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孩子活在生命的真相里,他才可能学会感恩

 魚悦的图书馆 2016-11-21



听听周遭青少年向父母争取的东西,就知道我们的教养方式究竟让他们觉得更满足还是更饥渴:“我们班上同学都有iphone,我为什么没有?”“我昨天忘了带课本,打电话给你为什么不接?”“物价都涨了,为什么我的零用钱还是这么少?这一点能买什么?你也太不合理了吧!”


一颗被欠的心,就像一个有破洞的碗,总装不满,并且总是在期待人家要添加什么进去。我们让孩子活在生命的真相里吗?

从孩子软软地窝在怀里那天起,父母就在心里祈祷:“孩子,我要你一生幸福!”幸福,是!但什么是幸福?

幸福不是一个公式算出来的答案,也不是一个社会推出来的标准,更不是一些条件迎合的结果。

幸福不是树长大了开花结果,不是杯满了溢出水。

幸福是:知道我拥有什么,是享有安全界限里的自由,是抬起头来看见自己不足,却仍然被爱,被珍惜。

幸福的心,会吟唱感恩的诗句。


孩子好像总是不满足?


我们孩子有颗幸福的心吗?他们的生命会随时吟唱着感恩的诗句吗?都说这一代的孩子丰衣足食,并且每个家庭的孩子都不多,父母能供能给的,都尽量供给。孩子应该是幸福的。

但仔细看看,那一家一家呵护出来的宝贝,好多都散发不出幸福的气味。

他们,不是拥有太多或太少,而是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

他们,不是太自由或太被限制,而是不知道自由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他们,不是太骄傲或太自卑,而是不确定自己到底是谁。

我要!我要!我要!

这一代的孩子呵!怎么好像总是不够?



父母欠孩子的?


怕孩子缺,总是不断地给,是现代父母的特色。打从孩子还在母腹里,房间腾出来了,床买好了,衣服已经挂到衣橱半满,玩具一箱箱,连书都买了一堆,孩子可以看到一两岁。

我们都在忙着给,希望孩子的生活在完整的状态下进行,却忽略了生命真相。饿过,才会有找到乳汁吸允时的喜悦;无法表达,才有牙牙学语的动力;冷过,才有紧紧裹着冬衣的满足。

“齐全”不是生命的本相,如果我们从来不让孩子了解自己生命本身的赤裸和缺乏,拥有就会成为他们心中最抽象的动词。

听听周遭青少年向父母争取的东西,就知道我们的教养方式究竟让他们觉得更满足还是更饥渴:

“我们班上同学都有iphone,我为什么没有?”

“我昨天忘了带课本,打电话给你为什么不接?”

“记得星期三以前帮我把那件黑色的T恤洗好,我星期四要穿!”

“物价都涨了,为什么我的零用钱还是这么少?这一点能买什么?你也太不合理了吧!我们家又不是很穷!”

“这是我的电脑,我爱怎样就怎样,你管不着!”

这些话,听起来熟悉又刺耳吗?人家都有,我当然也有权力拥有,这样的观念不是孩子自己养成的,而是父母从小培养出来的。

当你带着孩子出去购物,他们看见一个正在流行的玩具,马上吵着要买时,如果你告诉自己:“xxx都有了,给他一个也不算过分。”就这样买了,孩子习惯地说声“谢谢”拿了,但心里觉得,只不过拿到了本来就应该有的东西。

当你看见别的孩子在用手机,马上认为自己孩子也需要一个,毫不衡量他的实际需要,也不与他仔细讨论为什么要给他手机。当孩子使用手机的时候,心里的感受是:“我和身边的孩子一样,很正常!”

当孩子开口要求买某种牌子的衣服,你知道那是正在流行的牌子,价格不便宜,而家中的衣柜已满。但你想到别人穿得起,我的孩子也要穿得起,所以就买了。

你其实是一步步推着孩子走入那种“如果别人有,我却没有,那是你亏欠我”的生命概念里。仍在家靠父母时,他认为父母欠自己,出了社会,他认为身边的人欠他,到有一天,他会认为命运,或上天欠他。

一颗被欠的心,就像一个有破洞的碗,总装不满,并且总是在期待人家要添加什么进去。

不知不觉,许多孩子就在这种“应该”的心态里面长大了。生活中,因为“应该”,所以没道理要感激、感动,并且,常常为“应该”还未被满足,而活在别人对不起自己的心境里。



寻找生命的真相


我们让孩子活在生命的真相里吗?


鼓励是好的,但鼓励不是把孩子变成充气娃娃,让他们活在假象里,以为自己巨大到可以登高一呼,万人崇拜。

与其把孩子看得太成人,凡事听他们的意见,任他们自己决定,让他们在以为自己都行之后,怨恨失败,不如让孩子早早知道他还是个孩子,有很多事情他明白不多,认识不深,因此他需要听从成人的指引,需要在挫败当中得着经验。他会在接受指引的过程里感激别人的一臂之力,会在挫败后能勇敢站起来,感恩还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与其让孩子以为配得所拥有的一切,更多地向父母和周遭人要求,不如让他们早早学习付代价努力之后,才能够得着收获的喜乐。

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孩子自卑,因为看自己低于所当看的,只会叫他们产生奴仆的心态,不会叫他们学会感恩。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谦卑,看自己虽然渺小,却因被恩宠而能够在盼望中追求卓越,看自己虽然有限,却因被重视而能够在信心中活出美好。

谦卑是一种嗅觉,会引领人找到幸福的所在。而只有幸福驻扎的心,才会常常吟唱着感恩的诗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