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文章

 卑鄙之我 2016-11-18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觉,我们总是会见到或者听到这样一群人:他们可能会自残,比如拿小刀割伤自己的手臂;他们可能是工作狂,没日没夜的加班;他们也可能反复于一场并不愉快的亲密关系,即使身边好友再三劝阻ta远离ta的伴侣......在大多数人眼中,他们很“作”,仿佛这类人的所作所为所引发的后果都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疑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活着?”


但在心理咨询师眼里,他们饱受折磨的行为并非其本意,即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自虐”行为。这类人的人格类型被精神分析学家定义为自虐型人格或自我挫败型人格。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被家暴的妻子。相关的新闻报道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某遭遇家暴多年后起诉丈夫,某新娘不堪家暴自焚,某某某被家暴致死。尽管现在社会上大力号召反家庭暴力问题,甚至为广大女性受害者成立了反暴力庇护所,仍有不少受害者不断地回到施暴的丈夫身边。这样的结果令人们费解,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她们不顾痛苦和死亡的威胁,一次又一次重返险境。美国临床心理学家Ann Rasmussen对这种情况作出了解释:

“当她们与施虐者分开后,多数会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变得极为抑郁,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她们不能进食,不能起床,也不能与别人交往。这种深深沉浸其中的孤独相比于施虐者所造成的痛苦要难以承受得多。”


也就是说,相比于对痛苦或死亡的威胁,这些身处险境的受害者更害怕被抛弃。

这是一个令人沉重的原因,但却似乎让我们对她们“背离幸福”的选择有了重新的认识。她们之所以承受痛苦,并不是因为钟爱痛苦的感觉,而是因为她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希望事情可以变得更好。对她们来说,忍辱负重的目的要么是为了维持家庭完整,要么是为了避免被丈夫抛弃,或者两者兼具。她们始终期待着忍受暴虐能够带给她们最终的幸福。



自虐型或自我挫败型人格的成因

既然自虐型人格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如此严重的伤害,我们就有必要了解这类人格模式形成的原因。美国第39届心理学协会(APA)精神分析分会主席Nancy McWilliams在她的著作《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中提出了对自虐型人格成因的科学理解。抛开先天因素不说,家庭环境因素对这种人格的形成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1、父母偶尔的关注。许多不称职的父母偶尔能在孩子危难之际出乎意料地有所行动,例如,一个平日忙于工作的母亲破例请假去陪伴生病的孩子。对孩子而言,“生病”带给他的不仅仅是疼痛,还有妈妈的爱和关怀,可以让长期被忽视的他感到安全。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这样的观念:只要能充分表明自己需要同情和关心(生病或身体上的受创),就不会遭受全然的情感遗弃。


2、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和被惩罚相关联。研究自虐型人格的心理学家们发现,在自虐者的早年经历中,父(母)对他们唯一的情感联系常常与他们被惩罚有关。在这种情况下,依恋和痛苦不可避免地建立了联结。对此,Nancy McWilliams解释到:“因为儿童对父母关注的渴望远多于对自身安全的重视,儿童会逐渐习得痛苦是为获得亲密关系而付出的代价,所以个体通常会内化其父母惩罚行为的合理性,承受痛苦成为抵御父母忽视的良方。”


3、因承受磨难而得到嘉奖。这里的“磨难”有它的相对意义,指的是儿童承受超出“儿童”这一社会角色责任的事件(儿童感到应为父母负责)。例如,儿时曾因悉心照料过病重的家人而得到长辈、邻里的极力称赞。这种不鼓励孩子满足自己的需求、强化ta对家人做出的自我牺牲的行为会使他们在今后面对人生挑战时,总是尽力证明自己的慷慨无私、坚韧大度,令周围的人哭笑不得,厌意丛生。


4、经历创伤或虐待性事件。可能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的可能性。但如果你有一个患抑郁症的父(母),ta的一次情绪失控(因愤怒发作而泄愤于你,将你弄伤)就有可能对你造成创伤性的体验。毕竟,儿童是以不同于成人的方式去理解这个世界的,作为这个社会上的弱者而言,所有的伤害都是如此可怕,更何况带给ta伤害的是自己最亲近的家人。这样的创伤或虐待性事件可能会造成日后的反复性自残行为,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饱受煎熬。



“请不要离开我;如果你离开,我就会伤害自己”

这是许多自虐性表达的本质。而他们的“作”不过是想重新适应和掌控童年期的挫败情景所付出的努力,这种心理动机是潜意识的,因此,他们无法控制自己意识层面上的悲剧性行为。

自虐者大多有自卑心理,容易因他人的反应而内疚,也不太受欢迎。如果身边有这样的亲人或朋友存在,我们大抵会觉得对他们无计可施。因为,越是帮助他们,他们就会变得越糟。你的心软其实是在帮助他们退行,强化他们潜意识中“只有受苦,才会获得关注”的信念。

在这里,我要提一点的是,自虐性的形成存在性别差异。童年期经历过创伤性体验的女孩更倾向于发展出自虐行为,而有着相同经历的男孩则更可能对攻击者认同,并形成明显的施虐倾向。这是因为,男孩更多会因为仰慕成年男性的体能优势而主动克制创伤,效仿攻击者,而女孩则可能在受虐过程中形成坚韧不拔、自我牺牲的性情,以躯体受虐来赢得道德的胜利。“自虐”和“施虐”并不对立存在,就像爱与恨,从来都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自虐型人格渴望亲密关系,又害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如果不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获得成长,他们一生可能都会被笼罩在未知的被抛弃的恐惧下。我的一个朋友曾经交往过一位自虐型人格的男友。在短暂的两个月时间内,他们分手过多次,而且,每一次都是她的男友提出来的。刚开始,我对这个人的行为感到气愤,也觉得莫名其妙。因为,我的朋友对他不错,两个人看起来也很般配。直到我看了相关描述自虐型人格的书籍,我才明白,为什么他会反复于这段亲密关系中。在他的潜意识里,我的那位朋友最终会抛弃他,就像曾经抛弃他的父亲一样,所以,为了掌控这种“预期的痛苦”,他一次一次地抛弃她。但是,分离的折磨也让他难以忍受,毕竟,他们是互相喜欢的,所以,他又一次一次地跟她和好。这种折磨自己又折磨他人的行为,让她精疲力竭。最终,她狠下心切断了与他的所有联系。 

自虐不一定是一种病态,任何人在特定环境下都会表现出受虐行为。只有当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中自虐处于首要的位置,才可能被判定为自虐型人格。如果你发现身边的朋友、爱人、子女有潜在的“自虐”倾向,而你又真诚的想要帮助他们的话,以下几点希望你可以坚持做到:

1、为ta树立一个自我关怀的榜样,杜绝自我牺牲。

2、让ta明白,逆来顺受并不是勇敢,即使发泄心中的不满,也能被他人接纳,至少是被你接纳。

3、引导ta学会照顾自己,不为他人的反应感到内疚。

4、告诉ta“苦尽甘来”是不可思议的,在遇到困难时,不要用这样的信念说服自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知子花家庭教育专家

微信:Lifetree-edu  |  微博:@知子花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