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高血压惟求一“通”

 清茶清清 2016-11-20
文:曹惕寅
曹氏治疗高血压病,不仅留意气火,还顾及痰浊。认为肥人痰多在于湿.瘦人痰多在于火。前者因湿重运迟而痰浊内生,后者因火旺炼液,胶结成痰。痰绕舌根则言语不清,痰阻经络则四肢废用。偏于痰湿,治宜燥湿助运以化痰;偏于痰火,治宜清火理气以化痰。痰浊少,则升腾之气火易于平降。
万病惟求一通”。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在辨证论治时,务在求通。通,指通调气机。认为治疗高血压的诸多方法,都要达到通调气机的目的,都要顾及气机的通调。有如清热泄火法,热清火泄,上涌之气得以平降,气降则气机调和,血行调畅。又如,益阴潜阳法,阴津复则滋养有力,浮阳潜则气火不易窜扰,阴平阳秘,气血调和。升高之血压斯可渐次复常,强病之躯体得以早日康复,无不得力于一“通”字。常用二方:
1.平衡汤:肥玉竹、制首乌各15克,丹皮6克,杭菊12克,连翘心、竹卷心各10克,煅石决明15克,黑山栀、竹沥夏10克,抱木神、黑元参、生白芍各12克。功能益阴平肝敛阳,清心化痰宁神。适应头晕脑热,烦燥火升,神倦。
2.涤痰汤:代赫石12克,沉香屑1.5克(后下),橘红4.5克 竹沥1支(分2次冲服),生紫苑6克,杏仁12克,枳壳4.5克,郁金、陈胆星备6克,竹沥夏10克,煅石决明15克.杭菊12克,秦艽6克,桑枝30克。功能宣中宫,降痰气。适应于头晕,胸闷,痰多肢麻。
外治法:用阳和膏贴两足心,或每晚用温热水浸脚15~20分钟,以引火下行,导气下降。
曹惕寅简介
曹惕寅(1881--1969年),字契敬,安徽歙县人。出生世医之家,早年得伯父曹沧洲亲授,擅长内伤杂病,常将外治方药用于内科病而取效,称为“导邪外达法”。建国后,被聘为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馆员,晚年致力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著有《翠竹山房诊暇录稿》两卷及医论数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