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散文家张晓风大学毕业,做了助教。有一次,为了买一本昂价的书,她去找老师写张名片,以便得到一些折扣优待。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等名片写好了,张晓风拿来一看,忍不住叫了起来:“老师,您写错了,你怎么写‘兹介绍同事张晓风’,应该写‘学生张晓风’的呀!” 老师把名片接过来,看看她说:“我没有写错,你现在不懂啊,就是要这样写的,你以前是我的学生,以后私底下也是。但现在我们在一所学校里,你是助教,我是教授,阶级虽不同却都是教员,我们不是同事是什么?你不要小孩子脾气不改,你现在长大了,要学会做人了,我把你写成同事是给你长脸,不然老是‘同学’‘同学’的,你哪一天才成人?要记得,你长大了,要学会做人了!” 张晓风拿着老师的名片去买书,得到了满意的折扣。回忆起这件事,张晓风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至于省掉了多少钱我早已忘记,但不能忘记的却是名片背后的那番话。直到那一刻,我才在老师的推重里知道自己是与学者同其尊、与长者同其荣的,我也许看来不像老师的同事,却已的确是老师的同事了。竟有一句话使我一夕成长。” 老师这样做,是因为人情世故的关系。给自己的学生长脸,抬高学生的脸面,这样就不会让别人看扁自己的学生。而张晓风也明白了老师的苦心,接受了人情世故的教育。 在世间走动,要学会给人长脸,不要让别人感觉掉价。 张女士买了一套样式不错的西服,陈小姐看见了,赞道:“哇,张姐,穿上这身衣服,真精神啊!新买的,花了不少钱吧?”张女士开心地笑道:“呵呵,你猜。” 陈小姐了解市场行情,知道这种衣服两三百元完全能够买得下来,但她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猜测道:“这套服装样式是现在的流行款,料子也很不错,至少得花四五百块吧?”张女士一听更加高兴,笑得两只眼睛眯成一条缝儿,说:“你没想到吧,我才花200元就买下来了!”陈小姐大拇指一翘:“嗨,张姐,你行啊,下次我买衣服,找你帮我侃侃价。”张女士笑说:“没问题。” 陈小姐的说话是很值得学习的,她故意说高衣服的价格,从而令对方产生成就感,当然会使对方高兴。这样说话,实际上就是捧场,给人长脸,自然让人开心。 相反,如果陈小姐说:“这种衣服也就两三百块钱。”张女士会作何感想呢?如果她的心地比较和善,她会想:“难道我的眼光不行?”如果她的情绪比较躁,或许她就会说:“你这人也太没眼光了。”总之,她绝对不会因此高兴,心里还可能会产生一些疙瘩。这样一来,人际关系也就不会和谐了。 而陈小姐三言两语,说得张女士开心不已,这就是因为陈小姐深明人情世故。人都希望自己的脸面有光,而担心掉价。如果你想让一个人高兴,并能与之和睦相处,就应该尽可能地给他长脸。 有人觉得这是投其所好的世故奉承,因而不屑为之。然而,他们却没有想到,我们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光明正大的。给人长脸,无论是对自己、对对方还是对社会,都是没有害处的;相反,这种人际互动技巧往往能给对方、给社会带来欢乐。 面对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你说她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面对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你说他看上去只有四五十岁,这种“美丽的错误”,对方是不会认为你缺乏眼力进而对你反感的,相反,对方会对你产生好感,产生心理上的相容。如此,你又何乐而不为呢?而且,这样做能够让人获得美好的心情,又没有任何妨害他人之处,对于这样的“美丽的错误”与“无害的阴谋”,我们不妨多说一些。 照顾别人的颜面,给人长脸,这是为人处世应该学习的。懂一些人情世故,照顾一下别人的面子,会让你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也能让社会少一些矛盾、冲突,多一些和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