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输入标题三湖渡口

 a937 2016-11-20

三湖渡口——初识母亲河

 

                              

  

      黄河出青铜峡一路北上,在内蒙古杭锦后旗转向东南,绕库布齐沙漠流淌,形成河套,三湖渡口就在这套顶的正中。三十年前,黄河的水量比今天大的多,我第一次见到黄河就是在这三湖渡口。那是我到内蒙古的第一天,也是我所谓屯垦戍边的岁月开始的一天。那一天,经过两天两夜列车上的颠簸,我们在清晨被领兵的一位军官从极度困倦中唤醒,他指着窗外一道朦胧的山影对睡眼惺忪的我们说:“看,那就是大青山,大青山到了”。从那一刻开始,我们未来的生活就在内蒙大地上展开了。

三湖渡口——初识母亲河

 

     今日三湖渡口一角,这是浮桥一侧仅存的一条木船。

  

    我们下车的车站叫乌拉山,那里直到今天还是一个十分简陋的小站,大概已经不再作为客运车站使用了。我猜想当年只是因为兵团的进驻,这里才成为一个繁忙的所在。因为内蒙的师部和发电厂、化肥厂以及被服厂都建在附近,使这里便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方圆百里内新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

   从乌拉山下车后,我们被分到二十团五连的二十几个男女新兵,在前来领兵的两个天津知青的带领下,向南越过包兰铁路,踏着泛白的盐碱地向南方的黄河北岸进发。我们的驻地是远在黄河南岸的沿河地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北缘,我们将在最近的一个渡口南渡黄河,在天黑前赶到驻地。那是一个无风的日子,通向黄河渡口的道路积着一层厚厚的尘土,那尘土又细又轻,人脚踏上去,便发出扑扑的声响,腾起一道道黄色的尘柱,仿佛是在月球上行走。记不得走了多长时间,中间经过几次休息,我们终于看到了黄河大堤,它高高的隆起在平原上,像是一条俯卧着的黄色巨蟒。当我们扛着在几个小时的行军中变得越来越重的行李艰难地爬上了堤坝顶端时,黄河便蓦然出现在我的眼前。哦,这就是黄河,我第一次见到这条大河,中国人的母亲河!她静静的从西北方向而来,河面宽阔而平缓,河水的颜色是与两岸的大地浑然一体的土黄色,是流动的黄土地,她横亘在在我们面前,似乎怀着一种傲慢,缓缓的流向东南方的地平线,而在我们此刻驻足的大坝下方,是一个小小的渡口,三三两两的栓着几条船,但并没有现代形式的码头,带队的人说,这就是三湖渡口,从此这个名字就与我的生活连接在一起,再也没有分开。

    记得渡口上除了大大小小的几条木船,竟然还赫然停靠着一艘铁甲船,我们后来得知,这是一条日本造的登陆艇,是曾在天津“支过左”的二十团政委牛福全通过关系从地方港务部门搞来的。这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利品,后来一直是三湖渡口摆渡的主力,在我的兵团岁月里,我和它有过十分亲密的接触,直到我离开兵团。2000年秋天,我带着女儿在阔别27年后重访了鄂尔多斯,当我们的车颠簸着越过大堤内凹突不平的路面来到三湖渡口时,在万千的感慨中我竟然惊讶的发现,这条登陆艇仍然停靠在那里!虽然渡口已有了浮桥,它的职责显然已转变为看桥人的值班室,虽然它身上的漆色已有了改变——每年人们都会重新油漆它以防止锈蚀,但我一眼就看出了不变的姿态——一点不错,那是我们的老伙计,兵团的老战士!

三湖渡口——初识母亲河

  2007年5月再过三湖渡口,和老登陆艇合影。

  

    在1970年的秋天的那一天下午,我们登上了和这条登陆艇连接在一起一条驳船,这条驳船其实叫做木筏或许更为合适,因为并它并非船形,也没有船舷,只是一个原木扎成的宽阔的平台,我们二十几个孩子就站在这漂浮着的平台上,身边是许多其他渡河的成员——当地的老乡,还有马车和驴车及各种牲畜,我们怀着对前程莫名的惶惑和忐忑,,缓缓地渡过了首次谋面的母亲河。

  

分享: 

1

喜欢

0

赠金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