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钟爱丽江的温婉秀丽 有人向往香格里拉的绝色 但,从丽江到香格里拉 有一处藏在大山深处、遗世而独立的风景 只有1%的资深驴友知道 你若曾途经茶马古道的叶枝镇 也许并不会对它感到陌生 那里三江并流,山水纯美 那里尚未开发,民风淳朴 那里民居独特,歌舞迷人 @禾木 非遗、雪峰、柿子、木屋、阳光,那里的一景一物,都有着一种难以解说的情愫。 @禾木 她叫同乐村,一个非常吉祥喜庆的名字,是茶马叶枝镇里淳朴的傈僳族寨子、维西的山水间一个美在深山的村子。千百年来,依然歌舞,依然沉醉。 同乐,藏在维西大山深处的珍宝 @洋光摄客 藏在维西大山深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区域核心腹地的同乐村,偏离国道省道,若没有当地人带路的话,外人很难找到这颗珍宝。 @大刘 这里没有直通的公路,只有一条弯弯的村道,要进村,得沿着山脚蜿蜒前行十多公里。 从山脚到山腰,同乐村的面貌渐渐完整,简直美不胜收! 整个村落靠山面水,一座座看似朴实无华的木楞房,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嵌在山坡上,形成独特的乡土聚居景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大刘 古老的寨子四面环山,山上的田野有着织锦似的风光,还有那随处可见的山花野果、苍翠的树、清澈的小溪,从此不必再想象人和大自然之间的距离有多遥远。 后山区域是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滇金丝猴的主要栖息地,茂密的原始森林和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神秘又浪漫。 @猴哥2008 虽然同乐原始没开发,但有网有电脑,洗澡还可以淋浴! 同乐,古老而独具特色的木楞房 同乐是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傈僳族山寨,至今仍保留着传统傈傈族风格的建筑——木楞房。 @大刘 @洋光摄客 一栋栋由木板搭制的传统的房子错落有序地分布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之上,给人一种强烈又震撼的视觉感受。 @洋光摄客 房子基本都是木质结构的,不上漆,不用铁钉,用木料来相互嵌入牵制。就连屋顶用的都是压着石头固定的木片,而不是瓦片,自然朴实,十分有特色! @大刘 @老V摄影 炊烟从鳞次栉比的木屋中袅袅升起,给安静的寨子带来了人间烟火气。 @邹一婧 同乐地处滇西北高原的大山深处,山高坡陡,种不出什么庄稼,出产最多的就是玉米。 因此,每年的秋冬季节,家家户户房前都会挂满金灿灿的玉米,谁家挂的玉米多,就说明他们家收成好。光是看着这丰收的景象,心里也满满都是喜悦! 同乐,贴近自然的原始生活方式 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各具特色,风情浓厚,文化遗产丰富璀璨,而傈僳族又是云南独有民族之一。 作为傈僳族传统村落,同乐仅有百余户人家。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同乐没怎么受到外界的冲击,因此仍保持着最贴近自然的原始生活方式。 @邹一婧 淳朴的傈僳族村民依旧住着最原始的干栏式民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产生活遵照自然规律,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延续着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 @邹一婧 @大刘 傈僳族非常好客,若有重要的客人到来,他们都会穿上本族服饰、端着自酿美酒、唱着高亢的歌,热情迎接远到而来的客人。 @飞鸟与鱼 此外,同乐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尺木刮”的发源地,它因一支“阿尺木刮”歌舞声名远播。 @大刘 同乐村傈僳族人世代过着半牧半农的生活,发祥于此的 “阿尺木刮”就是模仿山羊的声音、动作,表现游牧生活的场景的歌舞。 @邹一婧 原始仿古、生动自然的“阿尺木刮”,从天上唱到地下、从高山唱到河流、从大自然唱到人类社会、从远古洪荒时代唱到现今现实生活! @邹一婧 人情世态、悲欢离合、向往热爱大自然的质朴情感应有尽有。作为傈僳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阿尺木刮”以其独特性和较高的艺术价值被收入《中国民族歌舞集成》。 @洋光摄客 同乐,抵达方式 坐标: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 方式一:从丽江到德钦梅里雪山,坐德钦县到维西的班车,在叶枝镇下车,再从叶枝镇包车到同乐村。或同班车的司机沟通好,到离同乐村最近的公路口下车,再徒步五公里左右到达村子。同乐村有较好的民宿客栈,可以解决吃住问题。 方式二:从丽江客运站坐班车到香格里拉,再从香格里拉转班车到维西县,约八小时。再从维西县坐前往德钦的班车,到同乐村的路口下,再徒步五公里左右到达同乐村。 平凡宁静的生活是大多数人的追求。柴米油盐是平凡生活、吵吵闹闹是平凡生活、三点一线是平凡生活。 @老V摄影 可是为什么,驴叔竟非常向往大山深处那鸡鸣狗吠、炊烟袅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呢? 同乐不是可以匆匆一瞥的旅游胜地,但你可以在这里探险、可以感受、可以像小时候那样放飞自我。 毕竟 有些地方,无论隔着多久光阴,它都清晰鲜活如最初那样。 有些地方,无论经历多少岁月,它都是记忆里不败的风景。 这些地方,无论破旧还是落败,它都是可以安放灵魂之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