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丙申首季社課點評 孟夏日誦九章懷沙篇兼懷屈子(第一名) 红葉 君不見紫陌红麈飄萬屑,殘芳鬥艷心未?。君不見騷吟歌吹成絶響,幽人沉恨何莽莽。瑤章漫撫嘆重華,去國徘徊實堪嗟。髙情猛志何所奉,空賸草木賦煙霞。薰風争知四海共,上林屢邀華胥夢。其奈紅紫高樹辭,哀絶春履倩誰送。謾道懷沙事久移,底事千龝尚餘痛。此日倚江挽沉淪,一鄉善士期有人。滔滔孟夏兮烈日灼,濁桮擲罢助精神。 【梅雲評】以變徵之音,寫高情猛志。屈子懷沙之憤,直亙千秋;精禽填海之心,猶橫八表。“猛志”一辭,出自淵明。定庵詩云:“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騷”,允哉斯言!
高陽臺 江右丙申首季社課,梅雲社長囑以“滔滔孟夏兮”為題(第二名)青衫 苦雨敲鏗,荒雞剝琢,更闌夢碎聲聲。逆旅煎愁,明朝啼盡倉鶊。狂飆但捲韶光去,掩年年、碧血零星。更無情、又近端陽,又見殘英。 傷心自古沉煙地,悵瑤臺毅魄,紫闕堅冰。喚起靈均,也應墮淚如傾。懷沙豈是騷人意,數華胥、剩有天青。待騎鯨、萬里風濤,海闊雲平。 【梅雲評】上下片三字逗,各添一韻,頗得玉田法乳。全詞哀婉凄迷,憶當年喋血青衿,不禁愴然而涕下矣!
滔滔孟夏兮作業(第三名)江湖小李 孟夏南風起,何人澤畔吟?搴蘭多淚眼,攬莽撲塵襟。天闕浮雲蔽,湘潭落照深。長沙憑吊處,哀怨起騷音。 【梅雲評】起即點題,頷聯化用《騷》語,“天闕”指廟堂之高,“湘潭”謂江湖之遠,最後以賈生憑弔收束,且用太白《古風》之句。憂懷耿耿,劫運沉沉,古耶今耶,渾然莫辨。
弔屈原(並列第三名)鄱湖漁歌 屈子懷沙去,騷魂不可招。三湘凝竹淚,九畹哭唐堯。蕙樹依然碧,哀歌動地搖。煙波楚天闊,千載祭江潮。 【梅雲評】白傅倡“首章標其目,卒章顯其志”之法,此詩結構亦然。中二聯極饒感慨,誦玉谿“黃竹歌聲動地哀”之句,真不知情何以堪!“依然”若易為“依前”,則對仗更工。 端午 忘之 靈均沈水魄難招,之後何人續楚謠。此日榴花獨冶艷,升平時節雨瀟瀟。 【梅雲評】“此日”云云,寓無窮感慨;一結尤耐循思。惟第二句稍率耳。
以夏初雨霽登紫清山應制題為“滔滔孟夏兮”之社課 草嘯 一接浮丘袂,拍肩誰與同。濕蘿剛瀉雨,爽籟好聞風。踏石穿幽洞,懸流逗短虹。漫階青逼眼,花有舊相逢。 【梅雲評】結句押二冬,乃孤雁出群格也。逸興遄飛之際,有瀟灑出塵之想。王叔師註屈子《懷沙》首句,謂“滔滔,盛陽貌也“,本詩依此意,寫初夏山中情景,一掃悲哀之霧,頗見慧心。
滔滔孟夏兮 抱月 楝花開盡燕飛低,霧柳搖空雨剪齊。江上新添三尺水,人間獨聽五更雞。屈平恨事何時絕,庾信哀心幾度迷。亦有憂民憂國意,羞將華髮對山妻。 【梅雲評】頷聯奇警,有梁任公“起趁雞聲舞一回”之氣概。由此生發,轉寫憂民憂國,立意頗高。
賦得滔滔孟夏兮 向閑 湯禹今彌遠,荼蘼亦已稀。鏹馥蘭無臭,田荒秀自肥。書生難去國,日冕尚添輝。孟夏滔滔氣,侵晨欲破闈。 【梅雲評】首句對起,以“湯禹”對“荼蘼”,匪夷所思。蓋“開到荼蘼花事了”,謂芳春已逝,其悵惘可知;而“湯禹儼而祇敬兮”,乃靈均所向往之美政,而“今彌遠”矣,能不慨然乎?
讀屈子《懷沙》有賦 皎月 慘淡江天古帝州,難招毅魄陟高丘。九歌聲斷春空逝,七澤雲荒水自流。浮世漸深槐國夢,幽懷誰抱楚騷愁。殘鵑語咽衰蘭泣,橫雨顛風尚未收。 【梅雲評】楚騷聲寂寂,槐國夢悠悠。忍聽殘鵑語,傷心獨淚流。 丙申五日有懷屈子 去非 張楚原無望,懷沙不枉生。當年垂淚血,此日憶經行。浩浩羅湘水,綿綿角黍情。英靈知永在,慣送惠風輕。 【梅雲評】“不枉”雙關,既指不願茍活,亦謂不枉此生,措辭極為沉穩。
應社課“滔滔孟夏” 三千 南風協首夏,零雨浥岸芝。密林芳漸歇,鵜鴂悲未已。聲聲誰為苦,欲綰青春墜?青春孰久駐,魯戈再已委。我心亦戚戚,坐觀白日弛。尤恐盛年蹙,空視榴花美。斯情既搖蕩,樂餌應可止。漫誦逍遙篇,窅然思秋水。 【梅雲評】“弛”,《廣韻》讀“施是切”,上聲,足見審音辨字之精。一結泠然,蓋生丁濁世,屈子之沉沙,固非所願;莊生之夢蝶,殆亦成空也。
讀屈子《懷沙》作五月社課一首 東華 吳楚三千里,長宵夢問津。聽兒翻舊唱,伏櫪憶嘉辰。老矣才無補,興余道可循。脩蒲安節秩,競渡慰詩人。 【梅雲評】長夜茫茫霧,夢中猶問津。休言人老矣,照影水粼粼。 |
|
来自: WENxinHANmo > 《诗词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