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斯夫:唑嘧菌胺(德劲)、氟唑菌酰胺(健达、健武)、啶酰菌胺(凯泽、凯津、翠泽); 2、拜耳:氟唑菌苯胺(阿马士,种子处理剂)、氟吡菌胺(银法利)、氟吡菌酰胺(路富达、露娜森、璐娜润); 3、先正达:双炔酰菌胺(瑞凡、瑞至)、嘧菌环胺(和瑞、赛德福)、吡唑萘菌胺(绿妃)、氟唑环菌胺(根穗宝,种子处理剂); 4、孟山都:硅噻菌胺(全蚀净,种子处理剂); 5、美国高文:苯酰菌胺; 6、日本农药:氟酰胺; 7、陕西汤普森、青岛中达等:稻瘟酰胺。
1、霜霉病、疫病、晚疫病:唑嘧菌胺(德劲)、苯酰菌胺(美国高文)、双炔酰菌胺(瑞凡、瑞至)、氟吡菌胺(银法利); 2、灰霉病:啶酰菌胺(凯泽、凯津)、氟唑菌酰胺(健达)、氟吡菌酰胺(露娜森)、嘧菌环胺(和瑞、赛德福); 3、炭疽病、白粉病、斑点落叶病:氟唑菌酰胺(健达、健武)、啶酰菌胺(翠泽、凯津)、嘧菌环胺(和瑞)、吡唑萘菌胺(绿妃); 4、稻瘟病:稻瘟酰胺; 5、纹枯病、立枯病、菌核病:氟吡菌酰胺(露娜森、露娜润)、吡唑萘菌胺(绿妃)、氟唑环菌胺(根穗宝)、氟唑菌苯胺(阿马士)、氟唑菌酰胺(健武)、氟酰胺等; 6、小麦全蚀病:硅噻菌胺(全蚀净)。
尽管都带胺字,但作用机理可能会不一样,大多数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琥珀酸泛醌还原酶抑制剂,也就是SDHI;还有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黑色素合成抑制剂、纤维素合成抑制剂、有丝分裂干扰、ATP形成抑制剂等等。 点击查看大图
1、国内企业该加速了:这些新成分及其产品的研制几乎都是跨国企业的份,加上专利保护,国内企业只能等着抢汤喝; 2、一种活性成分多个复配制剂:既缓解了研发新成分在经费和时间上的难度,也通过合适的配方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延迟抗药性的产生,降低产品价格和使用成本; 3、新理念、新卖点的提出无疑增加了品牌的含金量:巴斯夫健达、健武,从作物健康和新卖点上的开发,使产品销售理念和卖点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的确是提升竞争力的智慧举措。拜耳路富达,把氟吡菌酰胺这一原本作为杀菌剂销售的产品,开发应用在根结线虫防治上,提示我们,对产品应用和卖点的深挖是很有必要的。来源:赵占周新农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