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大学“双十一”消费榜发布 中国高校大学生谁最壕?

 文武不全 2016-11-17

              


随着一年一度的中国民众“双十一”网购狂欢节落幕,网购物流配送“热浪”也随之而来。对于买家来说,取快递原本是件幸福的事,但是“双十一”后的取货之路真是让不少师生表示身心疲惫。对于校园快递员来说,内心也是崩溃的。



上数据!“崛起”的大学生买家

 

据四川大学官方微博报道,其江安校区取快递的现场人山人海。


纸牌上写着:“5000号到9000号在此处。”


不敢相信取快递现场堪比春运?看数据——


据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校园快递工作委员会、菜鸟网络、阿里研究院在广东珠海发布首份《2016校园快递行业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年,大学生人均年收快递16件,至少可以带动7万个直接就业机会。全国2000多所高校人均网购1100元,“211”高校开支明显更高,“985”高校甚至超出五成。”在全国高校包裹总量的城市排名中,北京、武汉、广州位列前三甲。

 


不敢相信学生们对于“剁手”这么疯狂?看数据——


近日,不少高校的官方微博都发布了#双十一高校消费数据#(剁手数据),小微看完表示这哪里是数字,明明都是这个月同学们要吃的土啊。一起来看看吧~


(还有手戳表吗

 

部分高校“双十一”消费数据

学校

消费金额

浙江大学

2900万

河海大学

2000万

山东大学

2060万

上海交通大学

1528万

大连理工大学

1462万

电子科技大学

1462万

福州大学

1380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348万

西华大学

1264万

安徽师范大学

1190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889万

大连外国语大学

554万

天津财经大学

546万

重庆工程学院

219万

北京电影学院

190万

等你“爆料”~

来源:数据均来自各大高校官方微博。

 

欢迎各大高校师生留言晒晒这个“双十一”你们学校的“剁手”数据!

 

 

“摆摊”的无奈


中午时分,校园门口人声鼎沸,七八辆小三轮横七竖八停在路边。七八个快递公司摆的摊在人行道上一溜儿排开,大小包裹四处堆放,师生们穿梭其间。


高校物流问题为社会舆论所关注,其实本质上不只是因为其高速发展,而是因为它的“脏乱差”。大家印象深刻的,是高校门口的快递地摊一条街现象,路面上被横七竖八的摆满了各式快递盒,快递员吆喝着应接不暇,同学们排成长队挑挑拣拣,各色车辆挤满了人行道等等。

 
图为高校门口快递摆摊现象。


某高校快递人员经常与同学因快递派送问题发生争执,说:“求你们不要再买了。”什么情况?原来今年4月,河南某高校新区原本有快递代取点不知什么原因关门了,学校不允许快递进校园,同学们每次取快递往返都要走近4公里到龙子湖大桥上取。


关于大学“禁止”快递入校,听听当事人怎么说——

 

学生:取快递件要“长途跋涉”,找快递件如“大海捞针”


孙雪芳是河南某医学院的大二学生,快递人员无法进校门,这让她觉得收快递件成了一件麻烦事儿。“学校离市区比较远,平时购物不便,所以同学们都习惯了在网上买东西。”孙雪芳说,“快递公司都是把快递件堆在学校门口,每次去取都得‘长途跋涉’,翻找快递件如‘大海捞针’,晚点去又害怕送快递的人走了。”


此外,调查发现,因为高校不让快递员进校门,有些学生无法及时取回快递件,还会发生快递件被错领误拿,或是物品被损坏乃至丢失的情况。

 

快递员:校门口犹如“摆地摊”,白跑趟是常事儿


“申通吗?”“是,尾号多少?”临近中午,这样的对话在郑州某大学南门向西200米的路上不时出现。


“我们也想进到学校里分发,可是学校不让啊,快递件堆在这路边,像摆地摊一样。”快递员指着几百件散落在人行道上的包裹,十分无奈。

另外,不让进校门,快递员只好在大门外通知收件人出来取。当收件人不在的时候,快递员有时不得不把快递件再带回去。有时,为了一件快递,快递员不得不跑好几趟。

 

此外,部分高校允许快递进校园,但不允许“下地”。不给“摆地摊”,一所高校每天数以千计的快件该如何派送?


广西某大学禁止快递人员在校园内以摆地摊的形式派送快件,因为这样既影响交通也不利于校园管理。某快递公司青秀区负责人说,他们公司每天在该校的快件有500件左右,高峰期更多,如果全部快件都堆在车上,真不知道怎样去查找、派发。该负责人说,由于原本的快递摆地摊场所已被取消,各快递公司的人只能分散在校园各个角落“打游击”,有时还会被保安驱赶。


根据《2016校园快递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摆摊”取件仍是主要模式。


据了解,郑州大学校内有多个快递公司的固定分发点,但京东的快递员对媒体表示,这种快递分发点是有租金的且费用很高。“我们本来就赚得不多,哪禁得起这样耗呢!”他说,所以大多快递还是选择在大学校门口外,“摆地摊”式地分发快递件。


“校园露天快递摊是近年来高校特色现象之一,然而这是市场无奈的被迫选择,由多个因素造成。”阿里研究院唐古表示,高校环境封闭、快递难以进入;派送距离过长,学生上课起居时间地点不一;快递基础设施欠缺等因素影响明显。


天津财经大学后勤部门负责人表示,该校目前日均快递派送量约为3000件,高涨的快递需求与传统快递服务能力不足所衍生出的矛盾问题与日俱增。“快递员频繁进出校园,道路交通隐患增加,周边环境脏乱;各类快递公司各自为政,服务标准和管理混乱。甚至学生和老师在上课时间也被快递电话和短信骚扰。”

 

 

如何攻克高校快递“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校园快递面临校园快递站点的定性、站点运营、各方角色定位等问题。相比小区和办公楼等区域,高校市场对于快递来说极其特殊,用户更加密集,物业管理更加严格,配送效率低下。解决高校快递难题,需要考虑快递公司、快递员、高校师生甚至校内其他机构等不同方面的需求。

 

“最后一公里”的最大阻碍


“如何在学校建立一个高效、合理的快递投送模式,我们也正在考虑。”河南中医学院后勤处负责人说。调查中,媒体发现在“安全重于一切”的现实下,“拒绝入内”成了许多学校管理成本最低的一种选择。


链接


近日,北京大学保卫部发布了《规范校园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知》,称此举是为“整治校园电动车乱象,防范交通事故,改善交通秩序”。北大保卫部称,北大校园骑行电动车数量由原来的几百辆发展为两千余辆,势头迅猛。规范校园电动车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据统计,仅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北大校内就发生7起电动自行车撞人事故。北大表示,将控制电动自行车总数,必要时还将采取限定区域停放、限定行驶路线等更严厉的措施。

近年来北大曾针对电动自行车采取过相关限制措施。2011年4月,北大保卫部发布公告,自2011年5月9日起禁止无牌照电动车进入校园行驶,发现在校园内骑乘无牌照电动车且在劝告出校无效的情况下将予以查扣。同年底,北大保卫部再出新规,禁止快递员骑电动自行车入校,旨在维护校园安全。

 


2012年14日,北大南门外,快递员摆地摊收发快递。


其实,为了维护校园秩序,国内多个高校已出台相关措施对电动车进行管理规范。


广西大学于今年7月份出台了《电动自行车管理暂行办法》,2014年3月,北京交通大学也印发了《校园区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和三轮车管理规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安全和出行其实并不矛盾,遵守交通规则保障安全会让出行更方便,如果不对电动车进行规范管理,一旦出安全事故就是严重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基本规范管理让校园环境更加安全。

 

校园站点的出现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物流系主任王焰教授说:“社会日益发展,收发快递已成师生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高校应增设快递点将其作为高校必备公共基础设施。这个快递收发点可以是智能快递箱,也可以是类似快递超市的服务点。”


河南省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处负责人表示,他们正想方设法积极引导快递企业和校方进行合作,或由第三方来搭建校园快递服务平台。

有快递企业负责人认为,摆地摊式的校园快递派送终将会被淘汰,但之后会采取怎样一种方式,还有待观察。不过在他看来,校园站点的出现也是现实所需,对于快递员而言,也能减少工作失误,只要收费合理,也能为快递企业节省成本。


链接

成都理工大学的4位创业大学生瞄准“校园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空间,建立了代收和代发快递的校园物流平台。该平台统一代收快递公司送来的校园内的快件,最后由专人将快递送件上门。他们抓住了崛起的物流商机,每月可赚取5万元,积攒了校园内的人生第一桶金。

2014年10月,北京化工大学在校内设立了智能提货柜,学生输入短信密码即可取走快件;2013年11月,江苏省在《江苏省邮政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中新增一条规定,明确了高等院校应设置专门场所;2013年6月,清华大学在校内设立统一的“快递服务区”,各家快递在此统一卸货,学生前来取件。


 

如今,取快递难的现状依然存在,因此,也催生了学生代收快递这一“新职业”。


校园快递,当然不只是校园问题。于此而言,关注高校快递何时走出“摆摊模式”,如何攻克高校快递“最后一公里”,最核心的维度,是经济社会背景、学生主体权益。将校园快递作为学校为师生提供后勤服务的公共产品乃至成为学校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这是中国高校迟早要思考的现实命题。


来源:本文整理自《北京日报》、大河网、阿里研究院、各大高校官方微博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