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外 | 走进欧洲的古老图书馆

 RK588 2016-11-20
那不勒斯皇宫图书馆


那不勒斯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皇宫(Royal Palace of Naples)1600年由建筑家多明尼克·冯塔纳设计建造,后来经过多次改建,18世纪后成为波旁王朝的宫殿。皇宫是一栋三层建筑,以宫顶中间矗立的三层钟塔为中轴线,皇宫二、三层左右两侧的20扇窗户互相对称,一层则为左右对称的拱门。1888年时,在相隔的拱门间放置了8尊那不勒斯重要国王的雕像,整体充满巴洛克式建筑的精髓。

那不勒斯皇宫是总督和国王的寓所。自1925年起,这座宫殿便成了国家图书馆,皇宫内除拥有小型的宫廷剧院及图书馆外,还包括历代皇室的起居室、客厅,以及18至19世纪的瓷器、家具及艺术品等。那不勒斯皇宫图书馆藏书丰富,内容精彩。特别是波旁皇族的查尔斯所带来的凡尼斯藏品、两千多件在赫库兰尼姆所发掘的莎草纸文稿和一本5世纪的《科普特教徒圣经》,更是尤为珍贵。莎草纸用当时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又称纸草)的茎制成,后来对古代写在莎草纸上的手稿的研究称为纸莎草学。莎草纸并不是现今概念的“纸”,它是对纸莎草这种植物作一定处理而形成的书写介质,类似于中国古代竹简(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的概念,但比竹简的制作过程复杂。直至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到中东,才取代了纸草造纸术。

圣加仑修道院图书馆

瑞士人的“灵魂药房” 圣加仑修道院(The Abbey of Saint Gall)位于瑞士圣加仑州的圣加仑市,在西方学术与宗教活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建于1758年至1767年间的修道院内的教堂和图书馆外观整洁雅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3年将这两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建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图书馆位于修道院内教堂侧楼的二层,也是典型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大厅的面积不大,分为上下两层。书架和地板做工精良,全部用瑞士核桃木镶嵌而成。这种木材呈深红褐色,木质细腻,色彩浓重,能保持经年不变。拱形天花板上画满了宗教题材绘画作品,木质立柱上方有雕花纹饰。华丽的装饰与教堂和图书馆朴素的外观形成强烈对比,穹顶彩画与核桃木原色协调一致,使得整个建筑浑然一体,神圣肃穆。馆舍内通向二层的楼梯设在隐蔽处,游廊采用大弧度凹凸曲线。大厅内窗户上装的是压花玻璃,再耀眼的阳光经过它的折射都会变得柔和起来。窗台下方有木质折叠板,随手抬起折叠板上的金属支架,就变成了大小适宜的书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馆舍棕色木门上方悬挂着的一块铭牌,上面赫然刻着一行希腊文字——“灵魂药房”(Soul Pharmacy)。它寓意深刻,最贴切地诠释了图书馆的宗旨。图书馆拥有17万册藏书和2100本中世纪手抄书,其中大部分为基督教典籍,最久远的距今上千年,最近的也有三四百年历史,是研究西方思想史和文化史的重要文献。其中有据说是爱尔兰修道士加卢斯手书的教会词典,还有圣加仑当地僧侣公元894年制作的上百册无价的羊皮书,如公元9世纪的著名建筑图纸,木质封面镶嵌有象牙饰板。大厅内还陈列着一张公元819年绘制在羊皮纸上的修道院平面图,很引人注目。圣加仑市人口不到8万,从圣加仑修道院及图书馆深受其益,圣加仑也被誉为瑞士东部的“首都”,成为德语地区的宗教、教育、文化中心。


圣加仑修道院图书馆如今依然还是公立图书馆,读者可以凭借书证借阅图书。它从来没有因为年代久远或者地位与众不同,而闭馆谢客。根据规定,首先只有1900年以后印刷出版的书籍才能外借,而其他珍贵的善本书籍、中世纪文献只能在图书馆的阅览室内阅读,以保护这些珍贵古籍。其次,为了尽可能地降低人们走路发出的震动声音,入口处准备有羊毛毡做成的特大拖鞋,供读者不脱鞋就可以直接套上。第三,进去之前必须把随身携带的包寄存于储物柜中,特别是相机和手机。馆舍内之所以禁止照相,一是防止闪光灯的强光加速古籍文献的氧化和衰老,二是要参观者在面对珍贵书籍时放下猎奇的心态,用眼睛而不是相机阅读。


 1998年,在一些民间人士发起组建的协会组织的大力帮助下,圣加仑修道院图书馆积极开展了收集和修复中世纪文献的工作,使藏书量逐年提高。从2005年起,图书馆在一些合作伙伴的协助下开始对使用年代久远的善本和手抄书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便更好地保护文化珍宝,与此同时方便学者和研究人员使用。现在,读者可以在网上阅读436本中世纪手抄书和16世纪初欧洲的早期印刷书籍。


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

古籍典藏和修缮居德国之首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Herzog August Bibliothek,Bibliotheca Augusta)位于德国北部的沃芬比特镇,创建于1572年。到1666年成为阿尔卑斯山以北最大的图书馆,藏书达到大约13.5万册,内容涉及天文、历史和物理等各个领域。1989年起直属下萨克森州科学与文化部管辖。如今,它已成为中世纪及近代早期历史的研究中心,吸引着大批研究欧洲中世纪文化和近代史的学者。


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享有盛誉,争相捐赠者络绎不绝。1627年,杰出的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曾亲笔题词,赠送他的《鲁道夫星表》。其他学者也纷纷题词捐书,许多人在自己的遗嘱中写明将自己的私人藏书馈赠给这家图书馆。仅以这种方式,先后就有约六万册著作进入馆藏,多数为贵族家庭捐献的历史书籍和法文版小说。


现在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的馆藏书籍达到近 90万册,其中包括各类古代手抄本1.2万种和古版图书近3000部,还有1830年前出版的老书约35万册,是德国古籍典藏数量最多和古籍修缮技术一流的国家级图书馆。在所藏的众多珍品中,首屈一指的当推“狮子王”亨利与其夫人玛蒂尔达捐赠给不伦瑞克大教堂的彩绘福音书。这本手抄本福音书配有美轮美奂的彩色插图并饰以昂贵的金银装饰,估计成书在1188年左右。1983年底,苏斯比拍卖行拍卖此书。在许多私人出资帮助下,德国政府、巴伐利亚州等联手买回这一珍贵文物。现在这本福音书就保存在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每两年拿出展览短短数周。为了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定期举办音乐会、朗诵会。近几年来更是顺应世界潮流,逐步将典藏的古籍推向数字化发展的境界。


内容转自图书馆报

▲哎哟不错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