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流术后腹痛的辨治

 张氏药业 2016-11-18

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的广泛发展,人流术后腹痛之疾患较为常见。本病从病因病机,治疗方药的角度分析,既异于通经,又不同于产后腹痛,有一定的特异性,较其他妇科腹痛,更为难治,为此,笔者进行讨论并列验案,以就正于同道。

一,病因病机

人工流产是从子宫中刮出胎儿。子宫(胞宫)属奇恒之府,为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冲,任二脉起于胞中,冲脉为血海。血海旺盛,则能摄精成孕,任脉主胞胎,为人体妊养之本,任脉之气通,能促成孕育。人流时冲任受损,胞脉不利,是导致人流后腹痛的原因之一。


下腹为下焦之位,属肝肾所主。人流后腹痛与肝肾二脏关系密切。肝主疏泄,又主藏血,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血,除营养周身外,皆藏于肝。肾主精,又为封藏之本,女子发育成熟后,肾气旺盛,而生天葵,进而促使冲任二脉之通盛,形成月经。肝肾二藏的一疏一藏共同完成了生殖生理活动。人流损伤肝肾二脏,损伤则肝气疏不及,气滞胞络,伤肾则肾脏精气不足,胞络失常,是人流后腹痛的原因之二。

人流后,假若胎儿及其他组织物没有全部排除,有形之物滞于胞宫,使胞宫经脉失畅,亦异导致腹痛;或因残余物长期滞留,与邪热相搏,热瘀互结,阻滞气机,导致腹痛,或因手术时,消毒不严,邪毒入于胞宫,与气血搏结。亦可导致腹痛。这些均由于术后不当造成,是人流后腹痛原因之三。


以上三种原因,前二者是脏器损伤为虚证或虚实夹杂杂症,后者是外因而成为实证,长期不愈者往往虚实相兼。

总之,虚证是人流后胞宫受勋,冲任,肝经脉不利。形成络虚挛急而通之病机;实证是人流后有形后有形之物或外泄阻滞胞宫,使冲任,肝肾经脉运行失常,形成“不通则痛”之病机。


二,临床特点

人流后腹痛不但病因有特异性,而且临床表现也有特点。其辨证不合于通经“经前为实,经后为虚”之规律,又不同于产后腹痛“喜按为虚,拒按为实“之常法。人流后腹痛可分虚实二类:虚证以隐痛,牵引痛为主,往往是朝轻暮重,房事后或劳动后更甚;实证以胀痛,绞痛,刺痛为多。虚实夹杂证以轻按较舒,重按则痛,或轻按则痛。重按反舒为特点。腹痛的部位又是辨证的主要依据。少腹疼痛属肝经为患,小腹疼痛属冲任,肾经为病。

在临床中尚须参考兼症进行辨证,恶露不尽为其主要兼症,色淡量多者,以气虚为主,色鲜量多者,以血热多者;色深红挟块者,以瘀热为主,色深红气臭者,以湿热入血分为多。人流后初期恶露不尽,属气虚血瘀为主;长期淋漓不尽,属血热(或湿热)瘀滞夹肾亏为多。带下亦为其主要兼症,带下色白且稀为气虚,肾亏,带脉失固所致;带黄且稠为湿热,淤血夹热所致。脉象又是辨证的依据之一,脉滑,数为热,脉小,微为虚。笔者所见,人流后腹痛属寒症者较为少见(可能与患者年轻及吾地处湿热之域有关);淤血夹热者,脉象以滑数为常见,很少现涩脉。另外,舌苔在该病中不占有重要地位,有时甚至不能反映其病理属性。


     以下二个因素,对该病的发生及转归,甚为密切:(1)不注意调摄,过早,过多房事容易导致该病。(2)体质因素,不同体质的人人流后发生的腹痛,其属性常有不同。体虚妇女,虚证为多;湿热,偏热体质,实证及虚实相兼为多。

本病临床常可归纳为以下三型:

(1)冲任不足型:小腹部隐痛,有下坠感,伴恶露色淡,或带白质薄量多,要酸,脉小软,宜用《景岳全书》举元煎(人参,黄芪,灸甘草,升麻,白术,)加减治疗。


(2)肾亏肝郁型:下腹疼痛,呈隐痛或胀痛,伴有腰肢酸软,脉弦细。方用傅青主调肝汤(当归,白芍,淮山药,阿胶,山萸肉,巴戟,甘草)加减治疗。


(3)血热瘀滞型:下腹胀痛,伴恶露不尽,色鲜质稠气秽,脉滑或滑数。方用《古今医鉴》清热调血汤(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连,香附,桃仁,红花,莪术,延胡,丹皮)加减治疗、临床中典型病例较少见,往往兼夹他证,故运用以上三方时尚须随症加减,方能凑效。据笔者的用药经验,气虚血瘀者用田三七研末,每次吞服6克,凑效甚速。血热瘀滞者,当用制大黄。血虚络痹者,必用白芍,五湿邪患者,可加用灸甘草。


三,验案举例

例一:李某,女,农民,1979年10月4日初诊。患者因经停70天,确诊为早孕,于9月29日施行人工流产。随后即下腹隐痛,有下坠感,恶露色淡量少,形瘦,面色无华,精神疲惫,腰腿软弱无力,舌质淡。脉小软。此属冲任不足之证。治宜调补冲任,益肾健脾,方用《景岳全书》举元煎加减治之:党参,黄芪,紫石英(先煎)各30克。参三七(研末,吞)6克,白术,制巴戟,甜苁蓉,杜冲各10克,灸甘草,升麻各5克。三剂后,恶露以净,腹痛减轻,但带下稀薄且多。守前方加海螵蛸15克,继服5剂,腹痛除,余症均减。后用补中益气外调治一月而康复。

例二:张某,女,27岁,农民,1978年9月2日初诊。患者因停经75天,确诊外早孕,于8月15日施行人工流产术。术后少腹隐痛一直延续至今,朝轻暮重,劳动后更甚,腰部酸痛,胸肋胀闷,舌苔正常,脉弦小。素患肝郁病。此属肾亏肝郁之证。治宜补肾疏肝为主,方用《傅青主女科》调肝汤加减治之:白芍15克,当归,淮山药,制巴戟,制香附,台乌药,枸橘李,杜仲,桑寄生各10克,灸甘草,青皮各5克。并嘱宜心情舒畅,勿劳动过度。服五剂后,诸症均减,再用此方加减半月而痊。后嘱服逍遥丸,金刚补肾丸每日上下午中各10克,连服一月,至今随访未见复发。


例三:王某,女,28岁,工人。1980年3月5日初诊。患者因停经60天,确诊为早孕,于2月28施行人工流产术。术后见下腹胀满,恶露未尽,色紫有块,质稠气秽,胃纳不佳,大便欠爽,色质红,脉滑数。此属血热瘀滞之症,治宜清热凉血,理气活血为主,方用《古今医鉴》清热调血汤加减治之:制大黄,当归,赤芍,制香附,桃仁,丹皮,川黄柏,陈皮各10克,红花5克,败酱草,蒲公英各15克。服三剂后,腹痛加剧,但随后排除紫黑色血块数枚,腹胀痛转为隐痛,恶露色鲜红,守前方减制大黄,川黄柏,加白芍,仙鹤草,黑早莲。再服五剂后,腹痛止,恶露净,余症已除。继用知柏地黄丸善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