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芳说】心肌梗死,离年轻人到底有多远

 渐近故乡时 2016-11-18



小故事大声音


之前看过一条爆炸性新闻在网上流传——《全国4年2129名民警因公牺牲过半系猝死》。是不是光看标题就已经心惊胆颤了?


这几年因病猝死在工作岗位上的案例叠见,民警、IT人员、企业高管和医务人员都榜上有名,让人惋惜的是这些因公殉职的多数正值中青壮年。

其实去年我还亲身参与了一回生死时速的“民警大抢救”!不幸中万幸是他刚好倒在了医院急诊室门前,因为抢救及时才幸免于难,然而剩下的几位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2011年8月,郑州电视台记者刘建突发急性心梗离世,年仅28岁;


2012年7月31日浙江电台主播郭梦秋突发心梗离世,年仅25岁;


2014年1月2日,小马奔腾集团董事长李明因心梗去世,年仅47岁;

就2015年2月16日,沈阳市公安局和平分局民警袁哲突发心梗后昏倒在岗位上,差3天就过年了,终究还是将自己的生命定格在34岁......

青年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然而一次次白发人送黑发人,此等悲凉当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是谁导演了这些悲剧?主谋真是——心肌梗死!


聊天说病
好端端的,怎么说没就没了......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临床类型或者表现型,因为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引起急性血栓形成,导致相应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致的心肌缺血、缺氧、坏死所致。

在普通人眼中,心肌梗死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如今再看,这个说法已经过时了。随着年轻人不健康女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已经开始“低龄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向“发福”。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增大、缺乏运动、抽烟,平时饿着,周末“腐败”,也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共同特征。不加节制地生活是要付出代价的,由此引发的冠心病和心肌梗死过早地浮出了水面。

数据显示,我国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高达万分之五!每年约有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而累积存活心肌梗死患者高达200万人!值得警惕的是,心肌梗死发病率还在逐年增长,而且年轻人发生心肌梗死比老年人更危险!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年轻人的年龄、身体状况以及心脏本升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年轻人心肌梗死的症状、预测疾病的可能病程和结局(预后)与老年人不一样,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也不够。年轻人往往觉得自己身体素质好,不会的这种“老年病”。父母则因不熟悉子女的生活习惯,遂也不会经常提醒。重视程度不高,让发病极块的心肌梗死出现年轻人身上时尤为致命,往往来不及抢救。

“好端端的年轻人,怎么说没就没了”,这也成了心肌梗死患者的亲人说的最多的话。

年轻就一定有本钱?
与老年人时刻关心自己的身体不同,年轻人自恃“年轻就是本钱,折腾点没所谓”!有些年轻人自恃身强体壮,觉得自己吃得好,睡得香,就忽略疾病早期症状,即使出现胸闷、胸痛等感觉,也自以为是长时间伏案导致的肌肉韧带不适而熬着,错过了尽早就治的良机;更有甚者去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加剧了病情以致失去了抢救的机会。

年轻人突发心梗时往往没有任何征兆,这一点不同于老年人常会出现胸部疼痛、恶心、呕吐、大汗、烦躁不安、恐惧和双眼发黑等症状。这是为什么呢?以为年轻人的冠心病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较轻微,冠脉狭窄也不是特别严重,唯独在这些软斑块不稳定时,极容易破裂或产生裂纹。一旦破裂很容易形成急性血栓致冠脉急性闭塞,且发病突然,来不及应对。另外。还有相当比例的年轻人心肌梗死是冠脉痉挛导致的冠脉急性闭塞,而这在年轻女性中显得更为“脆弱”,需要特别注意。

年轻人的冠脉病变相对较轻,因而缺乏心肌缺血预适应。所以一旦发生心肌梗死,症状反而更加严重,经常出现休克、心衰及猝死等凶险的预后。

汪芳心语: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父母的爱中成长的,父母的爱就像太阳,饱含慈祥、亲切、热情和严格。

总有一天孩子们会插翅远飞,换一种身份为新的人生和家庭打拼,他们肯定也有累的时候。抬头看看天空永远那么的宽广,所以说得的多高不重要,重要的是还能不能飞,是不是还在飞。

我想祝福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们,看着自己的孩子为事业拼搏的同时,也多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其实很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很多时候,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




备注:本文节选自《王芳说血管清爽活百岁》,原作者已授权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