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位未来值得期待的音乐人,他们的歌也许可以成为你的新单循List

 【点石成金】 2016-11-20

希望你能和其中的五十分之一有缘

与主流流行音乐相比,独立音乐通常具有一种独特的“小众”美学风格。


在上世纪 70 年代末的英国,独立音乐指的是为了反抗前卫摇滚的过分泛滥而出现的独立朋克; 90 年代,为了抵制烂大街的美式摇滚,垃圾摇滚出现,当时的人们将其与独立音乐联系在了一起。


发展到现在,独立音乐不能仅仅算作某种特殊的体裁了,它融合了摇滚、流行、古典、电子、嘻哈等多种音乐风格,更像是一种音乐态度的表达——对已经僵化的主流音乐的反抗与批判。


它似乎站在大众性的反面,但奇妙的是,独立音乐恰恰将自己的多元性与创新融入流行音乐中,赋予其更多活力。


《卫报》评选出了未来值得期待的 50 位音乐人,榜单并不以商业性与名气作为评判依据(虽然名单上的确有一些有名的音乐人),它依据的是:是否具有独立精神。虽然个性各异,但榜单上的人都有这么个共同点:跟大众认为的 “做这些音乐才会火”的观点不同,他们更多想做的,是属于自己的音乐。

在热搜榜单或是乐评人的文章里,你或许看不到他们;在音乐平台上,你可能会是第一个去给他们打破“零评论”的人。


你会看到破坏嘶吼式的音乐实验,也会看到稍显粗糙而幼稚的表达,或者是街头表演式的反叛与放纵,对世界的迷思以及无所顾忌的帅气——不管怎样,这份 List 本身听上去就像一次冒险。


我们整理了这份名单上的一些特点,希望你能和其中的五十分之一有缘。


有一种表达方式,叫 Z 世代


Z 世代,意指在 1990 年代中叶至 2000 年后出生的人,他们一般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喜欢创新、爱好独特有趣的东西、敢于尝错、不急于找工作、爱用社交媒体……


而英国乐队 Neverland Clan 像是一面 20 岁年轻人的镜子一样,照出了许多 Z 世代释放自我的心声:“别忘了你的青春,要把你想做的、你的梦想放在第一位。我 21 了,也面临着工作压力,但我们并不想让这些占据你想做的事儿。”


图片来源:twitter


就像美国 Hip-Hop 团体 Odd Future 通过他们玩乐与反骨的创意给沉闷的音乐界撕裂了一个口子,Neverland Clan 也正准备给英国 hip-hop 一击。这些男孩大多来自伦敦东南部,不过十几或二十来岁,音乐取向包含了 R&B;、说唱、Trip-Hop (电音分支)、Slipknot(重金属乐队)等,歌曲反映着他们的友谊、以及在家庭工作室里的情景。


这算是支挺纯粹的 DIY 乐队。“所有事情都是在家里完成的。我们没有厂牌或是工程师来帮我们,只能靠自学,我们可都没去过什么音乐学校之类的地方。”


他们存在本身就足以代表某种新鲜的思维方式:Z 世代的自我满足、天生乐观。主唱 Ryan 的表达(哦,这听上去真像碗鸡汤……)就能说明这点: “我们很年轻啊,我们的粉丝可能比我们还要年轻一点,所以我们经历过他们正在经历的事情,当你读完高中,你会被要求去上大学,但那些大学学霸们却还在拼了命找工作。那你为什么不找点感兴趣的事情去做呢?我们想让你们知道,你们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体裁、流派似乎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嘻哈、摇滚、朋克、说唱、爵士……对于这些音乐人来说,被当作“某一类”歌手听上去并不是件讨喜的事情;而且,你会渐渐发现,他们的音乐说不上到底是什么类型——大概是混合了太多种了。


花园乐队算是其中之一,成员是一对双胞胎兄弟,Wyatt 和 Fletcher Shears ,“我们的受众大多 21 岁以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想的是能够感召所有人,做大众性的音乐。我们的歌词探讨着未来,可能那些二三十岁的人不太能认同吧。”


这种鲜明的特色似乎给他们赋予了一种 Z 世代的专属感,你甚至巴不得那些叔叔阿姨辈的人压根不知道这只乐队呢。他们的音乐听上去风格多元,像是混合了多种体裁,“可能有 50 种,可能什么也不是”——比如硬核,比如还稍微明显一些的后朋克。


不过对他们而言,派别分类真的什么没什么意思,也没有太大意义,他们并不想被归到“某一类”中,“如果未来少一些流派分类,可能更有意思吧。” Wyatt 说。


至于如何迅速感受这对花园兄弟的风格,建议你从他们的专辑《The Life and Times of a Paperclip》听起,你可以感受到他们“神清气爽”的画风。


明明年纪轻轻,她们的灵魂却成熟得不得了


虽然 Jorja Smith 的成长轨迹就像一个典型的 Z 世代,但她似乎拥有和名声并不相符的“老灵魂”——不怎么玩社交媒体,不怎么看电视,也没计划签约厂牌。这个 20 岁的姑娘学过古典歌唱、钢琴与双簧琴,16 岁时开始在自己的房间里写歌。


来自:twitter


你或许听过,那首让她小有名气的《Blue Lights》——一首混合了 Dizzee Rascal 的《Sirens》与八十年代钢琴曲感觉的歌曲,讲诉了一个年轻人被警察抓捕的故事,听起来像“八九十年代电影”,她的独特声线也让不少 YouTube 网友觉得“真高兴我能在这遇到她”,其纤细情感与才能也在和各类歌手的合作中凸显出来(如和爱尔兰说唱歌手 Maverick Sabre 合作的《A Prince》以及与雷鬼风 Cadenza 合作的《People》等)


还有 Brooke Sharkey,还没满 30 岁的她已经有十余年的在欧演出经历了。如果要分类的话,你可以把 Brooke Sharkey 算作民谣歌手,但她的识别性极强的声线与强歌曲叙述能力或许能让你联想到古怪多元的唱作人 Regina Spektor 、法国爵士歌手 Juliette Greco 或是民谣歌手 Tom Waits。


不过相对于 Regina Spektor 颇为复杂的配乐、Juliette Greco 的高贵优雅,Brooke Sharkey 坐在街头,风吹着裙摆,唱着《La Vie en Rose》似乎更有种让人内心沉静的力量。


来自:youtube 截图


Boom,来一场噪音式的音乐实验


其实许多实验音乐听上去并不入耳,但在这张名单上,这样的尝试并不少见。


曼彻斯特组合 Ill 坚信“反叛噪音里的力量”,成立于 2012 年的她们一路都在袒露与释放狂野、怪异、疯狂的音乐。她们一开始的目标是成为像 The Fall 或是 Can(风格被称作条顿节奏或空间摇滚)这样的乐队,后来渐渐塑造成宣扬女性主义的“后朋克噪音制造者”。


来自:theguardian


无论是 19 世纪 50 年代的 b 级片、现代大片或是现实中的太空探索,女性的地位并不显著。在几天前推出的新曲《Space Dick》中,她们致敬了《异形》、《红矮星号》以及《星际迷航》等影片,实现了一次趣味性的逆转。在 MV 里,太空舰长穿越星际,从怪物与厌女症的魔爪中救出了她的女性同胞。


别忘了现场表演,它是音乐的生命


地下通道、偏僻街道或是广场——口耳相传,然后开场,直至警察叫停。


这可能是钟爱街头表演的地下乐队的日常,Show Me the Body 便是其中之一。按照贝斯Harlan Steed 的话说, “很多演出场馆在被关停,后来我们发现在自己的场所演出更理想一些。”


Show Me the Body 是一支来自纽约的硬核乐队。硬核大约是在 40 年前开始了它在地下音乐界的统治,粗糙、原始、强烈而反叛。在 70 年代,硬核仅意味着一种更喧闹、快节奏的朋克摇滚形式。在经历数十年的起落之后,在 90 年代随着与朋克、金属、嘻哈的混合,主宰了纽约市区及周边地区。它的魅力在现场而不在录音棚,它不单纯意味着音乐,而更像是一场随时爆发能量的社会斗争运动。这种现场表演看上去并不怎么完美,主唱和贝斯设备线缆似乎总在出问题,但这种狭窄空间里迸发的侵略性能量是其最具特色的地方。


在这支乐队的作品里,繁复的杂音构成了他们眼中的 21 世纪纽约。首张专辑《Body War》便是一场声音的冲撞:工业噪音、震耳欲聋的硬核音乐、hip-hop 以及最吊诡的班卓琴不和谐音,他们试图用不协调来表达对社会体制的讽刺以及对警察横行的不满。


尽管昔日的演出场地渐渐成为城市“中产阶级化”的部分图景,但在主唱  Julian Cashwan Pratt 眼里,他们的目标依旧很明确,“继续坚持做更多音乐,吸引更多的新生代。”  


他们用音乐讲自己的故事,也很有共鸣


如果说纽约有 Jay Z  和 Alicia Keys 合作的《 Empire State of Mind》(由两位纽约布鲁克林的创作者——安吉拉·亨特和珍妮·塞维尔出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创作的歌曲),那么伦敦则有 Ray BLK 的《My Hood》。歌曲中的全英式早餐、炸鸡、摩托自行车以及英国说唱歌手 Stormzy 的参与,保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同时也具有共鸣。


还有来自克洛伊恩的说唱歌手 Nadia Rose。2016 年 7 月,22 岁的她在 YouTube 上 po 出了MV   《Skowd》,吸引了百万次点击。人们简直爱上她在街上说唱时的自信与挑衅的模样。


她的音乐充满了大胆与创意、幽默与魅力,难怪有人说——她可能是未来的 Missy Elliott(全美音乐奖说唱/嘻哈艺人双料得主)。


在现代音乐中邂逅经典


Abra 是教会传教士的女儿,在南部伦敦、纽约、亚特兰大度过了成长期,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音乐、艺术与书籍是唯一不变的东西。”


宗教背景的生长环境使得她所接触的音乐几乎是宗教音乐——那些交叠的和声、古老的民谣熏陶着她的生活,以至于在同龄人眼里,她像个“局外人”。


来自:thefader


而现在的她,似乎将经典与现代这两种元素在音乐里结合得很妙,从福音音乐到 80 年代的pop 风,再到前卫的 R&B 风格,她似乎驾轻就熟。你可以听听她的《Crybaby》或是她的整张迷你专辑《Princess》,致敬着过去,听上去却很时尚而现代。


不管怎样,个性是他们最不缺的东西


最后介绍一支来自加州的“乐队”Francis and the Lights,由音乐人 Francis Farewell Starlite 创立。


神奇的地方在于,这支乐队并非由“成员们”组成,只有他自己以及任何参与的人——“也包括你”。他跟诸多优秀的音乐人都有合作,如 Kanye 、Bon Iver 、Cashmere Cat 、Drake 等。创作风格跟加州音乐人创作的忧郁流行乐不同,可以看看他最近和侃爷以及 Bon Iver 合作的《Friends》(MV  画风有点灵魂舞者)。


我们还为你准备了一份歌单:50 Rising Music Stars(由于微信不支持外部链接,歌单和文中提到的部分歌曲 MV,请戳“阅读原文”移步好奇心官网查看。)


不用谢。



题图来源:theguardian



设计史上有很多把著名的椅子,而这一个因为让你更爱工作而著名



回来打了几把牌后就不玩了,如何评价梁建章重回携程这 4 年?



MacBook Pro 两日体验,这是一次大升级,但你不一定在意那个 Ba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