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国家记忆》里找到了父亲

 昵称30950927 2016-11-19

既然写到肉紧时,懵然间觉得自己和大王张发奎是兄弟,那么他的心腹亲信李汉冲将军事略,我自然熟悉。


李将军年轻有为,历十九路军七十八师上尉书记,独立九十五师中校参谋,驻印军上校作战科长,第四战区参谋处长,第二方面军少将参谋处长,广州行营少将参谋处长兼情报队长。因其表现出卓著的工作能力,大王对其甚为倚重。


雲南省1945-5-27,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中)陸軍第二方面軍司令張發奎(右二)麥克魯少將(左二)等巡視龍陵時合影。(标统注:我个人认为这张图片注解地点是错的,应该是在广西南宁,我没有张到过云南的资料)


很遗憾,我一直没见过他的照片,几年前甚至误会这张照片里(左一)刘廉一将军便是他。



前年我在大元帅府开讲座,讲完后李将军的女公子李晶如大姐问我,有没有他父亲的照片或其他资料。我惊讶地问,你们家属都没有么?答:一张都没有。


像万千个家庭,亿万个人一样,只要家中所藏物件书籍信函照片与民国略有联系,无不在民革初期就心惊胆战地或烧或埋或扔,这还不够彻底。之后还有抄家。除了残留的记忆,其余一遍空白,什么都没有留下。


我听过许崇智将军的后裔说:我阿嫲有日不声不响,将家中好靓的瓷器一个一个地敲烂打碎、、、、、、你听见心碎掉地的声音没有?


我常常觉得,对民族文化的摧毁,从效率上说:战乱如梳;文革如篦。所谓的文化革命,不但在历史与文化上对自己的民族进行割喉与斩首,更在精神上对具体的家庭与个人进行无尽的凌辱与折磨。





我答应李大姐,留心李将军的资料与图片,但这几年精力与时间基本上都花在抗战老兵身上,对粤系将领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只能做到随遇随收,有就扔进文件夹里,先放一边。仅在大王提辞的《广东受降纪述》里看到李将军与初哥在广州行营时期的一张模糊合影(左:李汉冲。右:甘丽初)。





李将军的胸标上是第二方面军司令部代号“镇南”。


有次在晏欢的微博里看见一张照片,大约认出第一排右边的站着的浅色军装者仿若李将军。只是图片太小,无法放大辨识确认。去年认识欢哥后,我问其讨要,他一口答应发给我,只是互相都忙,一晃就忘记落实。




这次《国家记忆—广州荣光篇》在永庆坊展览,李大姐来看展览,不但在展览上认出了有父亲的几张照片。还在听我讲座时,知道了梅州抗战老兵黄畅发,一九四八年初经由李将军安排,赴汕头出任国防部二厅无线电总所第一〇二分台上尉台长。




黄畅发说:临赴任时,李汉冲把他叫到办公室,在纸上写了个地址给他,说这是他弟弟在汕头的地址,有空去坐坐。


黄畅发到汕头后,依照吩咐按地址去找李将军的弟弟,李将军的弟弟在经营一间土产店。其后,李的弟弟常常拿密电码让黄帮忙拍发,说是与时任福建第七区督查专员李将军联系土产生意。黄畅发问我,结合后来李将军起义的史实,你说我当时有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闽西起义传递情报、、、、、、临别时黄老还说,我的的后台就是李汉冲,不然我也当不了台长。




在这次的《国家记忆-广州荣光篇》里,李大姐在好几张照片里,找到了父亲身影。比如受降的现场,桌子右边免冠者,也是李汉冲将军。



广西·南宁一九三八年五月,大王视察新一军。最右边在肩膀上露出半个脸的人,也是李将军。顺便说一句,第二方面军的作战计划,是李将军根据大王的旨意具体细化制定的。八月十四日晚,第二方面军辖下的新编一军,六十四军正待向雷州半岛的日军发动总攻击前几个小时,日本宣布投降。


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里,一群人曾这样艰难地走过。在自己的国家,他们没有留下痕迹,在别人的档案里,却留下身影,这是我最为怅然的之处。


、、、、、、、在黑暗和绝望中苦斗八年,这些为中华民族承担了最大压力与重负的人,终于可以卸下千斤担子,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失误,有私心,有怯懦,有无耻,有各种各样的是是非非,可在那一刻,谁也不想责备他们,起码他们没有逃避责任,没有扔下担子。他们是那个大时代磨练出来最为优秀的中华儿女。换谁,不见得会比他们做得更好。——摘自《广东十虎·上山虎张发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