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层供销社“充电”重启

 孟溪ProbeT连山 2016-11-17
长沙晚报记者 颜开云

  浏阳市社港镇淮洲村的唐更新在村里开了一家电商服务站,如今开业已经10个月,来势不错。“到现在为止交易额突破20万元。”昨天上午,收完乡亲们送来的各种土特产后,他发了一条微信为自己加油。

  尽管电商服务站目前带来的收入只有几万元,暂时还比不上自己同时经营的五金建材店,但唐更新已经决定把主要精力放在电商服务站这边,“我看好这一块未来的发展”。

  唐更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浏阳已在全市建好40多个同样的站点,并以此为依托,在全省率先推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恢复基层服务网络以打通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

  曾经承载几代人记忆的“供销社”,在沉寂一二十年后,转型升级“轻装上阵”,以崭新面目重振江湖。

  生意 一袋红薯粉皮的“进城之旅”

  11月14日晚上8时许,唐更新打开电脑,在“浏通天下”综合服务平台登录自己的店铺,看到了来自浏阳市区客户熊先生的订单:两斤红薯粉皮。

  唐更新随即给同村坡屋里组的唐小平打了个电话,告诉她有客户要货。

  次日上午9时许,唐小平拎着一袋粉皮来到电商服务站。“这向天气不好,就做了几斤。”唐小平将粉皮递给唐更新说。

  唐更新从袋子里掏出一把粉皮,捏了捏,然后放在电子秤上称重。总共3.2斤,按每斤18元算,付了58元钱。“客户是第一次下单,说先买两斤试试。”唐更新一边打包一边告诉记者,网上订购价是26.8元/斤,如果总价不满108元,客户得承担6元钱的快递费。

  当天下午,唐更新将这两斤粉皮和其他订单货物一起送到了社港镇上的邮局。

  16日上午,熊先生收到了这袋“土得掉渣”的红薯粉皮,并在网上留言表示“看上去还不错”。

  样本 电商服务站成农民的“网上集市”

  “城里人要的就是绿色原生态的土特产,而我们对村民们送来的东西都知根知底,不正宗绝对不收,不能砸了电商服务站的品牌。”唐更新说,卖得最好的特产有红薯、干笋、土鸡、土鸡蛋、黑山羊、腊肉等,最远的卖到了广州、深圳等地。

  唐更新记得刚开业时,生意很一般,最初每月只有几千元的营业额,但慢慢地来势就好了,最高的一个月有三四万元。如今,电商服务站还新增了代买家电、代办保险等多种服务。

  村民们也越来越信赖电商服务站了。唐小平说,这里就是自己的“网上集市”。去年,种了三亩红薯的她,为了卖掉红薯粉皮、红薯片等农产品,得四处赶集。如今,唐更新俨然成了她的“经纪人”,更省事也卖得更多,“今年估计红薯产品能卖1万多元钱吧。”

  淮洲村负责人说,看到各种土特产销路好,村里不少人现在都不打牌,纷纷养鸡养羊种红薯了。

  推广 将建300个站点,逐步恢复基层供销社

  淮洲村电商服务站并非一枝独秀。大围山中岳村电商服务站主打水果、茶油等特色产品,负责人林加卉告诉记者,开业短短三四个月,营业额就有二三十万元了。

  目前浏阳市供销合作总社已在10多个乡镇“布子”40多个电商服务站。今年1至10月,通过“浏通天下”平台,以及接入淘宝网、苏宁易购等平台的浏阳特色馆,累计为浏阳农民销售土特产6000多万元,其中帮助贫困村销售蜂蜜、土鸡蛋等近1000万元。

  事实上,依托原有“扎根农村”的资源优势及新兴的电商平台,浏阳供销系统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到2020年,我们将建成1个县(市)级惠农综合服务平台,32个乡镇惠农服务中心和300个村级供销电商服务站,覆盖80%以上的行政村社区,形成新的供销服务网络体系。”浏阳市供销合作总社主任李恒海表示,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相关要求,浏阳供销将以农村电商服务站和遍布城乡的农资连锁供应网点为依托,增加金融保险、便民缴费、信息发布等功能,并以此恢复供销社基层服务网络。

  70后的唐更新对曾经红红火火的“供销社”记忆犹新。儿时,他经常跑到离家几百米远的供销社去玩,为了参加运动会,还向家在供销社的同学借过白色跑鞋。他没有想到的是,如今“供销社”又回来了,而自己竟然参与到了这个进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