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9

 江山携手 2016-11-18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9

    【卷四三】张炎  

    【派别】雅正派  

    【文集】《山中白云词》

       怕听飞花,怕听鹃啼
  张炎的一生像极了红楼梦中的茜纱公子贾宝玉,前期优游富贵,后期漂泊零落,让他饱尝了世事的沧桑。张炎留下来的文字,也正如曹雪芹所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乱世之中,故友零散,知音难觅,他活在一片萧索中,真是所谓的“末世俏公子,乱世断肠人”。
  张炎有过非常显赫的家世,有如贺铸一般。他的六世祖张俊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曾因为朝廷南渡护驾功劳显著,被封为清河郡王。后来官居枢密使,相当于宰相。他的曾祖张镃,是南宋中期的著名文人,交游广阔,与姜夔有诗词往来,生活上极其奢华,喜纵酒为欢,又非常喜爱宴请宾客。在周密的《齐东野语》中记载过他举办过的一次盛大的牡丹大会:

  众宾既集,坐一虚堂,寂无所有。俄问左右云:‘香已发未?’答云:‘已发。’命卷帘,则异香自内出,郁然满坐。群妓以酒肴丝竹,次第而至。别有名姬十辈皆衣白,凡首饰衣领皆牡丹,首带照殿红一枝,执板奏歌侑觞,歌罢乐作乃退。复垂帘谈论自如,良久,香起,卷帘如前。别十姬,易服与花而出。大抵簪白花则衣紫,紫花则衣鹅黄,黄花则衣红,如是十杯,衣与花凡十易。所讴者皆前辈牡丹名词。酒竟,歌者、乐者,无虑数百十人,列行送客。烛光香雾,歌吹杂作,客皆恍然如仙游也。

  张炎的父亲经常与一些文人结社酬唱,少年的张炎便是在这种繁华的生活中度过。但是后来家族发生了很大的变故,他的祖父是南宋朝廷的一个将军,曾经领兵驻守在独松关。一次部下误杀了元朝使臣廉希贤和严衷范,元军首领伯颜攻陷临安,进城后,立即将张炎的祖父处以磔刑,并将他的家产全部籍没,用来慰抚廉希贤的家人。昔日的显贵之家顿时土崩瓦解。张炎也沦落为江湖上的流浪者,靠在街头卖卜赚得微薄的收入为生。
  虽然张炎生活上极其落魄,但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南宋的遗民,仍是深深地爱着他的故国。元僧杨琏真伽将南宋六位帝王的寝陵盗开,把里面的珍宝抢劫一空,并残暴地将南宋君王的残骸抛掷在荒草之间。是张炎,不畏个人安危,将遗骸一一拾起,重新入葬,并在坟前植上常青树。南宋君王荒淫无度,死后落得如此下场也是罪有应得,但为何要赔上张炎一生的幸福,他实在是无辜的。第二年,张炎与王沂孙周密等人聚集在一起,赋白莲词以作悼念。其实,他们的心都是未死。
  张炎不仅为著名词人,而且还是一位重要的词评家。他写的《词源》,在词话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宋代最有影响的词话,大概来说有六种,即王灼的《碧鸡漫志》,胡仔的《苕溪渔隐从话》,李清照的《词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沈义父的《乐府指迷》,剩下的便是张炎的《词源》。六人中李清照与张炎都是身兼两职,在两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张炎的词风受到姜夔的影响很大,都是走醇雅的路线。他在《词源》中说“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诲味。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耳目。硬拆下来,不成片段。”对作词张炎有自己的一番观点,清空和雅实是他的最爱,且看他的一首《南浦》;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张炎的青少年时光在杭州度过,西湖是最让他魂牵梦萦的地方。当时临安文人在西湖上结有诗社。张炎是诗社中的重要词人。这首词在北宋灭亡之前所作,张炎用清新的笔调将江南水乡的秀丽描绘地栩栩如生,得到诗社词友的一致好评。
  湖水泛着鳞鳞的波光,春意暖人。苏堤春晓的风光正好。鱼儿跳出水面,引出涟漪层层。绿水托着残红流去,花瓣却在怪着春风为何如此无力,不将落花纷纷扫去。水浦的断桥旁,柳树成阴,一只小舟探出尖尖角来,望着池塘深处,一片青青,那绝似梦中的萋萋芳草。深涧中的流水,绕着空山而流,几片白云悠悠荡在山尖。一年又复一年,春光流走落花,而花香却是年年不断。还记得那回,与友人一起出游,正是春光泛滥。清澈的溪水,绕着孤村的小道流着,潺潺不息。而今剩得渺渺的余情,再也没有心思去茂林修竹,亦觞亦咏。以前刘郎经常去游赏的碧溪,不知灿若人面的桃花,开了多少?
  张炎的心中,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国破家亡之恨。对金人,他是仇深似海。他流徙于浙东一带,生活上过得非常清贫。又一年的春天,他重游西湖。在这里他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在徐行怅叹中,他吟下了《高阳台》词: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冷,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密密麻麻的叶从里,婉转而歌的黄鹂正在辛勤地筑巢。平静的湖面上,飘荡着几丝柳絮。在斜阳余晖映染下的断桥,显得一片凄迷。几只游船从桥洞中驶过。他问着西湖的春色还能有几番的游玩。春花尽坠,想要一睹春日的风姿,恐怕是要待到来年。东风呀,请你缓下匆匆的脚步,暂且留下一刻陪陪孤独的蔷薇,若是蔷薇花开,春意真的是要残尽。万绿从中掩盖着的西泠桥,迷离的寒烟在荒草从中四处升起。当年王谢堂前的燕子不知飞入了谁家,苔痕深深,曲曲地蜿蜒在石阶上,惨暗的草色,布满了整个山川。不知世事的沙鸥,见了新愁,怕是双翅也要染白。他没有心情再去回忆这些笙萧春梦,只盼望着紧闭重门,惆怅的时候,浅眠酣睡。莫要掀开垂帘,他怕见到飘飞的落花,他更怕听到,在暮春时节一声声啼血的杜鹃。
  四十二岁的时候,张炎北游到金国大都。有人说他为生计所迫北上,有人说他为赵元政府写金字藏经,也有人说他纯粹是为了观赏风景,不管哪一种说法为真,张炎此行的目的是无愧无心的。他留在大都的时间不长,没有遇到知音,失意而返。不过他在大都的秦楼楚馆见到了红颜知己沈梅娇,两人把酒诉说着别后的相思。沈梅娇原来是杭州的青楼女子,早年名噪一时。当时的贵公子都想一睹她的芳容,如同《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一曲红绡不知数。张炎以前是风流公子,与沈梅娇在歌筵酒席多次见面,渐渐两人有了很深的交情。这次相见,两人都有“相看两流落,掩面凝羞,怕见当时”的感觉,后来张炎写下了一首词《国香》:

  莺柳烟堤。记未吟青子,曾比红儿。娴娇弄春微透,鬟翠双垂。不道留仙不住,便无梦、吹到南枝。相看两流落,掩面凝羞,怕说当时。
  凄凉歌楚调,袅余音不放,一朵云飞。丁香枝上,几度款语深期。拜了花梢淡月,最难忘、弄影牵衣。无端动人处,过了黄昏,犹道休归。

  张炎忆起当年的往事,西湖莺柳烟堤的美景,让他心醉。正值芳龄的她,弄春微透,鬓翠双垂。花下伫立着,如同月中仙子,可是现在横在眼前的一切都是物是人非。张炎的小令写得非常精致,正因为他的生活浸着愁苦,所以使他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受,他的词也更具有感染力。看他的一首《清平乐》: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张炎晚年时,漂泊到苏州吴江,委身于学生陆行直的府上。陆行直有一位名叫卿卿的家妓,容貌姣好,善弹唱鼓筝,早年时张炎为她写过一首《清平乐》:“候虫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流水慢。惊见芦花来雁。可怜瘦损兰成。多情应为卿卿。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卿卿是一多情女子,见到张炎的赠词,心动不已。后来陆行直画碧梧苍石图,将张炎的这首词题在画的侧上,并随手和了一首:“楚天云断,人隔潇湘岸,往事悠悠江水漫。怕听楼前新雁。深闺旧梦还成。梦中犹记怜卿。依约相思碎语,夜凉梧叶声声。”经历过国破家亡后,张炎后来读到这首词心里很不自在,于是将词中的个别词句稍作修改,原先流露出来的欢情转眼间成了愁绪。
  寒蛩在不断哀鸣,西风猎猎,吹来一片深秋之意。月落平沙,澄江如练。望尽无边的芦花深荡,却连一只孤雁的身影都找不到。他深深地怀念故友,无奈故友俱已零落。夜夜关情,他只思着往事。看着窗外,一树梧桐树叶摇曳着,不知含了多少悲苦的秋声。
  与这首词齐名的是他的另一首《清平乐》: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郊野之外,前来踏青的采花人稀稀疏疏,原来是到了众芳零落的暮春。羁愁客旅,也没有人来细看春色,只是在侧畔匆匆而过,更何况他们的心中还有一股诗愁未消。去年的燕子飞荡在天涯各处,今年的燕子将是要筑巢谁家。人间的三月天,千万莫要听那细雨绵绵,一声声只会溅到你的心上。如今这个时候,暮雨寒寒,催得春花尽落。想到冯延巳的词“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到天明。”张炎就是那个听雨客,在静寂中愁到了极致,难以成眠。
  晚年的张炎,流落在街头卖卜为生度过他的残年,他的一生只能用“凄惨”两字来形容,末世的贵公子用鲜血来书写着文字,他在困境仍是不愿承服于金国、曳尾于途中,恍然间让人肃然起敬。

【小传】张炎(1248-1320),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又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宋室南渡后迁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张炎是南宋名将循王张俊的六世孙,其曾祖张镃、祖父张含、父亲张枢都是精晓音律的词家。在官宦世家和文学先祖的影响下,张炎自小就深受艺术熏陶。南宋为元所灭后,张炎被迫飘泊江湖,生活境遇一落千丈。晚年流落于苏杭及金陵一带,生活益穷困潦倒,昔日世家公子竟要靠卖卜为生,终抑郁而亡。他与南宋遗老周密、王沂孙等为词友,有词集《山中白云词》八卷及论集《词源》二卷行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