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福家庭总是整洁的

 圆角望 2016-11-18



  赵荣发

  近日以社区志愿者的身份,随一位居委干部上门作调解工作。走进底楼这户人家,一副杂乱的场面就夹裹着一股烘烘然的异味,挤挤挨挨地映入眼帘——迎面那张四方桌上,堆着好几个瓶瓶罐罐,一只烟缸里满是烟蒂,不少烟灰散落在桌面上;一旁的灶面上污渍斑斑,几只碗盆躺在水池里,水池边上,是一块黑不溜秋的揩布……

  眼瞅着这幅情景,我的心不禁一阵发凉——这样的家庭,还能过得和睦快乐吗?

  很想带这户“再组合”人家,去看看另一户家庭。

  我之前去过这个家庭。那是个初春的季节,同样是底楼人家,小小的院落里,几棵芭蕉已经爆出新叶,月季花却是开得正盛,淡淡的香味儿在暮霭里弥漫着,飘进拾掇得干干净净的房间里。厚实的桉木地板泛着淡黄的光泽,浅蓝的床罩平展无痕,安放在沙发对面的一架电视机被揩得纤尘不染,而床头那盏乳白色的壁灯,更是如水洗过的一样洁净。

  面对这幅情景,你一定猜想不到,这里居住的是一对年轻的残疾人夫妇。那天,当我叩开门扉时,站在我面前的男主人,是个支着一根拐杖的小伙,他的妻子,则把一张微笑的脸庞对着我,略略凹陷的眼窝里,分明缺少了应有的神采。

  没错,那位女主人患有眼疾,是位重度弱视者。那天,我是专程来拜访这户被区残联推荐出来的“新风之家”的,没想到坐定之后,憨厚的男主人首先告诉了我一个喜讯——就在昨天,他爱人在居委计生干部陪同下,一起去医院作检查,结果被告知,她爱人已经怀孕啦!“三年多了,我们终于有了孩子,昨天晚上,我们便开始商量着给孩子取个响亮的名字呢!”小伙子的言语中,掩饰不住心头的高兴。

  谁说残疾人的世界里总是灰蒙蒙的呢?这对年轻夫妇对家庭环境的精心打造,尤其是对色彩格外敏感的追求,无不透出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这是歌手潘美辰最为走红的一首歌曲。家,是每个人的温馨港湾,可以窄小,但不能凌乱;可以简陋,却须得整洁。教授、艺术家和工匠等诸般人家,或许在外人看来,有的也颇有些杂乱,但其骨子里,则是一种内在的井然有序,理应不该成为我们不讲整洁的借口。

  而且,在我看来,这里所谓的整洁,除了视觉的,还有嗅觉的,有书香花香相伴当然最好,但说白了,最基本的是,总得还有一股饭熟菜香的“烟火味”。写字楼里没有食堂,叫个外卖,要得;双休日睡个懒觉,不想“开伙仓”,也能一笑了之。但现在不少小夫妻,经年累月不用菜刀砧板,几乎从来不下厨房,一旦离开了父母的帮衬,便变得手足无措,相互间常常出现责怪纷争,这就难免让人唏嘘了。

  微信上曾广传过著名演员陈道明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晚上每个家庭的灯都亮了,这也是一种时尚。”这句话很经典,也很时尚,可它的背后,分明还映衬着窗明几净的背景,还奏响着一曲锅盆碗勺的交响。

  到底是列夫·托尔斯泰厉害啊,他的这句话更为老辣:“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现在,我们换种说法又有何不可:“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总是整洁的。” 

  在当今众多人士一味追崇“高大上”的别墅和楼宇的潮流下,上海电视台却推出了一档《非常惠生活》的栏目,它之所以广受欢迎,在于展示了一个过程,一个把原本逼仄杂乱的一所老屋改造得井然有序、整整洁洁的过程。

  我常常收看这档节目,有时在冬日的深夜,我还是会躺在被窝里,一直看到这些大多扶老携幼的人家满怀期待地走在搬回老屋的路上,一进门便欢呼雀跃的场面出现。

  那一刻,我的心里总是暖洋洋的——这户人家从此终于可以一起舒适地围着吃饭聊天,可以过上与此前大不同的生活了,真好,真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