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拟古篇 —— 李国开2016年冬季习作选编

 泷水随心斋 2016-11-21
 
 
 
 
 
 

 

 

 

(一)关于拟古

 

对中国传统绘画思想的理解和审美的认同,

我想,这是一个画家拟古时所必需有的持重与谨慎。

论拟古者之最,概莫能出于清“四王”左右。

以古人为师,有“师古人之心”和“师古人之迹”分。

元四家董巨影响,可他们学董巨师其心,故艺术创造性自己风格。

清初“四王”,在艺术的继承性问题上是片面的形式,最主要的还是他们丢掉了师造化这个艺术法则。

王原祁有言自述:“东涂西抹,将五十年,初恨不似古人,今又不敢似古人,然求出蓝之道终不可得也”。王时敏和王原祁都把学古人的着眼点落在画迹的模仿上,“恨不似古人”,还是“不敢似古人”,不过在古人的笔墨圈子里折腾最终是:“出蓝之道终不可得也”


 
 

王原祁曾经去过远游,归来后作了画。

王原祁北方之行两则画跋:
其一:余前至秦中,驱车过洛阳,渡伊洛,四围山色崚嶒,巨石俯瞰河流,曲折迤逦者数里,方知大痴《浮峦暖翠》、《天池石壁》二图之妙。

其二:余癸酉秦中典试,路经函谷太华,直至省会。仰眺终南,山势雄杰,真百二气象也。海淀寓窗,追忆此景,辄仿范华原笔意,而继之以诗

 画跋表明,画家以造化为师,思想认识会发生一些变化,他的艺术创作就可能出现一些生机。

几十年间以古人画迹为师的王原祁,现在“方信古人得力,以天地为师”,

长期被“子久脚汗气”熏得麻木不醒的王原祁,每接触到大自然,总有一点新鲜的感觉。但这只是暂时的刺激,不是彻底的变化,从王原祁的画跋中呈现出拟古者的一个通病,即颠倒了艺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范宽、黄公望、吴镇根据不同的山川面貌、质地纹理,灵活地继承或者创造与之适应的笔墨表现形式。可一到拟古者手里,不是形式服从内容,而是内容屈从于形式。王原祁感兴趣的是在伊洛的山石中发现黄公望的笔法,在豫章归途所见的风景中发现吴镇的笔意,于是回来之后,就“仿大痴”、“仿梅道人”画起来了。他仰眺终南山,未发现范宽的笔法,但他想当然“仿范华原笔意”,总之,是处处用古人的笔墨套自然景色。中国古代有出息的山水画家所以能创造、丰富笔墨表现形式,无不是在师造化的推动下进行的。画家们感到已有的笔墨不能完满地、理想地描绘自己所要表现的自然对象时,便寻求创立新的技法。而拟古者却在艺术上“削足适履”。因此,即使他们的绘画题材来自真实的自然景物,也会被模仿古人笔墨所束缚,减低了生动性。这是值得拟古者思索的。


 
 
 
 
 
 

(二)浅识倪瓒


近期拟古,多摹元倪云林。

我想审美是关键的一个因素。

一个人认同什么,其实就是他的内心独白,

出之于情,是事临摹之途而得以窥觎的唯一法门。

倪瓒的画,有着一种永恒的秩序感。

其画多写太湖景致,

往往是一河两岸,近坡几株杂树乱石,简洁而丰富,

中段湖水一带,却是“不着一笔,不染一墨,无画处皆成妙境”,

远山则数笔而过,一抹淡然,用笔松容,淡而不滑,重而不浊,

整个画面纤尘不染,平静肃穆。

而读倪瓒的画,尤不可不读其生平。

其祖父为本乡大地主,富甲一方,赀雄乡里

父早丧,倪瓒从小得长兄抚养,生活极为舒适,无忧无虑

不问政治,不管生产,自称"懒瓒",亦号"倪迂"

倪瓒一生未仕,常年浸习于诗文诗画之中,

性好洁,服巾日洗数次,屋前后树木也常洗拭

家庭影响和教育,养成清高孤傲的生活态度

然在他27岁时,兄逝,其不谙世事俗务,二十多年后,终将剩余家财散于亲朋好友,

自此泛舟湖上,藏身渚间,行踪飘泊无定

足迹遍及江阴、宜兴、常州、吴江、湖州、嘉兴、松江一带,以诗画自娱

此时期也是他绘画的鼎盛期

倪瓒48岁时,开始信仰道教(全真教),

孤僻猖介的性格,超脱尘世逃避现实的思想,

这种思想也反映到他的画上,作品呈现出苍凉古朴、静穆萧疏的意向。

倪瓒画太湖景致,形之于笔端己不拘于物象,聊写胸中逸气而尔,

可谓“自然之景”化“自我之景”。

淡淡的远山,平静的湖水,孤寂的树丛,无声的秋风,消散的云气,处处一片安宁,

此种清静平淡,没有人迹,没有喧嚣,是一个属于画家内心的理想世界。

倪瓒的独特,乃将儒家的仁爱、道家的法贵天真与禅宗之寂灭完美揉合,

在其疏散,平淡之上,是一种物我两忘的空灵。



 
 
 

 

注:以上部分观点与资料散见于各类文章与网络,有稍作整理之处。

 

                                                                                        李国开2016.11.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