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除了睡觉,人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鞋子。有传言指出,鞋底的磨损状况反映了身体的疾病状况,并认为鞋底磨损的位置及程度能反映出踝关节、膝盖以及腰椎等部位的健康状况,引发众多网友竞相“晒”鞋底。那么,看鞋子磨损真的能知晓我们的健康情况吗? 单纯以鞋底磨损来判断骨骼健康不够科学 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长征医院)推拿科主任赵强表示,人类的足、膝盖、腰椎以及颈椎在正常状态下,应该是平衡的。身体的重量最后都由双足来负重,如果哪个部位出现失衡的情况,就会通过重力传导,一直传到足,并表现在鞋底。因此,鞋底磨损程度确实可以部分提示疾病。不过,单纯地以鞋底磨损来判断一个人的骨骼是否健康是不够科学的。很多时候,一个人穿鞋的磨损程度是与走路姿势及习惯有关,最常见的就是“八字脚”。 正常人步行,鞋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磨损,而且磨损位置多集中于后跟外侧,这与走路姿势有关。这是为了保持更好的平衡性,大多数人走路时脚掌呈轻微的外八字形,从而造成了后跟外侧作为着力点,带来了被动磨损。 通常情况下,如果新买的鞋子,半年磨掉20%以内,一般视为正常的。不能一看到鞋子磨歪了就以为自己有病,实际上也没这么夸张。大家大可不必如此紧张,更不可对号入座,闹出笑话。 正常人的这种外八字走姿,角度一般在10-20度之间,如果大于30度,就要引起高度警惕。 鞋磨损过快可能是有病 如果一双鞋子已经穿了很久,走了很远很远的路,那磨偏在所难免。但有些人穿鞋子,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磨得很厉害,就要注意是不是病理原因了。通常情况下,如果新买的鞋子,半年磨掉20%以内,一般视为正常的。如果3个月内就磨损掉20%-30%,基本上可以判断是身体上出现了问题。最主要是看对称性,如果对称性不好,那就要注意。 两边磨损不同 警惕可能是“长短脚” 看一个人走路,骨科大夫是能发现其身体有没有问题的。有一些人髋关节有毛病,走路会以屁股带腿,拖着腿走路,像鸭子一样屁股先动。由于常常拖脚走,会磨损鞋后跟,甚至导致左右脚鞋底磨损不同。这是因为两腿动作不一致,一边踩一边拖,故踩的一边磨损小,拖的一边磨损大。 鞋后跟磨损不一样,也不排除是双脚长度不等所致。长短脚的成因除先天性外,还可能是骨盆倾斜、甚至髋关节半脱位。此外,双腿长度不同,走路动作也不一样,左右脚的鞋底磨损程度通常也不同,长腿那只脚鞋底磨损小,短腿那只脚鞋底磨损大。 鞋底的不同磨损暗示健康问题 鞋底磨损的状态,反应走路时脚底着力的情况,磨损不均可能是健康出了问题。 1、鞋底内侧磨损较多: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两腿的膝关节向里靠拢,导致小腿向外弯曲。这种走路方式容易导致关节扭伤和损伤,长期受力不均也会导致膝盖外软骨磨损,引发关节炎。其中,情况严重的被称为X形腿。 2、鞋底外侧磨损较严重:这类人群多半是两腿的膝关节向外分离,导致小腿胫骨向内翻转一定角度。如果严重的话,就是所谓的O形腿或“内八字”。 3、整体磨多半为“平底足”:如果你发现,自己的鞋底磨损几乎一致,那估计你是平底足。 4、磨前掌是最规范的走路:也有一些人是鞋子前面磨得厉害。对此,专家指出,这是最美的走路姿势,也是最健康的行走方式。体操运动员走路,脚跟是不落地的,运动员跑步时也是前脚掌先落地。这是因为脚掌弹性好,脚掌落地对人体冲击力小。因此,无论是跑步,还是行走,建议前脚掌落地,借以缓冲地面对人体的冲击力,对保护关节有好处。而且,脚尖向前,也是最优美的走路姿势。 抬头挺胸,前脚掌先落地 为了让自己走路标准、优美,而又不费鞋,走路姿势很重要。正确的走路姿势应当是抬头挺胸,微微收腹,双脚迈步时脚尖应向前,尽量减少向内或向外偏,落脚时应是前脚掌先落地。对于走路节奏上也应做好调整,尤其是女性不应有小碎步、拖拉着脚后跟的走法,这样不仅会让鞋跟有磨损,还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导致步态不美观。 纠正走姿先从纠正站姿做起 纠正不良的走路姿势,先从纠正站姿做起。可以在家里对着大镜子自我检查。人在照镜子时会不自禁地挺胸抬头。然后在走路时用意保持端正的姿势,做到不偏不斜,不前倾。 走路时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双目平视前方,头微昂,颈正直,胸部自然前上挺,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后突,步行后蹬着力点侧重在跖趾关节内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