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平凡的世界》寻人性的真善美

 缈雨印痕 2016-11-18

方源洁

独坐窗前,窗外的秋雨正随风淅淅沥沥地飘落,屋檐上的雨滴,一滴滴落在窗前的芭蕉上,发出有韵律的声响。假日的黄昏,是如此幽静和空灵。合上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的思绪不禁泛滥成灾……

《平凡的世界》凝重深沉,像那片黄土地一样平凡质朴。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以平淡的语调,平实地描述着这个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整部作品平实而又质朴,以社会转型的特殊年代为经,以荒凉、贫瘠的黄土高原为纬,以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的成长故事为主线,展现出一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农村的生活画卷。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苦难与救赎,挫折与奋斗,欢笑与眼泪等等,这些平凡的元素让千千万万的读者身临其境,体会到黄土地上下层贫苦农民的艰难生活,读懂其中的人生百态。展示苦难并不是作者的目的,如何在苦难中奋斗,在苦难中保持人性的真善美,才是作者想表达的。

读这本书时,少平和少安在苦难中的奋斗历程恰似一曲慷慨激昂的生命进行曲,我被少平与玉厚的亲情、润叶与福堂的亲情、晓霞与福军的亲情所感动,对少平与金波的友情神往。少安与润叶,少平与晓霞那种纯真、发自内心且超越世俗物质的爱情让人感到庄严和神圣,当他们的爱情或因身份变化或因死亡结束时,我感到锥心的疼痛和惋惜。这片苍凉而又贫瘠的黄土地就似一个巨大的舞台,人们的生活就似上演的一幕幕戏剧,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平凡的世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自强不息的群体奋斗史。少平出身贫苦,先是离家打短工,后来应聘下矿井,在没有阳光的地下生存,时刻面临着死亡。但他从不自甘平庸,永远充满激情和斗志,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无论在原西县立中学上学还是在大牙湾煤矿当工人,都坚持学习,自强不息。他一路奋斗,他以自己的赤诚,博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哥哥孙少安从小就担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敢于和现实顽强抗争又不时地屈从于命运的安排,放弃和润叶美好的爱情。少安是石圪节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开办了自己的小砖厂、后来又承包了乡里的大砖厂,遇到困难毫不退缩,始终以一个农民的身份、情感和立场去面对生活的苦难,执着地追求着在这片他爱着的黄土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

难能可贵的是,孙少平、孙少安不仅在苦难中奋斗,还能在苦难中保持人性的真善美,他们始终仁义爱人、助人为乐。少安开砖场发家后,孝顺父母,帮助弱小,尽量给村民提供挣钱的机会,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少平的同学郝红梅伤害过他,但他发现郝红梅因贫穷而偷窃,被供销社抓住后,立即出手营救她,让供销社的人发誓绝不暴露郝红梅的过失;看到一个打工的农村少女被坏男人欺辱,他挺身而出保护她,并拿出自己的血汗钱送那个女孩回家;当矿上的师傅遇难后,他自动挑起保护孤儿寡母的重担。

在这块广袤无垠的高原上,是无数少安、少平们的奉献与牺牲,使我们懂得做人的责任,领悟到真理与庄严。也许,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荆棘;也许,我们在黑暗的路上走了好远,仍然看不到黎明……读读这本书吧,书中少安、少平面对苦难时的坚强,助人为乐的精神会给我们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力量,只要我们积极地、向上地、友善地、努力地、乐观地、充满信心地去对待生活,人生就会有亮色!

《平凡的世界》在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奋斗叙事的大骨架中,插入了非常地道并且富有人情的风俗描写,让人读来滋味无穷。比如双水村最盛大的节日“打枣节”,在这天,男女老幼纷纷到场,打着枣子,说着闲话,唱着酸曲,逗着乐子,全村一家,其乐融融。这样欢乐和热闹的乡村盛大场面,是多么令人心醉和神往呀!

窗外,雨已停止,芭蕉叶上残留的水珠闪着亮光,微风吹过,雨滴纷纷洒落在松软的泥土上。掩卷而思,心头被感动、幸福、美好所萦绕。“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相信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使像我们这样在父母呵护下衣食无忧的学生,读完这部作品,都能受到感动和启发,重新审视和思考学业、工作、生活中的困境和苦难,在实现自我救赎之时,也一定能够伸出援手帮助他人,合众人之力共创美好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