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BADMINTONPHOTO 张蓓雯,这是一个中国名字,但是T恤上印的是USA。“我出生在辽宁,13岁到新加坡打球,后来到了美国。”所以,准确地说,她是一名美国华人选手。
在美国,羽毛球是一个很小众很小众的项目。张蓓雯说:“奥运会的项目里,美国从来没有拿到金牌的项目,羽毛球是一个,另外两个是乒乓球和水球。所以,这个项目在美国非常不受重视。”羽毛球在美国没有国家队的概念,像是尤伯杯这样的比赛,也是临时集结队员,各自从家里出发,前后抵达赛地,所以大赛接待工作人员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怎么美国队又来了,昨天不是已经来了吗? 最近四年,张蓓雯都是孤军奋战。“我没有教练,我居住的城市拉斯维加斯也没人能够跟我打多拍。所以,在家的时候,我都不打球,只是练练体能而已。比赛之前,会在LA约好几个人,然后打打多拍。”基本上,她的水平都是依靠比赛来维持的。在10月的法国公开赛上,她打进决赛,最终输给中国小将何冰娇,获得亚军,这也是她职业生涯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当然,也不是所有比赛她都会参加,不是排名不允许,是钱不允许。“赞助商给我的钱只够打到今年6月,之后我就必须精打细算。”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后面的香港和澳门赛我就不去了,赛事安排的酒店太贵了,两站比赛要3000美金,这够我打三站比赛了。明年,我得先跟香港、澳门的朋友联系好,让他们帮忙解决那边的住宿”。这样,她就能降低比赛成本,参加更多的比赛。为了把钱都花到“刀刃”上,张蓓雯通常都要提前好几个月计划自己的行程,比如说预订机票,因为“早订能够有更好的折扣”。同样是出国参赛,一个人既是球员,又要承担领队、教练等多重角色,大大小小的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完成,难怪她会“很羡慕”其他的选手。 既辛苦,又没有什么收入,张蓓雯说自己口袋里几乎没有钱,不打比赛的时候只能在美国通过教球挣点零花钱。即便如此,她还是没有打算放弃。“我还想打奥运会,这毕竟是一个运动员的最大梦想吧。”以她现在世界排名第16的位置,如果能够保持到2020年,参加奥运会应该不难。“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在美国推广这项运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到目前为止,羽毛球在美国还只是“在后院的运动”,“只有在奥运会打出了成绩,比如说拿到奖牌,才会受到更大的关注。”这是一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辛苦工作,而张蓓雯就是这个“前人”。 之后,张蓓雯最重要的比赛是丹麦联赛,“这才是我挣钱的比赛。”自给自足的张蓓雯,只有解决钱的问题,才能支持自己走到2020年的东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