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写给被符号化为英雄的小人物们

 江海报览 2016-11-17


天买了晚上7点10分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李安的电影是不可不看的,如我一般追逐李安大名的脑残粉,对于李安几年才拍一部的电影更加是不可不看的。好不容易堵车到了电影院门口,急匆匆进场,已经迟到了几分钟,一方面惋惜错过了什么精彩的内容,一方面赶紧把自己代入剧情中间。


然而,一部3d电影,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大片式的场面,处处都是小兵卒子们的家长里短,可是,这些小兵卒子在人群中被人们用英雄来传唱。他们真的是英雄吗?


“蘑菇”和戴姆不断折磨比利,让他做俯卧撑、拉单杠、跑步,一遍又一遍地质问他:“你为什么参军?”“保卫国家!”“你为什么参军?”“我爱我的国家!”“你为什么参军?”“为了我的姐姐。”……是的,作为老兵油子的班长似乎理所当然地知道“保卫国家”都是些冠冕堂皇地鬼扯,他们似乎理所当然地知道没有人真正是为了保家卫国而当兵的。


他们真的是英雄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地方,在影片中其他片段中,这些军人们也不断被辱骂,被质疑,作为军人的林恩们,在战场上枪林弹雨,在现实中间,他们刚刚回到德州时,接受采访,接受大老板的接见,记者们象征性地问他们一些已经在过去被问烂的问题,然而,他们在提问的时候仍然保持不知道在哪里传递来的新鲜感,橄榄球队的大老板提到林恩与圣战徒短兵相接的画面也几近哽咽,他真的佩服这位英雄吗?后面的情节说明了一切,他只是想利用他们拍一部低廉的商业电影。


他们真的是英雄吗?无论在伊拉克的战场上,他们多么英雄,付出了多少辛劳,回到德州之后,也只能够僵硬地服从安排,由于不适应,由于过分的敏感,他们同装修场地的工人口角,他们被安排换掉服装,他们遭受到社会上各种人的嘲弄,打架的时候,他们仍然不是那些社会流氓的对手。


他们真的是英雄吗?林恩的姐姐固执地以为伊拉克战争是为了石油,而华盛顿的政客们以为是为了不自由的地方带去自由,带去充满活力的新鲜价值观。可是影片也非常敏锐地传递出来,这些军人的言谈举止,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分析,尽管他们在讲官话的时候也是那么冠冕堂皇,真实的他们对于战争的意义并没有任何特别的见解,对于他们的主义也没有特别的自信。


他们真的是英雄吗?林恩被拉拉队队员菲姗所吸引,并且同她发生了关系。他似乎真正地爱上了她,可是她却只是把他当成短暂的邂逅,她认为他是授勋的英雄,属于战场。下意识地她也知道,如果林恩回到现实,他什么都不是。

只有在新闻中间,他们是英雄,被无数人传唱,为市场中的特定人群带来利益,而这些利益却永远不属于他们自己。而他们也深刻地知道,新闻中的他们不是他们真正的自己,新闻中所传唱的英雄情节恰恰是他们内心深处最痛苦的故事。


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只是属于战场,战场上的体制化,让他们已经不能够再适应现实生活,战场是别样的肖申克,而军人们似乎永远都得不到救赎,唯一给他们一点儿安慰的就是国家约定俗成的新闻系统,不断鼓吹的英雄主义,所有人都在配合出演这场永不谢幕的大戏。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没有英雄,两个牢狱中的囚徒因为对自由的向往而最终得到了救赎,可是,这些军人的救赎之路却茫茫无际。


林恩是一个家境悲惨的底层人民,这个细节,我尤其注意了一下。他的姐姐身上有很多疤痕,父亲是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士,全家没有一个人有着丰厚的收入,林恩也是被迫参军。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一样的,在这里,有些人因无事可做而参军,有些人因参军后可以利用关系分配更好的工作而参军,保卫国家,只是一个口号,参军的军人绝大部分永远理解不了,这里我们看到了另一个角度上的美国对伊拉克的自由输出。我相信自由,我渴望自由,我相信小布什真正地想要为那里带去自由而发动战争,我不相信为了石油的幼稚借口,可是看到美国下等军人的成分之后,我知道英国贵族子弟伤亡率高达40%的时代,那种林肯的儿子因不能参军而感到耻辱和痛苦的时代,那种真正想要保家卫国的中华儿女寻找国民党正规军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不是美国的悲哀,但这确实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可是,这似乎也是这个时代的成就,人们不必为了死而感到光荣了。尽管在现实世界中,人们追求豪车、别墅、追求把自己的名字镶嵌在一张金质名片上,人们追求权势和官位,人们都希望让这些符号来代表自己,尽管这些东西距离人们的内心越来越远,这些东西让人与人更加困难地去相互理解,但市场主导的世界就是如此不温不火。不那么壮烈,但绝不会那么冰冷。


军人,只是被社会符号化为英雄的蠢货而已。但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有血有肉,很多人侈谈主义、侈谈宗教、侈谈社会发展的方向,我知道这些鬼扯永远不能触碰人们的灵魂,只是漂浮在外星的符号。“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一条经济学中的基本前提,哪怕是我们最浅层次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它也被这部电影深深地证明了。军人,当我们深入到电影而看到美国军人的现实生活和处境时,我们能够知道,他们也是一批被美国边缘化的小人物。他们没有什么别样的情怀,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大无畏精神,他们也同我们一样是个活生生的人,只不过他们属于那里。在影片的最后,林恩们又奔赴了战场,是的,他们属于那里。并没有人真正能够记住他们的故事,并不是没有人真正懂得他们的内心,而是人们已经因为他们被贴上的标签而不愿意去懂得他们的内心,而是因为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而不愿意去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他们的内心。



“蘑菇”看上去是一个佛教徒,但也并不一定。林恩在舞台上遭到黑人伴舞的辱骂,他们差点儿和舞台的工人打假,林恩被那个拉拉队队员菲姗问:“你是基督徒吗?”他说他还在摸索。显然菲姗以为他已经非常虔诚而用这个话题来挑逗他,作为一个纯情处男,他就如此轻易地上钩。如果我们看过美国拍过的大部分电影,我们就会发现基督社会只是另一个像英雄一样存在的符号,保留的是仅有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精神内涵。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讲,我仍然想要说一句:林恩们是真正的英雄,尽管没有人记住真实的他们,但是人们因他们记住了美国,人们依然因为他们存在在地球而充满更多的勇气向往自由。不管这些军人们能否理解自由的价值,在不久的将来,伊拉克的人民会明白自由是美国带来的,伴随自由而来的还有繁荣和幸福。从这一点上,林恩们和某些国家的军人就存在本质的不同,为自由而牺牲的蠢货和为奴役而牺牲的蠢货有本质的不同。


聊回影片,现实中对于战场的回忆,林恩满载着荣誉回到家乡,但人们几天之内就遗忘了他们,人们传唱着他们,但却永远不会真正地去接纳他们,除非他们得到别样的救赎,看到现实之后,林恩发现他属于战场。如果我是一个像别人一样喜欢侈谈主义、侈谈宗教、侈谈社会发展规律的人,那么我会说,嗨,一个被军队系统体制化的小人物被整个世界捏造成英雄的故事。这个电影不过如此而已。但我不是这样的人,我讨厌这些假大空的东西,我本身就并不喜欢英雄,世界已经如此冰冷,作为一个血肉之躯的人,我在这个电影中看到了作为一个人,林恩们的真实情感是如此闪耀光芒,他们有和你我一样的人性缺憾,我在这个电影中看到了作为一个军人,林恩们所遭受的真实的悲凉,在这样特殊的国度,我非常可以理解他们在美国社会的边缘化处境。人性无国界,是可以超越政治、超越宗教而守着烛光一起取暖的。


从电影院出来,一场小雨已经洗涤了这个城市的一角,洗涤了我蒙垢的心灵。朋友说,李安说过:“唯一不能让岁月摧残的就是才华。”然而,才华也是会被岁月所摧残的,因为被体制化的人在得到救赎之前,所有的一切都将被摧残地不成样子。


在这可笑的虚伪荒诞的世界上,李安告诉我们,美国并不例外,或者说美国的好不在于他在人性中与其他的国度有别样的不同。也许很多人并不能够理解,也许很多人执着于大片的刺激,也许很多人被捆绑于政治正确而不愿意再触碰人性的根基,但我最后得说一句:谢谢李安,在这样的世界上,点燃一颗超越人类社会许久以来被符号所掩盖的真实的火焰。


关注公众号:啊彻说



沈彻,作家,他们说我是90后,大概是的,但我自己无感。我也说过一两句话让自己深有感触。比如:“做一个自由的人,不空谈道德。”“不能以对人好的名义伤害别人”。“任何人没权力代表社会道德,没权力代表别人,除非别人授权”。


本公号文章均为沈彻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