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任由APP破坏中小学教育规律

 昵称21189171 2016-11-20


自从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许多创业者往往把教育作为突破口。他们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思路,以需求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针对庞大的教育市场,推出一款又一款教育类手机客户端APP。在这些数目庞大,内容繁杂的的APP中,有一些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细分市场,并通过学校和教师的渠道,进入到了家长的手机之中。

作业APP就属于此类移动互联网产品。它针对做作业的需求,解决了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关于作业的信息沟通问题。一是能够方便家长及时收到教师布置的完整的作业,避免出现马大哈孩子遗忘作业的情况;二是能够及时上传完成的作业,避免了同样马大哈的孩子忘记交作业的情况;三是教师能够随时随地对作业进行批改,家长能随时随地收到批改意见,家校一起,对孩子薄弱的环节开展针对性强的教学。这些都有助于建立随时随地的家校联系,以及良好的教学关系,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符合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方向。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商家在研发推广做作业APP的时候,一定是有盈利为目的的。虽然这无可厚非,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其赚钱的方式,却不能和教育的基本规律相违背,更不能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学校和家长之间正常来往,影响孩子的生活规律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违背了这样的原则,就突破了市场的底线。

但是,据媒体的报道,有的做作业APP在进行市场运营的时候,却采取了不合适的方式,引起家长极大的反弹。成都的王先生称,老师向家长们推荐下载APP“天天向上”,随后老师又让家长下载了做数学作业的APP“速算盒子”“一起作业学生端”。

作业完成得好的,由老师给小孩奖励学豆,每次做作业都会提示下载“一起作业家长端”领取学豆。而他在使用“一起作业家长端”时发现,只要点击“贡献班级学豆”,马上就会出一个充值页面,里面可以购买2050120260个的学豆,价格为12510元。家长可以通过购买学豆来给班级贡献学豆,让孩子获得更多奖励。甚至还有班级学豆排名,“这不就变成鼓励学生和家长去充值学豆,造成攀比了?”

有的做作业APP,则通过提供在线作业辅导,把学生和学校外的辅导机构进行联系,通过在线支付的方式,由校外辅导机构的老师对学生作业进行辅导。这样做,其实就是变相课外辅导班。对学校的正常教学会带来一定影响。还有的则通过提供试用版的方式在学校进行推广,试用期到了之后,则需要收费。而且收费不便宜,有的一收就是几百元。表面上不多,但是APP多了,对家长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另外,这种纯粹市场化的作业APP普及过多,学生和家长的个人信息安全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有的APP在安装之后,会收集学生和家长的个人信息,然后转手给第三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家长开展营销,不仅能报出家长的姓名电话,甚至连孩子在哪读书几年级几班都一清二楚,让家长十分担忧。这些信息,万一落到犯罪分子手里,将带来极大的危害。

媒体的调查证实,这些情况都确有其事。这对学校的管理来说提出了一个很大的现实问题,学校面对竞争激烈的APP厂家的营销攻势,该不该在学生家长中推广APP?互联网技术有连接一切的趋势,学校采用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协助教学和加强家校联系,是完全应该的。不仅如此,还应当积极有为,把最新的技术进步成果介绍给学生,启发孩子们学习思考,养成创新性思维。条件具备的学校,甚至可以组织鼓励学生自行研发APP,来协助教学和管理。

但是,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对于找上门的商家,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严格把关,不仅要尊重学生生长规律,比如不应让孩子长时间面对手机。想要通过直接从家长和学生身上牟利的行为,应当坚决予以拒绝,一方面有助于维持学校和老师的清誉,另一方面也是维持基础教育的公益性质,维护了学校教育的公平公正,学校没有必要给这些APP站台背书。

教育的互联网化确实是一个大趋势,乔布斯生前最想做的就是把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教育之中。有条件的地区,完全应该在学校中推广好用靠谱又不增加额外负担的教育类APP,或者也可以在互联网教育领域制定相关标准,不能任由教育APP蚕食现有的学校教育秩序,违背孩子心智发展规律,违反现行教育法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