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共80分)
1.关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宇宙自古以来如此,将来也不发生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实体
B. 距我们最远的天体约150亿——200亿光年,因此,宇宙的范围是有限的
C. 宇宙是物质世界,各类天体都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衰亡的历史
D. 由“天圆地方”到“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过程表明,宇宙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答案】C
【考点定位】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蓝月亮”应属于
( )
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彗星
3.“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 )
A.太阳
B.地球
C.行星
D.恒星
【答案】
2.C
3.D
【解析】
试题分析:
2.读图可知,“蓝月亮”围绕行星运转,应当属于行星的卫星,故选C。
3.地球属于行星,不会发光,“蓝月亮”围绕某一颗恒星运行,不属于太阳系内,恒星会发光,故选D。
【考点定位】天体及天体系统
【方法总结】天体的判别
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按其成因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自然天体有恒星、行星、卫星、星云、彗星、流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人造天体有运行在宇宙空间中的人造卫星、太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天体,但地球的一部分或者附属物不能称天体,例如:按航线飞行的飞机,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等都不是天体。
4.下列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属于同一级别,故选B。
【考点定位】天体系统的层次
5.“神舟七号”重返地面时和大气剧烈摩擦而发出耀眼的光芒,下列现象与此现象相似的是
( )
A.恒星的光芒
B.流星
C.彗星的彗尾
D.月亮的光芒
【答案】B
【考点定位】流星成因
6.在月球上的宇航员最不可能观测到的现象有
①一闪即逝的流星
②黑子或耀斑活动
③绚丽多彩的极光
④轮廓模糊的星云
⑤拖着长尾的彗星
⑥明亮耀眼的恒星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⑤⑥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流星和极光现象均与大气层有关,而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所以宇航员不会观测到,故选A。
【考点定位】月球环境
当金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太阳表面有一个小黑点慢慢滑过,这种天象被称为“金星凌日”。2012年6月6日,金星化身为一颗“美人痣”从太阳“脸上”缓慢走过,这是21世纪最后一次“金星凌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7.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金星凌日”的是( )
8.除金星外,还可能形成“凌日”天文现象的行星是( )
A.火星
B.木星
C.水星
D.天王星
【答案】
7.C
8.C
【考点定位】八大行星的位置
9.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如果将水星与地球位置互换,则地球离太阳距离近,温度会很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故选B。
【考点定位】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0.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 )
A.海拔高度
B.电网供电
C.阴晴状况
D.交通流量
11.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 )
A.拉萨
B.重庆
C.大庆
D.海口
【答案】
10.C
11.A
【考点定位】影响太阳能分布的因素
【名师点睛】影响太阳能分布的因素
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一。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如赤道地区赤道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而副热带地区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的太阳辐射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2011年6月7日,美国宇航局称观测到数年来最剧烈的太阳黑子活动,场面壮观,这波黑子活动引发的太阳风暴在6月8日抵达地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此次太阳耀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
A.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
B.许多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C.我国东北地区上空出现极光
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13.上题所述影响最强的时刻可能出现在当地( )
A.黎明
B.中午
C.傍晚
D.午夜
【答案】
12.B
13.B
【考点定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知识拓展】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谱斑:太阳光球层上比周围更明亮的斑状组织。耀斑:发出的强大的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产生的带电的高能粒子到达地球,它们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向地磁极两极运动,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纬度地区常常伴有极光出现,极光是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那里的高空大气层,被地球磁场捕获,同稀薄大气相碰撞而产生的。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候变化的关系比较明显。高能质子达到地球附近肘会影响极区飞行,对卫星上的仪器设备有破坏作用,危及飞船外工作的宇航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扰动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4.影响地球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
14.下图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Ⅳ区高,主要因为Ⅰ区( )







A.夏季大气逆辐射强 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
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
【答案】D
【考点定位】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5.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中国“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迈出了中国人太空行走的第一步。当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时,纽约(西五区)当地的区时是
A.28日5时43分
B.27日19时43分
C.27日3时43分
D.27日13时43分[来源:学#科#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当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时为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比纽约早13小时,计算可得,纽约时间为27日3时43分,故选C。
【考点定位】时间计算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成反比
D.没有相关性
17.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答案】
16.A
17.A
【考点定位】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
读“我国与全球同纬度太阳辐射总量对比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图示我国不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地区在( )
A.20°N附近
B.25°N附近
C.30°N附近
D.35°N附近
19.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来源:学+科+网]
①大气环流 ②石油、天然气资源
③火山爆发 ④地壳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18.C
19.A
【考点定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据美国宇宙网站报道,科学家发现2012年太阳活动达到历史少见的高峰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0.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B.太阳“强风”的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C.太阳黑子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
21.下一个太阳活动极小年约在
( )
A.2017~2018年
B.2022~2023年
C.2013~2014年
D.无法确定
【答案】
20.B
21.A
【解析】
试题分析:
20.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A对。太阳“强风”是指太阳风,而耀斑的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B错。太阳黑子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对。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D对。故选B。
21.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计算可知下一个太阳活动极小年约在2012年以后一个半周期,约在2017~2018年,故选A。
【考点定位】太阳活动类型及周期
【知识扩展】日珥,是指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日珥喷发平缓,减退更慢,可延续几个月,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
太阳风是从恒星上层大气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在不是太阳的情况下,这种带电粒子流也常称为“恒星风”。太阳风是一种连续存在,来自太阳并以200-800km/s的速度运动的高速带电粒子流。这种物质虽然与地球上的空气不同,不是由气体的分子组成,而是由更简单的比原子还小一个层次的基本粒子——质子和电子等组成,但它们流动时所产生的效应与空气流动十分相似,所以称它为太阳风。
太阳耀斑是发生在太阳大气局部区域的一种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它能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引起局部区域瞬时加热,向外发射各种电磁辐射,并伴随粒子辐射突然增强。
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上的临时现象,它们在可见光下呈现比周围区域黑暗的斑点。黑子本身并不黑,之所以看得黑是因为比起光球来,它的温度要低一、二千度,在更加明亮的光球衬托下,它就成为看起来像是没有什么亮光的暗黑的黑子了。
22. 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
A.耀斑频繁爆发
B.两极同时出现极光
C.全球降水增多
D.地球磁场增强
22.【答案】A[来源:学,科,网Z,X,X,K]
【考点定位】太阳活动的相关性
23.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因为(
)
A.地势高,空气稀薄
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
C.地面裸露,比热容大
D.纬度偏低,晴天多
23.【答案】D
【解析】
23.试题分析:上海纬度比德国和日本低,正午太阳高度大;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晴天相对较多;德国全年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均匀,阴雨日多;日本虽为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具有海洋性特征,阴雨日多,故选D。
【考点定位】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2011年3月,有甲、乙、丙、丁四架飞机以同样的速度沿所在纬线自西向东飞行(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4.四架飞机运动角速度最慢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在乙飞机上空俯视地球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
【答案】
24.C
25.A
【考点定位】地球运动的速度
如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6.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段
B.乙—丙段
C.丙—丁段
D.丁—甲段
27.2017年1月,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答案】
26.A
27.B
【考点定位】地球公转速度及位置判断
28.南京某中学学生小明在当日晚9点观测到织女星位于星空中某位置,小明在次日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同一位置的时间为( )
A.21时
B.21时3分56秒
C.20时56分4秒
D.21时56分4秒[来源:学.科.网]
28.【答案】C
【解析】
28.试题分析:小明在次日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同一位置的时间间隔为一恒星日,当次日观测到织女星时为20时56分4秒,故选C。
【考点定位】地球自转的周期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9.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30.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31.关于图中a、b、c、d四点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判定,正确的是
( )
A.a>b>c>d
B.a
C.a=b=c=d
D.a>c=d>b
【答案】
29.A
30.A
31.C
【考点定位】地球自转的速度
【名师点睛】地球自转时,地表面上任意一点的速度,叫“线速度”.即该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转动的弧线长.单位用米/秒表示.这个弧线长和地球纬线的方向是一致的.线速度的大小,和各地的地理纬度及测点的海拔高度都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海拔越高的地点,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海拔高度相同的地点,在赤道上线速度最大,两极最小。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均相等。
32.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
)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的球体形状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黄赤交角的大小
32.【答案】D
【解析】
32.试题分析:黄赤交角,即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范围,从而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限,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考点定位】
33.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的方向从北极看为顺时针,从南极看为逆时针[来源:Z§xx§k.Com]
B.地球自转的方向从北极看自西向东,从南极看自东向西
C.地球自转360度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为一个恒星日
D.地球自转周期为23时56分4秒
33.【答案】D
【解析】
33.试题分析: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是因为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存在黄赤交角,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纬度范围。故选D。
【考点定位】黄赤交角
34.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昼夜现象
B.太阳东升西落
C.冬天寒冷夏天炎热
D.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左偏
34.【答案】B
【考点定位】地球自转的意义
35.关于时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全球共分成24个时区
B.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东经120°
C.东经5°属于东时区
D.西经52°属于西三区
35.【答案】C
【解析】
35.试题分析:国际上规定全球共分成24个时区,A对。每时区的中央经线均能被15整除,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东经120°,B对。东经5°属于中时区,C错。西经52°属于西三区,D对。故选C。
【考点定位】时区的划分
36.经度相同的地方(
)
A.季节相同
B.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相同
C.线速度相同
D.地方时相同
36.【答案】D
【考点定位】地球运动的意义
德国世界杯在2006年6月9日至7月9日历时一个月,最后由意大利获得大力神杯。回答下列问题。
37.若世界杯开幕式在北京时间的0时开始,此时中时区的区时为(
)
A.13 时
B.14时
C.15时
D.16 时
38.在世界杯举办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为(
)
A.一直向北移
B.一直向南移
C.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D.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答案】
37.D
38.C
【解析】
试题分析:
37.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比中时区早8小时,当北京时间为0时,中时区为16时,故选D。
38.世界杯举办时间为6月9日至7月9,太阳直射点向向北移动后向南移动,故选C。
【考点定位】区时计算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知识拓展】区时的计算
第一步: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
第二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
第三步: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
注:①“+、-”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②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39.地球上由低纬度向高纬度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偏移的方向均是( )
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
39.【答案】A
【考点定位】地转偏向力
40.读下图,此时图中甲点日期为( )
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
40.【答案】A
【解析】
40.试题分析:读图可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此时为二分日;联系公转示意图及公转方向可知,此时为春分日;故选A。
【考点定位】地球公转轨道位置与节气
二、综合题(共20分)
41.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八颗行星中,B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_______行星。
(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运动。另外,还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Z.X.X.K]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
【答案】
(1)金星 火星 类地
(6分)
(2)西 东 近圆 共面
(8分)
(3)A
(2分)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2分)
(5)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2分)






 




【考点定位】太阳系结构 地球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名师点睛】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有:
外部条件:
①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
②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
③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
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
⑤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