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妓赛金花与八国联军统帅有染?

 ykz480 2016-11-21

     

                 

                                        




清末名妓赛金花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子,她曾嫁状元洪钧,并作为公使夫人随洪钧出使欧洲四国。洪钧死后,又两度改嫁,最后孤苦凄凉,在北京一陋巷中度过残生。她的一生留下了很多谜团,诸如她的真实姓名和年龄,她的真实籍贯在哪里等,而其中最玄虚,最具争议的当属“赛瓦公案”。

 

何为“赛瓦公案”?简单地说就是赛金花与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之间的是是非非,真真假假。

 

鲁迅在《这也是生活》一文中写到:“连义和拳时代,和德国统帅瓦德西睡了一些时候的赛金花,也早以封为九天护国娘娘了!”鲁迅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赛瓦公案”流传的结果。

 

关于“赛瓦公案”的具体情况,据自称根据赛金花自述写成的、刘半农的《赛金花本事》和曾繁的《赛金花外传》介绍:1990年八国联军进京之后,有几个德国士兵闯进赛金花居处,赛金花略懂德语,遂用德语打听当年在德国结识的几个名人,无意中提到了瓦德西的名字。德国士兵听后大为惊奇,立即回去报告了联军统帅瓦德西,瓦德西遂在第二天将赛金花接到统帅部,此后二人交往频繁。

 

赛金花和瓦德西到底是老相好?还是初次认识呢?据刘半农记赛金花自述说:“我同瓦德西以前并不认识,他问我到过德国吗?我说小时同洪钦差去过。”可是曾繁所记赛金花自述是:“到德国那年结识了瓦德西将军,他和洪先生常来常往,故而我们也很熟识。”赛金花谈到在北京相见时,“瓦德西与我虽有十年阔别,但我的容态依然不减当年贵为使节夫人的时候,瓦德西隐约间还认得我”。赛金花还谈到,当时北京人对这些外国人很害怕,商店关门,市场停业,“后来各国的军粮也由瓦德西介绍,都归我办”。“我当时在北京颇有点名气,人们听说赛二爷出面,才敢应承”。“他们除了军粮之外,还要很多货物,还要女人,我又替他们找了二十几个良家妇女,这样联军的食色问题,我都替他们解决了”。

 

值得称道的是,作为一个妓女,她又细诉民众黎灾之苦,请求瓦德西禁止属下胡作非为,停止杀戮抢掠,“瓦将军便下令不准士兵违律妄行”。“嗣后北京民众皆得安宁矣”。“我之所以能为北京万民建立一点功绩,将彼等从屠杀中拯救出来,即是如此”。

 

从赛金花的两份自述材料来看,虽然都肯定了“赛瓦公案”的真实存在性,但对什么时间认识瓦德西这个问题,出现了矛盾。因此赛金花的自述令人费解。

 

其实,从“赛瓦公案”流传起,就有人持否定态度。戏剧理论家齐如山认为“赛瓦公案”纯属子虚乌有,对此他给出了几个很具有说服力的根据:

 

第一,依据赛金花的说法,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数日与瓦德西重逢。其实,这时的联军统帅瓦德西尚未到北京。联军是八月十八日攻陷北京的,而据瓦德西《拳乱笔记》记载,他迟至十月十七日才从德国到北京,中间相差两个月,赛金花哪里会很快见到瓦德西呢?

 

第二,瓦德西的实际情况不符合赛金花自述。赛金花说她随洪钧出访四国时在德国已认识了英俊的青年瓦德西。而据考证,瓦德西生于1832年,洪钧出使德国时,瓦德西已经五十多岁了,怎么会是英俊潇洒的青年呢?

 

第三,按照当年中国得旧习惯,根本不允许公使夫人与外国人交往,赛金花与瓦德西在德国结识根本不可能。再说身边还有洪钧,也不会容她与瓦德西谈情说爱。

 

而最后齐如山先生认为,赛金花之所以如此吹嘘自己,也许是晚年凄苦,生活穷困潦倒的她想以此来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从而得到物质方面的周济,因而自述了经不起推敲,漏洞百出的故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