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晚古典单曲丨来看看张昊辰的《百鸟朝凤》吧丨附作品介绍与乐谱

 红豆居士 2016-11-19



《百鸟朝凤》

改编:王建中

钢琴独奏:张昊辰

时间:2007年中国国际钢琴比赛颁奖音乐会。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百鸟朝凤 纯音乐 - 民歌古曲新演绎 唢呐新风情 浅析钢琴曲《百鸟朝凤》的艺术魅力


  导读:钢琴曲《百鸟朝凤》采用中国传统乐曲的发展手法对原旋律和段落结构做了适合钢琴演奏技法方面的调整,对其进行精简和统一,在吸收民族色彩和声与唢呐演奏技巧的同时创作了新的钢琴织体,尤其是在变化音的装饰倾向上摆脱了装饰的附属地位,形成了中国钢琴音乐中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本文通过分析该曲的结构、节奏、和声、装饰音等方面来阐述其作品的艺术魅力。 

  《百鸟朝凤》原是流行于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地被称为“鼓吹乐”或“鼓乐”的民间吹打乐合奏曲,后由唢呐演奏家任同祥将其整理改编成为唢呐独奏曲,乐曲形象地描绘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表现了广大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充满了活泼、粗犷的生活气息。1973年,著名作曲家王建中先生又将唢呐独奏曲改编为钢琴独奏曲。 

  在唢呐独奏曲的结构基础上,王建中结合新的音乐审美方式和创作手法对原曲的旋律和段落结构做了适合钢琴弹奏技法方面的调整,在吸取唢呐吹奏特色的同时,通过运用中国传统乐曲的发展手法,对其进行了精简和统一,并加入了富于民族色彩的和声,运用钢琴的倚音、颤音、琶音、泛音和刮奏等手法来模仿鸟鸣与自然界的各种音响效果,描绘了质朴豪爽的乡村生活的场面和自然界百鸟争鸣、生机盎然的情景,展现了一幅韵味独特的风俗音画。下面通过几方面来分析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的艺术魅力。 

  一、结构 

  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为多段体结构,改编后的钢琴曲尽可能地保持了原曲中北方吹打乐曲紧凑明快的音乐特点,在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来整体布局,并对传统结构进行了艺术处理,使整部作品形成以主题和三个模仿鸟鸣的插段为主体的变奏回旋曲式,较长的引子和尾声使乐曲的结构看起来有些复杂。以简化的图示可以表示为:引子+主题旋律+鸟鸣段1+主题旋律+鸟鸣段2+主题旋律+鸟鸣段3+尾声(28+54+84+42+13+46+2+59)。 

  二、节奏 

  古人认为,乐曲的节奏可以根据演奏者的需要自己决定,这样就给演奏者留下了极大的创造余地,也给欣赏者营造了自由想象的空间。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在节奏上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节奏特点:自由随意。但是与传统音乐明显分段结构的区别是:钢琴改编曲各段落之间过渡衔接自然紧密,速度由慢到快非常富于逻辑,并且在乐曲的高潮部分采用了传统的音乐手法,即用快速多次的同音反复来烘托热烈的气氛。全曲的结尾干净漂亮,使得整首乐曲显得技巧华丽、一气呵成。如第186小节标有Piacere(随意处理)记号,音乐为散板节奏,无节拍;然后是标有Tempogiusto-Vivace记号的一段,要求速度渐快至急速;紧接着是模拟蝉鸣声的一段,速度是Tempo rubato(弹性速度),节奏自由;第五段是乐曲的高潮部分,速度为Prestissimo(最急板),其间还通过menomosso(稍慢)、rit(渐慢)、allargando(宽广的)等速度、力度的标注来提醒演奏者,从而使全曲在平静中达到高潮。 

  三、吸纳地方音乐 

  通过采用中国传统音乐中比较有特点的表现形式也可以对表现作品中的中国风格特征起到较好的作用,如乐曲中出现的三段鸟鸣声的模仿。与此同时,王建中在《百鸟朝凤》原曲的基础上,又在乐曲的第二段加入了新的音乐因素――河南豫剧,又名河南梆子。这是一种广泛流行于河南、陕西一带传统的戏曲剧种。新加入的河南豫剧这一题材,形象地表现出北方劳动人民质朴、直爽、火热、友好的性格特征,也更好地体现了我国丰富的地域乡土音乐文化。我们不得不佩服作曲家的高明,使中国的民族器乐唢呐和西洋乐器钢琴这两个极难相容的个体达到了水乳交融的效果。 


  四、和声 

  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综合运用了传统的功能和声与民族的色彩和声,使乐曲的民族特点十分鲜明,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作曲家中西合璧的创作思想倾向。乐曲一开始的旋律音调具有北方民间音乐粗犷、爽朗的典型风格,而此后发展的旋律流畅而富于变化,不论是用移调加花的手法还是改变节拍强弱的手法,在生动活泼和千变万化之中曲调的结尾音总是落在调式主音上,给人以纯朴而稳定的感觉。乐曲中和声的进行多与旋律进行方向一致,使和弦的连接避免了功能性的解决和倾向性进行,减少了和声的动力,使其成为旋律起伏的一种背景式烘托。其中最具有特点的和声语汇有:1、乐曲中多次出现了三度叠置和声与非三度叠置的四五度叠置五声性和声的交替与结合使用以及各种纵向结合,在纵向结构的横向展开中则有大量平行四五度进行,其衔接自然而然、一气呵成;2、在分解和声的进行中,隐藏了主和弦持续的特征,这种做法减弱了单纯的持续音给人造成的单调感,也是对传统持续音手法的一种发展,同时也是多声创作手法中突出单声的一种表现形式,如第46-51小节;3、以变化音、颤音与小二度、纯五度的叠置来渲染群鸟争鸣的场面:从88小节开始,音乐出现鸟鸣声,由两只布谷鸟的叫声(第92-106小节)到野鸡(第107-114小节)、黄鹂(184-186小节),再到蝉鸣(233小节)及至各种鸟鸣声的出现,热闹的音响将乐曲推向高潮,使全曲在欢腾中结束。4、复调性与音型化的和声织体:将和弦以加音分解和弦的形式或者固定音型的形式构成音乐织体,既可以保持和声构成的基本原则,又可以避免单调乏味,增强旋律流动的可听性与表达效果的丰富性。 

  作曲家在保持音高材料与和声进行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钢琴织体的改变形成变奏,一方面体现了中国风格钢琴曲对音高材料存在较大的依赖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作曲家对钢琴语言和钢琴这件西洋乐器的驾驭能力;同时暗示了隐藏在演奏的二度创作中的中国风格式处理的可能性,即在织体形式、节奏和速度布局等与演奏技法结合较紧密的地方可以有更多音响实际操作上的探索。 

  五、中国风格的装饰音 

  大量有效果的装饰音的巧妙运用是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重要创作手法,更是民族风格、民族韵味得以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在中国风格钢琴音响的创作中,模仿民族乐器的音响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尤其是通过在演奏技法上对中国传统乐器的借鉴来达到音响上中国化的目的,这种基于音响实践的探索不仅为创作,更主要是为演奏的二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表现空间;出于音乐表现与民族韵味的需要,在中国风格钢琴曲中模拟民族乐器演奏和自然界音响的多种音程结合与装饰音的使用,可谓惟妙惟肖、生动活泼,所以在演奏中国钢琴改编曲的时候,应准确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绪,从中国传统音乐中吸取养分,通过适当的演奏技法来正确体现作品的民族韵味,使听众能够从钢琴音乐中体会到民族音乐的神韵。根据北方传统民间音乐作品改编的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在创作上更是充分挖掘了钢琴这一乐器的音区潜力,高达顶沉至底,反复跑动而游刃有余,使得小二度的音响效果偏于极端化,更甚尖锐。所以,我们在弹奏时要注意音色清脆明亮,情绪诙谐调皮,这样才能体现出唢呐的音色特点。同时,在弹奏整首乐曲时,不仅要注意弹奏的气息,注意音与音之间的关系,还要注意手指触键离键的灵敏度,弹奏要均匀整齐,声音清楚干净,音色清亮透明。 

  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中最精彩的就是装饰音的大量运用。通过创造性的装饰音、不协和音、半音进行等钢琴织体,在传统钢琴演奏技法上结合新的音色技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各种各样的鸟鸣声,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唢呐演奏法的趣味。如曲中第22-26小节的小二度装饰音,是一种唢呐上的微分音效果;再如乐曲高音区多次出现的以单倚音模仿唢呐的“叠音”技巧,还有模拟鸟鸣效果的大小二度、三度、四度和五度的结合。这些描绘性与模拟性的奏法不仅丰富了和声语言与钢琴的表现手法,而且也更好地体现了民族韵味,使得乐曲增色不少。 

  大量装饰音的运用是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中最有特色的一种创作手法,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此曲中的装饰音与西方音乐中装饰音的区别:乐曲开始的第一个音就是倚音形式的装饰音#D,由于它与E音相伴随,可以说具有E宫七声调式倾向。但#D同时也可以成为B宫的角音和A宫古音阶的变徵之声,因此当第3小节B和第5小节A的低音出现时,正可以看作是对#D的呼应。这一装饰性变音可以说代表了一种综合性的调式色彩,这种情况在引子部分比比皆是,纯四度的音响效果不仅可以看作是对民族乐器笙的模仿,更可以看作是一种双调性的体现。 

  第88小节开始出现了第一次鸟鸣段的模仿,下方谱表的持续音型是E-#F-B三个音,首先在92小节出现的第一声鸟鸣是#E,它可以是B宫的变徵;97小节出现的#A第二声鸟鸣,它可以是E宫的变徵,构成了B-E的两个中心。而更妙的是116小节开始的又一种鸟儿的欢叫,其上方谱表#E #F #D E #A B的音高可以是E宫七声、#F宫七声、B宫七声的音阶材料,而E-#F-B恰恰是其下方谱表的持续音型。 

  第二段鸟鸣第186小节出现重升F,看上去它与E宫大三和弦似乎并不搭界,但结合后面出现的#B倚音和#F小三小七和弦,我们看到了其中的联系。#F宫的变徵是#B,但#F却是以小三小七和弦的面目出现的,这就带有同名大小调综合的特征。那么前面的重升F就是E宫的关系小调#C的#Ⅳ级,由于这里的音型带有明显的模进特点,因此也可以推论是#C宫同名大调的变徵。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看似装饰性的音符其实都与一些临时的中心音存在联系,尤其是具有古音阶特征的变徵之声,从开始直到结束都始终有它的身影,而《百鸟朝凤》作为流传于北方地区的唢呐曲,变徵之声也正是北方地区民间音乐中常见的代表性特征音。这样的装饰意味显然不同于西方装饰音的概念,不仅仅只是“修饰旋律的音”,也可以成为对中心音的功能支持,对民族乐器音响的模仿,甚至能成为一种风格的标志。可以说,它就是中国风格的装饰音。这部作品在具有装饰倾向的变化音运用上,存在着多种解释形态和隐含的功能逻辑作用,使它成为更为多变的音响表现手段,摆脱了装饰的附属意味,构成中国钢琴音乐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六、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首乡土气息浓郁、音乐风格热烈、展现百鸟争鸣场景、赞美华夏民族美丽文化意象的钢琴改编曲《百鸟朝凤》是真正中国化的作品,它继承了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民间音乐的成分,又包含着地域乡土音乐文化。乐曲模仿了唢呐的乐器表现功能,生动表现了各类飞鸟鸣禽的叫声,活泼欢快,诙谐爽朗,富有生活气息,闪耀着鲜明的中国音乐风格,向人们展现出东方音乐的迷人魅力。作曲家通过深入挖掘旋律的主题特点,形成了以渐变式发展为主要特征的音乐发展手法,用主题、和声等创作手法之外的其它因素构建整体结构,如速度、织体、音色等,形成了带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这些特征也为演奏者提供了一条分析演绎的思路,即必须深入到实际的音响中去寻求钢琴的表达方式才能获得中国风格的合理诠释。总之,王建中先生的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表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情感,传承了中国传统思想的“感、知、悟”三大要素,体现了音乐美的境界,不失为中国钢琴作品中一朵奇葩。    

   参考文献: 

   [1] 吴修林:《中国传统乐曲钢琴改编作品的演奏特色》,《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 吴岩:《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钢琴创作与作品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 魏延格:《论王建中的钢琴改编曲》,《中国音乐学》,2009年第4期。 

   [4] 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 王建中:《王建中钢琴作品集》,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6] 杨文:《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化特征》,《音乐研究》,2005年第8期。 

   [7]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8] 陆敏:《中国传统名曲欣赏》,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9] 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华乐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简介:程超,男,1976―,河南郑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钢琴,工作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