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杏仁油(征求意见稿)
2016-11-18 | 阅:  转:  |  分享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山西省百利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山西省晋中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雅琳、张蕊、王雪莲、李世明、王保明、丁改秀、毛星。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杏仁油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杏仁油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对标签、标识、包装、运输、贮存等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杏仁为原料加工的商品杏仁油。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71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5009.37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5524植物油脂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5525植物油脂透明度、气味、滋味鉴定法

GB/T5526植物油脂检验比重测定法

GB/T5527植物油脂检验折光指数测定法

GB/T5528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

GB/T5530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测定(GB/T5530-2005ISO660:1996IDT)

GB/T5532植物油碘价测定(GB/T5532-1995,neqISO3961:1989)

GB/T5533植物油脂检验含皂量测定法

GB/T5534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GB/T5534-1995,idtISO3657:1988)

GB/T5535.1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第1部分:乙醚提取法(第一方法)(GB/T5535.1-1998,eqvISO3596-1:1988)

GB/T5535.2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第2部分:己烷提取快速法(GB/T5535.2-1998,eqvISO3596-2:1988)

GB/T5538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T5538-2005,ISO3960:2001IDT)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15688动植物油脂中不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

GB/T17374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GB/T17376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GB/T17376-1998,eqvISO5509:1978)

GB/T17377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GB/T17377-1998,eqvISO5508:1990)

GB/TXXXX-XXXX动植物油脂罗维朋色泽的测定(ISO15305:1998IDT)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杏仁油apricotoil

由杏(PrunusarmeniacaL.)的种仁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油脂产品。



折光指数refractiveindex

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油脂时,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值。



相对密度relativedensity

规定温度下的植物油的质量与同体积20℃蒸馏水的质量之比值。



碘值iodinevalue

在规定条件下与100g油脂发生加成反应所需碘的克数。



皂化值saponificationvalue

皂化1g油脂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不皂化物unsaponifiablematter

油脂中不与碱起作用、溶于醚、不溶于水的物质,包括甾醇、脂溶性维生素和色素等。



脂肪酸fattyacid

脂肪族一元羧酸的总称,通式为R-COOH。



色泽colour

油脂本身带有的颜色。主要来自于油料中的油溶性色素。



透明度transparency

油脂可透过光线的程度。



水分及挥发物moistureandvolatilematter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油脂中所含的微量水分和挥发物。



不溶性杂质insolubleimpurity

油脂中不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的物质。



酸值acidvalue

中和1g油脂中所含游离脂肪酸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过氧化值peroxidevalue

1kg油脂中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



溶剂残留量residualsolventcontentinoil

1kg油脂中残留的溶剂毫克数。



氢氰酸hydrogencyanidecontentinoil

1kg油脂中氢氰酸的毫克数。





技术质量要求

特征指标

折光指数(n40):1.463~1.466

相对密度(d):0.900~0.917

碘值(gI/100g):93~106

皂化值(mgKOH/g):168~197

不皂化物(g/kg):≤4.0

脂肪酸组成(%):

棕榈酸C16:0≤5.0

棕榈一烯酸C16:10.3~1.9

硬脂酸C18:00.1~1.5

油酸C18:163~68

亚油酸C18:211.9~35.0

亚麻酸C18:30.1~0.5

花生酸C20:0≤0.1

花生一烯酸C20:1≤0.1

山嵛酸

注1:ND-表示未检出,定义为小于等于0.05%。

质量等级指标见表1

杏仁油质量指标

项目 等级 一级 二级 气味、滋味 具有杏仁油香味和滋味,无异味 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 黄20红2.0 黄30红3.0 透明度 澄清、透明 杂质(%)≤ 0.10 水分及挥发物(%)≤ 0.10 酸值(mgKOH/g)≤ 2.0 4.0 过氧化值/(mmol/kg)≤ 6.0 7.5 溶剂残留量(mg/kg) 不得检出 氢氰酸/(mg/kg) 不得检出 注1:划有“—”者不做检测。压榨油和一、二级浸出油的溶剂残留量检出值小于10mg/kg时,视为未检出。

注2:黑体部分指标强制。 卫生要求

按GB2716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执行。

添加剂使用限制

不得添加任何香精和香料。

真实性要求

杏仁油中不得掺有其他食用油和非食用油。

检验方法

透明度、气味、滋味检验按GB/T5525执行。

色泽检验按GB/T5009.37执行。

相对密度检验按GB/T5526执行。

折光指数检验按GB/T5527执行。

水分及挥发物检验按GB/T5528执行。

不溶性杂质检验按GB/T15688执行。

酸值检验按GB/T5530执行。

碘值检验按GB/T5532执行。

含皂量检验按AOCSCc17-95(97)执行。

皂化值检验按GB/T5534执行。

不皂化物检验按GB/T5535执行。

过氧化值检验按GB/T5538执行。

溶剂残留量检验按GB/T5009.37执行。

脂肪酸组成检验按GB/T17376、GB/T17377执行。

卫生指标检验按GB/T5009.37执行。

检验规则

抽样

按照GB/T5524执行。

出厂检验

按本标准4.2规定的项目检验。

型式检验

当原料、设备、工艺有较大变化时,均应进行型式检验”。

按本标准第4章的规定检验。

判定规则

产品未标注质量等级时,按不合格判定。

产品的各等级指标中有一项不合格时,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标签标识

应符合GB7718的要求。

应标注产品的质量等级和加工方式“超临界”、“冷榨”、“热榨”等。

应注明产品原料的生产国名。

包装、储存和运输

包装

符合GB/T17374及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储存

应储存于阴凉、干燥及避光处。不应与有害有毒物质一同存放。

运输

运输车辆和器具应保持清洁、卫生。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止日晒、雨淋、渗漏、污染和标签脱落。不应与有害有毒物质同车运输。























GB8233—2002



GB8233—2002







1











GB8233—2002



GB8233—2005







I



4



3





ICS67.200.10

X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杏仁油

Apricotoil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2008年9月)



××××-××-××发布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发布







献花(0)
+1
(本文系雁鸣长空11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