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秦桧害了岳飞吗?你们都只看到了表面 一提到中国第一大奸臣,秦桧是鼎鼎大名啊,至今还贵在岳飞面前呢!岳飞是民族英雄,名垂千古,而秦桧遗臭万年,遭万人唾骂。 当然本文并不是为秦桧开拓罪名,但是你要说真的是秦桧害了岳飞,那可是有有点说道。窥一斑而知全豹,以秦桧为首的古往今来的奸臣们其实并没有那么本意上的坏,而且有些还能称为忠义之士,可以在外面老百姓看来确实是奸臣无疑,这就是政治。 首先,历史如果要符合平民百姓的思想观,必需遵守一定的格局,特别是在描写帝王朝堂之时,更加是这样,比如说我们现在看电视剧,往往一个皇帝下面必需配备一个忠臣再加上一个奸臣,还有若干打酱油的无能之臣! 古代帝王,万人之上,一人治理国家,众臣参议,但你要知道,除了治理国家,朝中之事也是纷乱复杂。皇上有皇上的考虑,奸臣有奸臣的考虑,忠臣有忠臣的考虑。历来最为稳固的朝权都是三足而立,一人而游说搅合。 怎么说呢?就是皇帝,奸臣,忠臣,三者平衡,而有一个人贯穿在这三者中以用来平衡和缓和,这是格局。 但是,在这里,特别是我们以现在的目光看历史,我们不能够光看书上所述,那谁谁伟大人物说的:全信书上所说的不如不看书!这话很有道理! 所以我们必须要分清楚一个概念就是:同是皇帝手下打工的人,到底何为忠臣?何为奸臣呢? 忠臣往往有两大类别:一是忠于国家民族,忠于普天百姓。另一种是忠君,只忠于皇上,对皇上忠心耿耿,真的没话可说。前者是岳飞无异,但是秦桧也属于后者啊!这样看来,他们两个都是忠臣! 再来说奸臣,我们历史上评定奸臣:一般是以形容祸害了朝纲,祸害天下的人。 但是在奸臣里面也分这么几种: 1 : 为了自己的地位而祸害他人! 2 :为了自己荣华富贵而不顾黎民百姓! 3:本身就是国外势力渗透进去的奸细! 这些对照,历史评定的各人都有其说法,各个版本演绎也都不同。作为老百姓,不管他处于何意,只要是把国家推到水深火热境地的都是奸臣。 秦桧,在正史当中记载是一个对权利欲望特别强烈的人,但是他又胆小到自己不敢做皇帝,所以他只能紧紧牢牢地依附于皇上,并且想尽各种办法排除异己。 秦桧从一个普通的黎民百姓中进士后就一直扶摇直上,因为从普通人上位的往往会有两种极端,要么深明大义报效国家,忠心不二,要么就是极度渴望权利而一发不可收拾。但是可惜的是秦桧是第二种,而权利一旦受到威胁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除掉,而史书上很多说他投敌卖国,因为曾经被俘虏去,然后回来。日、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么就更加说明其实对他来说主和是自己内心的惶恐,他不敢冒险,因为主战太冒险。万一家国再失去了,自己便会变得一无所有。 而从另外角度考虑赵构是一个帝王,他所考虑的问题可比其他人多了去了。自古帝王都有很多心眼儿,现在电视剧里面演的皇帝一个比一个傻帽,这科学吗?能够运转一个国家的人,自然不会蠢到那里去!一方面秦桧在他面前掩饰的不错,而且他也看到了秦桧对自己的忠心,另一方面虽然战事吃紧,也很需要岳飞这样的人,但那时候岳飞已经成为皇上一人之下的一个人了,兵权大握,而他太过于忠烈,但是这个忠烈为国为民却没有为他赵构!君臣之间难免有各种芥蒂。而秦桧又怕自己权利受到威胁,就这样群臣联合,已经对岳飞心生了很多不满。 但是他本可以两者并存的,但是迫不及待的杀了岳飞当然也有一些催化作用,一是主张和,已经成了赵构的核心思想,二是连年的战事一直得不到彻底的解决让他心生怯意,三是秦桧也跟他想法一样,四是金人要求斩杀才能和,五是,告谋反,这一条才是决定性因素。 秦桧日日在君侧,而岳飞远在边关要跟皇帝沟通还是要通过书涵奏本。 其实从每个朝代的忠臣悲剧里我们可以看出,明明大家都知道这个人是奸臣,但是皇帝就是不杀,其意思也是非常的明确,就是为了用奸臣扼制忠臣,因为忠臣一不小心就会为家国而反皇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