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大铖是晚明一个非常另类的人物,他的另类不仅表现在他的行为方式上,还表现在他既是才子且又是坏蛋的矛盾结合体上。 一 阮大铖作为东林党中坚人物左光斗的老乡,最初是由左光斗将他带入京城的官场。后来,因为升职一事,东林党要将原本属于他正常晋升的职位给东林党的另外一个人。这件事是阮大铖与东林党分道扬镳的开始,也是他错怪老乡左光斗并痛恨他、甚至最后陷害他的开始。于是,他转向东林党的对立面魏忠贤,奇葩的是:他判断魏忠贤的阉党也不会长久,所以每次到魏忠贤家,出门时都要花钱从门卫那买走自己的名片,以防后患!即便如此,整个祟祯朝,他都不得志。 二 周延儒任崇祯朝相国时,有一次出差到南京,阮大铖揣着银子,来到周的房间,表达了自己复出的愿望。周延儒对被列入阉党逆案、已定性了的阮大铖的这个意愿表示很为难。小人也有小人的朋友,他试探周延儒道:'那您看瑶草行吗?'这个瑶草就是后来拥立朱由崧而建立弘光小王朝的马士英。在阮大铖的活动下,马士英不久就以一个曾经贪污犯的闲人而去做了凤阳总督。为阮大铖的复出做了个前期铺垫。 三 有人评价阮大铖是真小人、真才子。对于前半句,他的一句名言是最好的注脚,那就是:宁可终身无子,不可一日无官。说他是真才子,是他的诗不仅是明朝一流的,更有他写的剧本,一出来就热演。无论是他的朋友还是政敌,都无法否认这一点。他在家养着戏班,靠演出就能轻松地赚到大把大把的银子。但有钱和有才,并非他人生的终极目标,他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做官。
四 天启朝时被东林党打压,被迫投靠阉党又被弄得声名狼藉。崇祯朝的十七年,被打入阉党逆案而直接靠边站,结结实实地坐了十七年冷板凳。祟祯自杀,对他来说,不是国破的哀伤,而是东山再起的窃喜。就在满清大军的驱赶中而逃到南京的朝臣们,在激烈讨论由谁来续大明这微弱的香火时,他怂恿只是个地方官员的马士英,去接逃亡中的福王朱由崧来南京就位。 五 平庸无能的马士英除了能细心体贴地办好弘光帝的家事和个人私事,对弘光帝的江山规划毫无建树,他们就象一群埋首于沙子里的驼鸟,在那里得过且过地过着自欺欺人的生活。作为投桃报李的行规而上台的阮大铖呢,除了报复宿敌东林党及其相关群体外,就是密切关注满清军队的动态,暗中积极地做着逃跑和投降的准备。 六 回光返照的弘光小王朝一年而亡,弘光帝纵酒后弃国而逃时,阮大铖早已暗通满清。阮大铖他逃跑后,老百姓将他的家捣毁以泄愤。他养的戏班子也树倒猢狲散了。 弘光帝被处死后,这位弘光朝的兵部尚书,满脑子还是官官官!!!一面写公开信为自己降清求官辩护,一边卖力地领着清军追杀同族。死时,小辫子都已经留上了。当清军在行军休息结束后,准备再度启程时,只见坐在一块石头上的阮大铖,还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就有人拿马鞭拨了拨他的辫子,发现他已经翘了辫子了。 纵观其一生,可悲的阮大铖,在天启朝遭东林党压制,投靠阉党又战战兢兢、偷偷摸摸的,好不容易熬到弘光小王朝,终于做到了兵部尚书。可惜,不争气的弘光帝一年而亡。投降清朝没多久又翘辫子了。总而言之,他的官就没有做长过!倒是在《桃花扇》里,阮大铖活长了千秋万代。只是那里面的他,名声太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