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教养不等于自由放养自主教养不是自由放养,仍然需要规则。只不过在建立规则的过程中,我们不要用强迫或者心理控制的方法。 控制的不规范是最坏的教养方式控制的规范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棍棒之下出孝子,你把你的价值观强迫你的孩子去执行。自主的规范就是,虽然是在孩子,比如行为控制的过程当中你也有些技巧可以使用,让他觉得更加自主。还有就是控制的不规范,就是说我对我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控制,可是我并没有一个一定的界限。 但是第二天,你带孩子到朋友家玩,跟朋友喝酒聊天聊得特别高兴,孩子说,爸爸,九点钟了,我想睡觉了。你说,睡什么觉,我跟朋友聊得开心。孩子说,我真的很困,一个大耳光打过去,不行,我还要聊天,你要看看爸爸这边的需求。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你是在控制,但是你并没有给他一个一贯的稳定的规范,这个时候控制的目的是让孩子听你的话,你自己是随心所欲没有规律的,这个当然是最坏的教养方式。 自主教养需要规范而与此相反,最好的教养方式就是自主。但是自主也有一些规范。界限在哪里?就是刚才很多网友都问,这个到底怎么样来决定。这个问题其实我不能告诉你,因为我不知道你的价值观是什么,你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我认为每个人对于想要给孩子施予什么样的规范都是自己的价值观决定的。所以这个由你决定,你觉得他有哪些事情是让你特别难以忍受的,这个地方可能就是你的价值观所在。因为价值观这个东西首先是情感的,而不仅仅是理智的。所以我们其实就是通过你的言传身教把你的价值观用自主的方法传给他。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说育儿是自己成长的过程,你为了让你的孩子秉承你的价值观,你自己首先要做到。 我拿我自己来说,我怎么样让孩子规范和自主的界限在哪里。比如我对于某些价值,我觉得不重要,比如说整洁,我孩子的房间扔得乱七八糟,衣服穿得乱七八糟我也无所谓,因为我自己也是这样的。但是我对一样东西特别看重,就是说话一定要算数。因为孩子如果说话不算数,我会强迫他。但是强迫他的方法也并不是用武力,而是更多的用包含自己的因素。 比如魏坤琳老师和我说过他是怎么让女儿学会遵守规则的:
规范孩子应遵循情感所以首先要承认孩子的情绪,我会给他选择,我会给他解释,我不会用武力强迫他。另外的话,他当然很可能仍然不听话,那这个时候的话,我会表达我的愤怒和失望,我会把我的情绪告诉他,因为你不听话,所以让我感到很生气,我以后可能再也没有办法相信你了。 其实总结起来就是自主教养仍然是需要规范的,只不过在规范的过程当中,要加以更多的自主扶持和支持。这个界限其实在于你自己的价值观,我没有办法帮你决定,你得自己来看,你认为什么东西特别重要。 因此你需要他去遵循,在遵循的过程中我们尽量使用自主教养的原则让他把这些规则内化成为他的价值观和人生意义,如果他不能够内化,他只是因为惧怕你的强迫或者是为了让父母满意,那仍然是我们说的受控动机。但是如果你能很好地解释原因,如果你能给他人际支持,如果你能给他选择,如果你能够把你的情感传递给他,跟他产生连接,这样的话,他很可能就会内化。 小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