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晋城,一个绿色超越者的新征程

 鸿福广大 2016-11-18
中国绿色时报12月28日报道(记者  苑铁军  通讯员  张锦龙) 从悄然萌芽到逐渐发力,山西省晋城市一直在积蓄绿色的力量。
  2006年,晋城市首次举办了全省六大造林绿化工程启动现场会;2007年,率先在全省建成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08年,成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唯一试点市;2009年,成功举办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荣获“全省林业建设突出贡献奖”;2010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2011年,晋城在加快科学发展的进程中,以实施六大林业工程为契机,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以“建设绿色晋城、打造生态强市”为目标,形成“山上与山下统筹发展、城市与农村协调并进”的林业建设新格局,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
  演绎经典——绿色晋城的未来图景,正在这片土地上清晰展现。
  科学务实
  锁定科学发展目标
  晋城,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晋城拥有煤炭、煤层气、铁矿石、铝土等数十种矿产资源。
  晋城,又是一个地理环境优越的城市。
  晋城地处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交汇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650毫米左右,十分适合各种林木生长,有“山西野生动植物资源宝库”之称。
  晋城,同样面临着资源城市无法回避的问题。
  丰富的煤炭资源,有力支撑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也对全市生态环境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加上一个时期以来,林业生态建设偏重于荒山绿化和控制水土流失,而交通沿线、城镇和村庄周边等人口相对集中、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缺林少绿等问题则凸显出来。
  晋城在思索,也在不断寻找突破口。
  沿着全市经济建设和林业生态建设脉络,晋城得出了结论: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要求,以晋城人民的福祉为根本,注重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统筹城市绿化与农村绿化,统筹人的发展与自然和谐,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位一体”的文明发展道路。
  锁定目标,晋城林业建设全面提速。
  2003年9月,晋城提出“建设绿色晋城、打造生态城市”的战略构想,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晋城的决定》,明确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一片两河、三横四纵、五环千村”为重点的林业生态建设布局,锁定了2005年建成国家园林城市、2007年建成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2015年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的奋斗目标。
  2010年,晋城市制定了《山西省晋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开始全面实施。
  一场“千军万民齐上阵,建设绿色新家园”的行动,就此在晋城大地迅速展开。
  六措并举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从蓝图到现实,有许多路要走。
  近年来,晋城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与资金投入,打响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绿色战役。
  第一战——持续推进荒山绿化。
  紧紧抓住重点林业建设工程启动的大好机遇,晋城通过争取国家项目,在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营造生态防护林体系,在沁河、丹河两大流域营造水源涵养防护林体系,依托林业重点工程推进了山上治本、源头治本,再造太行秀美山川的速度。
  对退耕还林工程,晋城采取户退户还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调动和保护村集体、专业队、民营林业大户和广大群众参与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同时将退耕还林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推广林药和林果间作、林草套种等多种模式,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确保全市“退得下,还得上,不反弹”。
  对天然林保护工程,晋城通过全额配套投入资金,推行“家庭托管制”和“管护承包责任制”,使全市资源保护和植被恢复均达到国家标准。
  对太行山绿化、世行贷款造林和小型公益林工程,晋城坚持集中连片,规模整治,大苗栽植,混交造林,保质保量完成了造林绿化任务。
  在重点造林工程的带动下,从2000年至今,晋城共完成造林149万亩,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达1个百分点。
  第二战——整体推进村镇绿化。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东四义、山耳东等经济发展较快的村就自发开始生态园林化建设。此后,一批先富起来的村纷纷展开“建绿”行动。
  晋城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关于进一步搞好小康村生态园林化工作的意见》,选择了一批自然和经济条件不同的村作为试点,探索总结出绿化生态型、生态园林型、园林游憩型3种示范模式。同时出台政策,确定每年重点抓30个村,验收达标给予一定经济补助。
  截至目前,晋城已有987个村达到生态园林化建设标准。其中,绿化生态村570个,生态园林村361个,园林游憩村56个。
  第三战——快速推进通道绿化。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晋城公路建设发展迅猛,但通道绿化并未同步跟上。
  2004年初,晋城出台《关于加强公路绿化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有路必有树,两侧树成荫,视线无荒山”的通道绿化工程。
  对高速公路和国省道绿化,晋城采取“市里直接投资、县里包租土地、市场招标施工、村镇组织管护”的模式进行建设。对山区地形地貌复杂的路段,采取“林带宜宽则宽,宜窄则窄”,尽量保持原有植被,以获取最大的生态效益与投资效果。
  几年来,全市共筹资近6亿元,以长晋高速、晋阳高速、阳翼高速、环城高速、晋陵一级公路及旅游公路和“村村通”公路为重点,完成公路绿化447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每侧绿化宽度达 50米至100米,一级公路每侧达10米至30米,旅游公路、县乡公路每侧达5米至10米,实现了单行、单树种低水平绿化向宽林带、大骨架、多树种高标准绿化的转变。
  第四战——高标准推进环城绿化。
  从2003年开始,晋城开始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环市区和环县城绿色生态屏障工程。
  城区和泽州县在环市区周围完成了29.5公里160米宽的防护林带、1.1万亩生态防护林和5000亩荒坡荒沟小片林建设。阳城县投资3亿多元,建设6000亩环城林带和6个城郊森林公园,县城范围内森林覆盖率由不足7%提高到3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达60平方米。高平市在城东城西栽植各类树木100多万株,营建了七佛山生态森林公园和西山生态苑,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陵川县结合棋子山森林公园建设,在环县城山上高标准造林1000多亩,依山就势造风景。沁水县大搞森林围城工程,大苗造林1500亩,把县城环抱在一片绿色之中。
  不断出现的一条条绿龙,改善了全市城镇居民的生存环境,更为城市构筑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第五战——强力推进城市绿化。
  近年来,晋城市坚持开展城郊播绿、河道造绿、见缝插绿、拆违还绿和拆墙透绿相结合,在中心城市建成区新种植各类乔木160多万株、花灌木120多万株,绿化面积达1345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8%,绿地率达43.2%,人均公共绿地达17.5平方米。一批林业精品工程和城郊型森林公园初具规模,市区东、南出入口景观绿化工程,被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第六战——协调推进厂矿区绿化。
  近年来,晋城按照属地管理和“谁污染、谁补偿,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要求企业组建绿化专业队,绿化厂区、矿区和生活区,建设环厂、环矿绿化带。目前,全市已有80%的城市企业和60%的矿区实现了高标准绿化。另一方面,全市采取“以煤换林”、“划定基地”、“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的办法,引导企业出资参与大环境绿化。截至目前,全市县以上工矿企业为大环境绿化投资3亿多元,仅市区横断山绿化一项,有关单位投资就超过3700万元。
  2011年,晋城市在去年完成造林15.03万亩的基础上,完成新造林22.78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16.49万亩的138.14%;植树800万株,育苗3.0万亩,居全省前列。
  创新机制
  确保“创森”顺利开展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建设绿色晋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晋城市委、市政府正用持之以恒的精神锁定这个绿色目标。
  在每年全市林业工作会议和城市绿化工作会议上,市政府都和市直及驻市各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部门过细抓、相关部门协同抓、市县乡村一齐抓的工作局面。谁抓得扎实有效,就表彰奖励谁;谁敷衍应付,就在新闻媒体上曝光……
  这些措施与政策,有力保证了晋城绿化建设一年一个新变化,年年都上新台阶。
  晋城并未放弃对细节的打磨。
  从“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向“规划建绿”转变,晋城把绿化作为“有生命的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建设。从单纯追求园艺景观,向大绿量、满足生态功能、营造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转变。从单纯重视地面绿化向空间立体绿化转变,在搞好地面绿化的基础上,推进墙体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从只重视城市建成区绿化向城乡绿化一体化转变,充分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潜力和作用,积极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从人工造景,向近自然化方向转变。从重栽轻管,向建设和管护并重转变。
  5年来,晋城累计投入绿化资金26.9亿元,年均超过5亿元。
  造林绿化需要大投入,资金从何而来?
  晋城提交了自己的答案。
  在实践中,晋城建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社会投资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资体系。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扶一块,抓住国家实施6大林业工程和省实施地方6大造林绿化工程的机遇,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达2.6亿元。
  加大财政投入保一块。通过设立林业专项资金并逐年提高投入比例,5年来,晋城市、县两级财政投资达7.6亿元。
  引导社会参与添一块。通过鼓励和引导煤矿、冶炼、化工等企业和有关单位参与大环境绿化,全市先后筹集资金3亿多元。同时引导社会各界和有识之士,采取共建、捐建、认养、冠名等形式,近年共营造各种形式的纪念林1.5万亩。
  以资代劳补一块。对城镇非农户适龄公民,凡未完成义务植树任务的,按每人每年40元的标准收缴义务植树以资代劳绿化费,几年来共收取520万元,有效地提高了义务植树的尽责率和尽责效果。
  深化改革带一块。通过集体林改,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调动民间资金向林业产业流动,涌现出一大批民营造林大户,投入资金达1.1亿元。
  项目建设促一块。晋城要求所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报批时须确保绿化建设资金足额到位,近年来全市项目建设附带绿化投入每年都超过6000万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