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次论述摄影测光, 你真的会测光吗?

 丽默非收藏 2016-11-21

有些摄友吐槽抱怨:为什么我拍出的照片跟脑袋里所想的完全不同?不是过暗就是过亮,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其实想拍出一张好照片,正确的曝光是基本要求。而想要获得曝光正确的影像,就要搞懂各种测光模式的差别。只要选对测光模式并灵活应用,不论是逆光、高反差、微光等场景,也能轻松拍出曝光完美的影像。
一:为什么要测光? 测光是相机计算合适曝光的过程。只有通过测光获得正确曝光,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照片。首先我们要明白和摄影测光相关的3个概念:

1:曝光。是相机感光件接受从镜头的进光来形成影像的,我们在拍摄时,如果图中景物过亮,而且亮的部分没有层次或细节,这就是曝光过度(过曝); 反之,照片较黑暗,无法真实反映景物的色泽和细节,就是曝光不足(欠曝)。

2:什么是“正确曝光”? 其实正确曝光也是相对而言的,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物体的浅色部分和深色部分的反光度不同,而感光器件所表现出的物体,针对浅色和深色部分的曝光量也是不一致的。

也就是说,在同一拍摄取景范围内,只要物体反光度不同,必然有部分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所以通常我们说,只要我们想要表现的摄影主体曝光正确显示细节,那么这张照片可以说是属于合格曝光范围内的。

3:感光宽容度:现在的相机基本上都有自动测光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让我们拍摄到曝光合适的照片。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曝光让人不满意的片子。往往是我们人眼能够看到的景物,拍出照片后,差距会非常大。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人眼与镜头识别度的差距度造成的,也就是感光宽容度。


从最明亮到最黑暗,假设人眼能够看到以下范围,那么感光器件所能表现的远比人眼看到的范围小的多,而这个有限的范围就是感光宽容度。了解这个概念之后,我们就不难了解,为什么在逆光的条件下,人眼能看清背光的建筑物(暗)以及耀眼的天空云彩(明)。而一旦拍摄出来,要么就是云彩颜色绚烂而建筑物变成了黑糊糊的剪影,要么就是建筑物色彩细节清楚而原本美丽的云彩却成了白色的一片。如下图:

二:相机的测光原理:相机测光原理并不复杂,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相机的测光系统是以何为测量基准的!  通俗地讲,就是相机在测量一个场景的光线时,它怎样“想”自己看到的东西?
记住:所有的相机在测光过程中,会将“看到”的所有物体都默认为反射率为18%的灰色(摄影术语叫“中级灰”),并以此作为测光的基准。也就是说,在相机的“眼”中,所有的被摄体都是灰色的,曝光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还原这种灰色。为什么是这个特殊的18%灰? 因为18%灰与人皮肤平均反射光(16~20%)的色调一样,而人是我们最常拍摄的对象。(其它物体的反射率,如银是96%,绘图白纸75%,纯黑是3%等。)

相机测光时,要看被摄体的反射率是否为18%,如果反射率是18%,那它测量出来的数值就十分准确了,按此数值曝光,被摄体的色彩和影调就会得以真实地还原,所以,对我们的皮肤、平常的色彩斑斓的景物来说,这种以灰色基调为还原标准的曝光是非常准确的

  

上图中因为明暗反差过大,云层曝光正确的同时,建筑严重曝光不足,色彩细节全无,成了黑色的剪影。(但这正是相机本身按照测光原理所表现的效果,所以尽管建筑严重曝光不足,这张图片仍然可以说是“相机曝光正确”的结果。)

如果被摄体的反射率不是18%,那么相机测光系统测量出来的数值就不准确,若直接按此数值曝光,画面的影调和色彩就会出现失真:像拍摄白茫茫的雪原、黑漆漆的煤田,相机也把它们当作灰色来还原,直接对着它们测光聚焦,往往会拍出灰色的雪和煤。

而漂亮的剪影风格照片正是利用了“感光宽容度”原理,正确的曝光了天空,从而让被摄物成为剪影,使照片有一种神秘而又迷人的感觉。可见,合理利用曝光,就能够创造出不同感觉的照片。

三:摄影测光模式:了解前面“曝光”、“正确曝光”、“感光宽容度”之后,让我们来了解相机的测光模式。现在的单反相机基本上都有以下几种种测光模式:

1、平均测光:对整个取景区平均计算测光值。这是一般相机默认的基本测光模式,使用率最为普遍。在取景范围内光线比较均匀,明暗反差不大的情况下,几乎都能让你得到一张满意的照片。

2、中央平均测光:对取景范围中的10-30%计算测光值。当需要表现的主体在取景范围中间部分,而环境明暗与主体有较大的差别时,选择中央平均测光,仅对中央大部分区域测光,能使主体的曝光较为准确。

3、点测光:又称重点测光,是对取景范围中的1%-5%区域内测光。点测光模式用的极少,也不易掌握。但在某些情况下,点测光却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点测光,并能正确使用点测光,一方面可使主体曝光精确,另一方面利用“感光宽容度”来创造出现实中无法看到的奇妙图片。

点测光方式在取景内光线分布不均而且反差很大的情况下适用。很多时候,相机测光和对焦是同步的,但为了精准精细,资深摄影师都会采用这个手段:先找准合适的测光区===点测光===曝光锁定按钮===再重新构图对焦(对焦模式前提设定好)===按快门出片。

曝光锁定:这个很重要!!
相机点测光的测光点一般都在取景范围内,使用点测光的时候,需要把测光点对准取景区内需要表现的主体来测光。注意:很多人不爱使用曝光锁定按钮!! 因为很多人把测光点和对焦点混为一谈,而有些相机也是这样同步显示,所以曝光锁定按钮就是针对此情况应运而生的。

A:如果在你想要表现的取景中,表现主体并不在中心点,可以先用点测光对准表现主体进行测光,使用相机的曝光锁定功能锁定对主体测光的数据最后根据自己的想法,重新构图,再对焦后按下快门。

B:有些相机不能提供单独的曝光锁定和对焦锁定,也可以先对主体点测光后记下曝光数据,然后把相机的拍摄模式设置为M档,按点测光的数据设定曝光数据,然后进行构图和对焦。

四:曝光的取景环境:通过对感光宽容度的了解,我们可以预测拍摄的效果,利用点测光,从而在杂乱、平凡的环境中,提炼出好的片子。


上图中从取景环境看,需要表现的主体荷花较亮,而荷叶等较暗,且茎杆参差影响构图。如果按照平均测光模式,那么平均测光值就会偏向较暗环境的光线强度,拍摄得到的结果是花叶、池塘曝光正确,而主体荷花会反光发白过曝。所以拍摄这张片子的时候,要利用相机的点测光功能,对主体荷花花瓣进行点测,就能对荷花正确曝光,突出荷花色彩好细节佳,而池塘曝光不足,黑暗掩盖了层次的茎杆,更好的强调了主体荷花。

  

上图这是一部置于屋内的自行车。大概是下午的时候,屋里没有开灯,阳光从门外照进来。在取景范围中,光线分布极不均匀,反差比较大(肉眼能够清楚的看到自行车轮胎和车后面的背景)。拍摄的时候,点测光亮部的钥匙,锁定曝光后,重新对角弧线构图。因为前面的反光比较强,导致背景几乎纯黑一片,使画面相当地简洁,突出自行车局部的线条和弧度。事实上,这也是摄影的魅力所在。它反映的虽说是真实,但却是利用了相机感光宽容度太窄的缘故,与真实看到的就不一样,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用相机拍摄,肉眼是看不到这样的效果的。

  

上图中拍摄人物的时候也要注意测光,人像摄影最重要通常就是表现人的脸庞这张图片利用自然光,拍摄时对面部进行点测光,使面部正确曝光,周边环境、衣物由于曝光不足变得黑暗。画面简洁人物突出,类似影室里用背景布的感觉。如果平均测光,就会造成周边环境清晰,人脸过曝显得惨白。

五:摄影测光技巧小窍门在拍摄中合理运用测光小技巧。

  ① 拍雪景,你可以先对着你的手半按下快门,也就是对自己的皮肤进行测光,然后再对种你要拍的雪按下快门,那么雪就是白颜色了。同理,拍摄穿黑衣服的人像,也应先对脸部进行测光,然后再构图拍摄。)

  ② 当拍摄明亮物体时,应采用比相机推荐的指数高1~2档的光圈,而对阴暗物体则要适当减少曝光量。

  ③ 在阳光很充足的季节拍照,将使照片产生很大的反差,所以必须要对景物的明亮、阴暗部位分别测光,并以两者的平均曝光指数进行拍照。

摄影测光大秘诀:记住下面的一些物质,它们的反射值接近18%,也许对大家在复杂的条件下拍摄非常有用

  ① 草(割后的整体草地颜色),注意,不是墨绿、特别绿或发黄的草;

  ② 大部分浅绿的树叶或植物叶子;

  ③ 有些灰色树干、但不是全部树干;

  ④ 旧的、修复的柏油路和混凝土(这个非常有用);

  ⑤ 长期放置、没有刷油的木材;

  ⑥稍浅色的红砖,包括水泥墙;

  ⑦ 干树叶。

后记:本文来源于搜狐网平台  男人窝小编为了编辑专业测光的图文帖子也是拼了,寻找和对比了不少资料,为了便于广大初级摄友们理解,特进行了段落整理和插入了相应的图文解说。如有不同意见,请给予指正为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