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威!《职业性棉尘病的诊断》解读

 百战归来 2016-11-21



修订初衷


  《职业性棉尘病诊断标准》(GBZ 56-2002)自2002年颁布实施以来,对职业接触棉、麻等植物性粉尘所致疾病的诊断、治疗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该标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足,给诊断后的处理带来不便。因此,需要在分析现有职业性棉尘病诊断的文献资料和总结职业病诊断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该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主要修改内容


  本标准代替GBZ56—2002《棉尘病诊断标准》。与GBZ 56—2002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修改了诊断原则的描述;

  ——删除了观察对象的相关内容;

  ——修改了棉尘病诊断分级的书写格式;

  ——修改了附录A的部分内容;

  ——修改了附录B,把主要症状量化赋分;

  ——调整了附录C的相关内容。


进步


  新标准的出台,将会使职业性棉尘病的诊断更加清晰客观,弥补原有标准中某些条款的不足。同时,使现行标准与其他相关标准更好地衔接,进一步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易操作性,将会更加客观的评价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及诊断处理,有利于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