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让你的“格局”,阻挡了孩子“见世面”的路

 易良义 2016-11-21



不久前看到一篇文章,讲黄磊的女儿黄多多出席斯皮尔伯格的新片儿发布会,并和斯皮尔伯格流畅的英文交流。很多家长在微博上留言,对黄多多在世界级电影导演面前表现的落落大方,侃侃而谈特别赞叹,觉得这孩子从小就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才能在如此重量级人物的面前毫不怯场,自如大方。实所谓的见过大世面,就是现在特别流行的一个词叫“格局”。

 

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这句话早就耳熟能详,并且身受我们这些年轻父母的笃信。就拿我身边的同事朋友们来说,虽然平时上班工作就很累了,但只要一有时间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带着孩子到处High。从三个月开始带着孩子到处走走看看,周末两天的日程都排的满当当的,带着孩子去旅行,成了当下最火也是最令人羡慕的“长见识”的亲子活动。比如我特别羡慕嫉妒恨的辣妈同事Anna,就是我身边特别典型的“带着孩子看世界”的妈妈。


Anna妈妈是我的同事,孩子现在六岁,公司旅游或者公司活动,Anna都会带着孩子一起来。在我们看来Anna的孩子就像黄多多一样,即使在大人的圈子里,也会落落大方,舒适得体,交流起来也特别有自己独特的想法。Anna说她当年休完产假没人帮忙带就辞了职自己亲自带。三个月的时候,Anna背着孩子去了三亚旅游,之后每三个月,就看到Anna带着孩子出去旅行一趟。Anna说,我们这一代的父母,虽然文化水平都不错,也有自己的思考和主见,但从小见的世界有限,都是长大了靠自己走出去的,因此特别注重孩子从小视野的培养。看的世界多了,孩子的内心就会变得特别自如坦荡和独立,待人接物与认识世界的眼光会非常不同,也更加容易与世界融合和相处。


 


我们这一代家长的成长依托于互联网,在有网络之前活得都特别封闭,以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是全世界。长大了才发现世界无限精彩,慌慌张张的想要拥抱全世界,却发现行走全世界,语言成了最大的障碍。学了很多年,依然是一口哑巴英语。看剧靠字幕,出国靠手势,想问个路,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 and you?”

 

都说学英语最好的时间是从小开始,自己吃过了亏,因此周边的年轻爸妈都特别重视孩子从小的英语教育,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沟通工具,而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的表达。Anna说她的亲子游,不是带孩子买买买和吃吃吃,而是真正深入到当地的生活里,与当地人交流,去当地人去的地方多听多看多参与,在过程中也慢慢对孩子灌输一点点英语。2岁的时候发现孩子说出的第一个单词是Yummy,让她喜出望外。但尽管如此,Anna从小教孩子英语并不是想让孩子太早出国留学,只是希望尽早给孩子一个英语环境,让她将来在接触更多更大的世界的时候更加顺畅无阻。而不要像我们一样,内心撑得下全世界,却因为一个语言问题寸步难行。


 


以前我总说学英语很重要,也鼓励大家好好学。很多人说不见得啊,自己不会不也活的好好的?但是你的格局,就是孩子的人生起跑线。每个人都有沟通世界的权利,行走世界的机会。我们可以学不好,可以把自己家门口的三条街当做全世界。但我们的孩子,他们有权利有欲望去认识这个美好而绚烂的世界。就像Anna说的,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讲,英语不仅仅是一种沟通工具,而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的表达,何况孩子在学语言的大好时机里,可以轻松的学会一门新语言,为什么不让他们多一个行走世界的技能和力量呢?

 

当然,不是每个家长都能辞职陪在孩子身边,也不是每个家庭都有经济实力带孩子环游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