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锦溪张家厍,感受千年古村的清幽与神秘

 苏迷 2016-11-16

  “村庄依偎着水岸,田野拥抱着民居,在锦溪张家厍依旧能看到清新动人的乡村美景。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让人觉得新鲜,仿佛能顷刻间治愈你所有的烦忧。行走在村头,穿行于羊肠小道,远离喧嚣之后的宁静只属于你自己。”

  历史掌故无数,原名叫朱家村

  紧傍五保湖,北靠锦溪新镇区,张家厍村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如果不了解张家厍,恐怕不少人会望文生义地认为,张家厍村应该是张姓人家居多。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张家厍原名叫“朱家村”,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村庄。原先是因为这里朱姓多,取名朱家村,但是三国时代孙权的谋士张昭落冢于此,便从此改了名换了姓,变成了今天的张家厍村。  

  相传在魏、蜀、吴三国割据纷争不断的时期,这里充当着吴国后方粮草马匹供应的大任,孙权的手下辅将张昭路过于此,便在这里屯兵筑粮,抗击敌军。“内有不决问张昭,外有不决问周瑜,”张昭是孙权得力的谋士干将。

  但因战事失利不幸负伤病重,最后水葬于村西的五保湖东侧。为了对这位军师的纪念,由此朱家村便改名为张家厍村。  

  张家厍的历史掌故还有很多。即便是一座寺一座庙,都好像有不同寻常的故事。

  还有传言,清朝时皇帝微服私访曾来到过村上。总之,这些许许多多的传说让张家厍变得传奇而神秘。

  民俗风情浓郁,底蕴深厚

  张家厍不仅有历史有故事,还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锦溪宣卷的传承人王秉中老先生就来自张家厍村。他还在1984年带着锦溪宣卷走进中南海演出,让中央领导充分感受到了地方文化的艺术魅力。

  

  锦溪宣卷题材大多来自民间,是锦溪人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编撰成故事,以说唱的形式进行演出。其中大多通过故事的形式来表达朴素的愿望,或是寓教于乐表达一种人性的善恶思考,传递出浓浓的生活气息。

  除了宣卷之外,张家厍的庙会唱京戏也是一大特色民俗,一边是无数乡民们前来焚香祈愿,一边是敲锣打鼓绘声绘色的庙会京戏表演,好不热闹。

  

  摇快船争峰搞大锣也是节日里会进行的习俗,快船表演争相敲锣的场面壮观热闹,呼喝声、划水声、鸣锣声交织出欢腾的气氛。

  诗意田园,静沐着古韵今风

  张家厍的村庄很大,慢慢环绕走上一圈需要大半天的时间。村里很多的老房子都已经拆了进行了改造,有些村民不常住与此,房屋也就相对破旧一些。老房子、新房子交错着,静沐着古韵今风。  

  小桥流水人家,张家厍是典型的水边村落。村口河道延伸,两岸是白墙黑瓦的人家,码头上总是静静地停泊着几艘船只。

  河水清澈见底,时而能看见村民们在河边浣洗衣物,流水哗啦啦作响,鸟儿在岸边的老树上欢呼雀跃,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  

  走在村上,和村中的老人聊天也是一件开心的事儿,他们会很热乎地告诉你怎么走,哪里好玩,哪里有故事。虽然本地的方言口音较重,但正是这样的乡音才让人觉得意味深长。  

  无论是日落西山晚霞照耀下的村庄田野,还是那袅袅升腾的炊烟,亦或是灯火阑珊的月夜,鸡犬相闻的深巷,都是张家厍最美妙的存在。

  来这里,感受时光深处的清幽与静谧,感受千年古村的神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