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人蜂拥上山采挖治“消渴”神草,别名“仙人余粮”,九华山高僧常吃“肉身不腐”

 yibing168 2016-11-19

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涌现了众多肉身不腐的得道高僧,

他们生前都长期食用一种山上的野草根。

这种野草在道家故事里,被视为神奇的延年益寿之品,

甚至有久服成仙之说,所以又叫“仙人余粮”。

九华山肉身菩萨“金地藏”,迄今1200年。

晋代葛洪《抱朴子》中记载:“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气,获天地之精,故名”。

这就是李时珍称为“服食要药”的黄精。

黄精,别名鸡头参、老虎姜,以根茎入药。

民间俗称,“北有长白人参,南有九华黄精”。

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

对以下病症极具治疗、养生之功效:

脾胃虚弱,

体倦乏力,

口干食少,

肺虚燥咳,

精血不足,

内热消渴

历代中医对黄精推崇备至,其功效概括为:

“补五劳七伤,助筋骨,止饥,耐寒暑,益脾益胃,润心肺,食之驻颜”

长期食用令人长寿,身体强壮不得病,所以又称为“长寿百岁草”。

由于治“消渴”疗效显著,很多糖尿病人蜂拥上山采挖野生黄精。

黄精真能治“消渴” 吗?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强调,

黄精有“补诸虚、填精髓,平补气血而润”的作用。

糖尿病属于中医的“消渴”,病机为阴虚燥热,本虚标实,阴虚为标,燥热为本。

患者大多存在大渴引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身体消瘦、容易疲劳等症状,

即所谓的“三多一少”。

而黄精恰好针对其病机进行治疗。

“补诸虚”针对消渴病之本虚,

“填精髓,平补气血而润”,表明黄精既滋补阴液之不足,又补气血之虚损,

滋阴润燥以清热,可谓标本兼顾。

《神仙芝草经》记载黄精的功能:

“宽中益气,使五脏调和,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倍增,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

在中草药中,黄精的确是针对糖尿病人“三多一少”、罕见的全效草药。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黄精对糖尿病确实有非常突出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中国科学研究院李伟教授认为,

九华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为野生黄精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九华山黄精为多花黄精,黄精生长在海拔1000多米以上地区,

多在水边及石崖边上,其多糖含量和有效成分可达其他地区黄精含量数倍之多,

是当之无愧的黄精之王。

生黄精虽然没有毒,但是有麻味,刺人咽喉,难以下咽,

食用、入药的黄精,都是蒸透后晒干而成,可泡水也可当零食吃。

破除糖尿病迷思误区,传播行之有效的奇方妙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