不会经营的人,只是一介书生,家里清贫得很,让他承担这么些钱粮,肯定拿不出的,也不应当的。
  当时,周道登虽尚未任宰相,毕竟是从朝庭退下来的高官,说话自然有分量,县令无奈,只好作罢。
  整段史料,短短不足百字,叶绍袁写的是亲身的经历,却也反映出周道登本性并不是个品质很坏的人,至少也曾有过急公好义的行为,让后人可以更客观地去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