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6-23)
经过紧张而有序的准备,由我公司负责监理的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内环路上跨北引水渠桥梁目前已经开始主塔的施工。该工程为我单位监理的第二座斜拉桥,桥梁结构复杂,施工难点大,工艺要求高。
桥梁位于郑东新区龙湖内环路上,西连龙源十六街,东接龙翼一街。桥梁中心桩号为K3+823.00,跨越北引水渠。内环路为新建道路,规划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40km/h。
桥址处北引水渠河口宽约172m,河道在桥位处有弯折变向,正常水位为85.5m,百年一遇设计水位85.76m。本桥有游船通航要求,桥塔两侧设双孔单向通航孔,通航净空各为25×3.5m,通航设计水位为85.5m。
龙湖内环路上跨北引水渠桥总长为210m,桩号范围为K3+718.00~K3+928.00,桥梁采用95m+20m+95m独塔双索面斜拉桥,桥梁实施宽度53m,采用机动双向六车道规模,两侧布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本工程塔梁处采用主梁梁体开洞主塔贯通的形式,结构体系采用塔墩固结、塔梁分离的三跨连续半漂浮体系。钢主梁采用双主梁结构+外挑梁的梁格体系,全钢结构。主塔从承台以上桥塔总高104m,桥面以上约91.6m。项目的设计范围为桥头两侧搭板到搭板范围,线路总长为227.84m,桩号范围为K3+709.08~K3+936.92。
桥梁工程主要包括总体、下部结构、主塔、主梁、斜拉索、附属结构,以及桥面道路工程,连接道路工程、雨水、照明工程、桥梁电气工程等内容。
桥梁工程场地位于龙湖内环路/龙源十六街交叉口与龙湖内环路/龙翼一街交叉口之间,地貌单元为黄河冲积平原区。场地地貌单一,区域内现状分布有鱼塘、沟渠、村庄,其余多为耕地。
本场地区域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基地地块完整,据区域资料,郑州地区的断裂大都为前新生代的非活动断裂。
根据野外静探、钻探揭示,场地勘察深度100m范围内,除表层分布有厚度不均的杂填土外,约40m以浅为第四纪全新世冲积形成地层,主要为粉土、粉细砂,约40m~80m为第四纪晚更新世冲积形成地层,主要为粉土、粉质粘土、细砂层,约80~100m为第四纪中新世冲积形成地层,主要为粉质黏土、黏土层。
桥梁横跨北引水渠,勘察施工期间北引水渠桥位北侧几乎干涸,河床宽度约150m,桥位处南侧水面宽度约80~100m左右,水深约0.5m。场地地下水埋深在自然地面以下约0.7~6.2m(高程80.0m左右)。根据本场地地下水埋藏、分别特征及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本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补给主要有降水入渗、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侧向径流等补给。地下水的排泄,主要为开采排泄、蒸发排泄等。
龙湖内环路上跨北引水渠桥总长为210m,桥梁采用95m+20m+95m独塔双索面斜拉桥,桥梁位于直线段上,实施宽度53m,采用机动双向六车道规模,两侧布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横坡车行道按照1.5%双向坡布置,人行道横坡1.5%(反向)。主桥面纵坡为3.0%,跨中竖曲线半径R=3200m,切线长T=96.00m,外矢距E=1.44m,跨中桥面标高93.372m(桥梁中心线处)。
本工程塔梁处采用主梁梁体开洞主塔贯通的形式,结构体系采用塔墩固结、塔梁分离的三跨连续半漂浮体系。钢主梁采用双主梁结构+外挑梁的梁格体系,全钢结构,顶板宽53m。全桥分为35个节段,标准节段长度为6m,宽53m,重约150t,梁段间采用栓锚连接。
机动车道及人非通道的桥面板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顶板采用16mm,近塔处加厚至20mm,车行道采用U形加劲肋,行人与非机动车道采用I字肋。主梁与外挑梁之间设索梁锚固区,索梁锚固采用中空布置,布设纵向连续的桥面板及底板,主塔由索梁锚固区穿过。
主塔结构从承台以上桥塔总高104m,桥面以上约91.6m。桥塔由四根塔柱通过横梁及塔柱间拉杆连接,形成“鼎”的造型,所有塔柱关于桥梁中心对称。桥塔从上至下分为塔座、下塔柱、中塔柱、上塔柱、顶塔柱。
塔柱尺寸如下:塔座高2.4m,顶面为4.4×5.2m,底面尺寸为9.2×10m,侧面与水平面成45°,北侧两根塔柱共用一个承台,南侧两根塔柱共用一个承台,承台厚4m,封底砼厚2m,在两承台之间设系梁连接。下塔柱高10m,顶面略高于桥面,实心墩面,等截面布置,上口宽2.25m,下口宽3m,高3.5m,截面与道路中心线成15°夹角。中塔柱高42.1m,采用单箱单室截面,等截面布置,上口宽2.25m,下口宽3m,高3.5m,外形与下塔柱保持一致,壁厚0.8m,截面与道路中心线成15°夹角。上塔柱高28m,采用实心墩面,等截面布置,实际截面上口宽2.44m,下口宽3m,高2.6m,背索侧伸出两肢,肢长0.7m,肢宽0.1m~0.25m。顶塔柱高21.5m,采用单箱单室截面,由下至上变截面布置,上口宽2.25m~1.575m,下口宽3~2.1m,高3.5~2.45m,壁厚0.8~0.4m。
本桥采用平行钢丝斜拉索,斜拉索在梁上顺桥向标准索距12m,塔上竖向标准索距3.3m/2.7m,横桥向设双排拉索,每个塔柱共布置7根斜拉索,全桥共7×4=28根斜拉索,最大斜拉索长度约112m。
主墩群桩基础采用48根φ1800mm钻孔灌注桩,持力层选第(8)层,桩长60m。桥台位于岸上,基础采用φ1200mm钻孔灌注桩,桩长45m,持力层选择第(7)层。
桥面铺装形式如下:机动行车道共19cm=40m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砼(SMA-13)+50mm厚中粒式沥青砼(AC-16C)+2mm聚合物沥青桥面防水涂料层+100mm厚C50纤维增强型高性能防水砼铺装。
非机动车道19cm=1mm厚彩色沥青路面(绿色)+40m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砼(SMA-13)+50mm厚中粒式沥青砼(AC-16C)+2mm聚合物沥青桥面防水涂料层+100mm厚C50纤维增强型高性能防水砼铺装。
人行道共19cm=60mm厚花岗岩防滑地砖+30mm厚M7.5水泥砂浆+
2mm聚合物沥青桥面防水涂料层+100mm厚C50纤维增强型高性能防水砼铺装。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设300mm宽花岗岩隔离带,隔离带每隔4000mm设50mm凸起砖。
桥梁搭板范围的机动车道沥青砼铺设:40m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砼(SMA-13)+50mm厚中粒式沥青砼(AC-16C);
桥梁搭板范围的非机动车道沥青砼铺设:1mm厚彩色沥青路面(绿色)+50m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砼(SMA-13)。
本桥梁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郑州市豫通市政公用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http://www./new1.asp?articleid=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