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进的文明,就该考虑未来

 培根阅读 2016-11-18

今年比较热的“天宫二号”和“长征五号”发射成功,伴随这历史性事件的除了欢呼,还有一些论调反问“为什么我们连温饱都没解决,却要将经费花在研究航天事业上?”

提出这问题的人一定没看过2014年红极一时的电影《星际穿越》。剧中男主女儿的老师也提出了类似问题

造成那些想法的核心,是他们觉得航天事业根本就是扯蛋(nonsense)


男主反驳说:就是这种扯蛋计划中发明的MRI(核磁共振仪),可以救我妻子的命。



剧中的NASA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探索计划。因为很多人接受不了人都要饿死了还发射火箭。但事实上,就是这个秘密的探索计划拯救了人类。


最后真正打动男主出征太空的,是因为孩子

有人说电影不够真实,而事实是,历史上也不乏相同的案例。

400年前,德国有位伯爵将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捐给镇子上的穷人。一天,他碰到一个奇怪的人,怪人每天晚上专心研究,把小玻璃片研磨成镜片,然后把研磨好的镜片装到镜筒里,用此来观察细小的物件。

伯爵被这个可以把东西放大观察的小发明迷住了。邀请怪人住到他的城堡,专心研究光学器件。

然而镇上的人很生气“我们还在受瘟疫的苦,而你却为那个闲人和没用的爱好乱花钱!”

最终,怪人的工作赢来丰厚的回报,这就是显微镜的诞生。

伯爵因显微镜的发明大大减轻人类所遭受的苦难,这回报远远超过单纯将这些钱去救济遭受瘟疫的人们。


1970年,赞比亚修女玛丽·尤肯达(Mary Jucunda)给恩斯特·施图林格(Ernst Stuhlinger)博士写了一封信。信中问道: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吃不上饭,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

施图林格很快给了回信,同时还附带一张题为“升起的地球”照片,这张标志性的照片是宇航员威廉·安德斯于1968年在月球轨道上拍摄的。这封真挚的回信随后由NASA以《为什么要探索宇宙》为标题发表。

这也是目前为止,对类似质疑最著名最令人信服的回应。

以下为信件节选:

……从长远来看,相对那些要么只有年复一年的辩论和争吵,要么连妥协之后也迟迟无法落实的各种援助计划来说。我甚至觉得探索太空的工程,更有助于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危机……

……太空探索不仅仅给人类提供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还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技术。人类从宇宙中学到的,充分印证了阿尔贝特·施韦泽那句名言:“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

在中国,网民在质疑航天的必要性时,还发出许多伪造的照片


图述:航天发射基地,附近就是温饱都成问题的孩童。国家对这视而不见、不管不顾。


与前面的照片一样,都在质问:为何不直接将经费拨给贫困地区?

这里我们不谈论基础科学研究的经费,可不可能用到扶贫上。先指出一处错误:照片中的发射基地是西昌,虽然西昌的确属于郊区,但柏油路、手机信号、家用车都已齐全,绝没到“没电没衣服”的境地。

有网友说原图不是西昌,是在酒泉

再看看下图



航天城选址因技术和军事机密原因,都会选边远地区。刻意将这拿出来说事,没逻辑也没有常理。而对于封闭山区,恰恰是公路、旅游和投资才能致富。航天城建设也算基础建设投入的一种。但我们却能从照片的意图中,闻到“山区不要搞基建”的味道,这就很令人惊讶了。

那些因贫穷问题把发展科技当靶子的人,或许他们正使用着手机GPS,国际光缆,超远距离通信,4G技术等由大量基础设施堆砌出来的科技。却满口“我们应该停滞发展。”

他们不知道,如果将全世界扶贫,需要耗费多少资源


著名科幻小说《三体》作者刘慈欣

“用科幻的眼睛看现实”香港书展2011讲座语录

反观我国发射基地,比起美国NASA,已经建设的足够简朴。


西昌航天基地,后羿前只摆放着4个简单的ET雕塑


西昌发射基地一景,朴素得令人咋舌

哲学家马克思韦伯说“人类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我们不乏看到许多“公司、金钱、国家均不是实质,而是人类的想象共同体”之类的言论。

没有想象、希望、憧憬,人类绝不会发展到今时今日。

我们在现状的杂乱纷呈中,也该抬头望向天空,去考虑未来。

时至今日,当有人问“为什么要健身”,我们会诧异,为了自己身体健康与强壮,难道也需遭到质疑?

我们为未来的自己健康,付出毅力与坚持不需要理由。我们为未来的自己财富自由,付出汗水与努力也同样不需要理由。

生活需要现实,但也必须考虑长远的未来。


西昌发射台,昭示希望与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