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不忙︱ 《齐物论》,如果没有悟道,活再大也是在等死

 发哥07domrg8zi 2016-11-21

文/陈竹友(微信公众号:ysydczy)

庄子不忙︱ 《齐物论》,如果没有悟道,活再大也是在等死

一、在庄子的眼里,都是些什么人

庄子看世界和我们看世界的角度完全不同,我们看到的是世间冷暖、人情世故、功成名就、升官发财,庄子看到的却是“终生役役”。

“终身役役”是说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做奴隶。做物质的奴隶,做欲望的奴隶,做肉体的奴隶,做面子的奴隶,做子女的奴隶,做房子、车子、票子的奴隶!

《红楼梦》开篇的那首《好了歌》,也是道尽了世人奴性和凡尘的无奈以及俗子的愚蠢。但是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爱恶欲。高兴了就喜,不爽了就怒,悲痛时哀……随着外境的变化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庄子不忙︱ 《齐物论》,如果没有悟道,活再大也是在等死

情绪影响心态,心态决定行为,行为改变结果,结果造就人生。

呵呵,成功学吗?庄子可不是成功学的鼻祖,他也不可能给你讲成功学的那套“鸡血”。庄子看尽世间百态,人间冷暖,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他给我们描述了这一幅人间百态众生肖像之后,做出的结论是:“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意思是,人们每日每夜被这些情绪、心态、七情六欲所左右,从未停止,从无间歇,却又浑然不觉,更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从哪里冒出来影响我们的。

“乐成空,蒸成菌”。乐极则成悲,郁极而生闷。心有所求必不安宁,心随境转,流连不绝,役役终生,终不能成。

生命是用时间的长度去衡量的。

我们每天早晨一睁眼,思想就来了,念头就生起了。念头生起了,情绪就有了,心态就形成了;心态形成了,动机就明显了;欲望动起来了,起心动念后,行为紧接着就开始了。想要的得不到,不想要的偏偏要来。对自己有利的就会极尽所能去趋附追求;对自己有害的,使出浑身解数避之唯恐不及。一天又一天从未停止过,人的一生就这样被“役役”地奴隶着,自己却毫不知觉!

庄子不忙︱ 《齐物论》,如果没有悟道,活再大也是在等死

日以心斗、日夜相代,痛苦疲惫,无有终日。每个人都是这样,每个人都是如此。谁又能找到自己真正的主宰真君呢?

唉!算了吧,算了吧,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影响我们情绪、主宰我们情绪思想的东西从哪里,那么我们不就可以彻底弄明白它们产生的根源了吗?

知道“役”我们、奴隶我们的原因所在,消灭它、远离它,我们不是从此可以进入快乐之乡,逍遥自在了?

二、别去搞逻辑推理了,绕晕了对大家都没好处

庄子又说了句名言:一受成其形,不亡以待尽。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如果人不能悟道),从出生那天起,活着也只是在等死!

所以,我们说庄子是骂人高手。他说了这么多道理你我还听不明白,庄子一生气又开始骂了:“去死吧”。如果人每天只为物质而活,为欲望而活,这样的活是毫无意义的!就算你长命百岁、千岁、万岁,其活着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等待死亡”而已。

庄子不忙︱ 《齐物论》,如果没有悟道,活再大也是在等死

话虽然说得难听,但绝对不缺正能量!可是你也不要认为庄子是要我们为了某种所谓的追求而去奋斗终生。对于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庄子认为“活着”有两个“我”,一个是“假我”,是欲望,是身体,是形、是色、是名;另一个是“真我”,是主宰、是真君,是超越我们认知能力范围以外的真正的“我”。

“假我”就是我们有形的身体,以及身体之内无形的思维、意识、情绪、心态和欲望,它们都不是你的“主宰”!庄子说,你拥有的这个肉体是你的主宰吗?它们不过是被“真我”主宰的“道具”而已,百骸、九窍、六藏是你的主宰吗?还是它们互为君臣?

庄子不忙︱ 《齐物论》,如果没有悟道,活再大也是在等死

思想是你的主宰吗?如果是,思想离开了形体去了哪里?没有灵魂存在,肉体毫无价值;没有肉体存在,灵魂无依无靠。那么,灵魂和肉体是相互依存的吗?如果是彼此存在的,那么是“谁”让它们彼此依赖并共存一体呢?

意识又是什么?庄子说思想是“成心而思之”。意思是,人所谓的思想意识也不过是人的成见罢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见、判断标准或者价值观,即使再笨的人也有自己的对错标准。那么,你的标准就一定对,他的标准就一定错吗?对与错的标准又是用什么“标准”衡量的?

好了,绕口令似的逻辑推理咱们不谈也罢,绕晕了对大家都没好处。

庄子不忙︱ 《齐物论》,如果没有悟道,活再大也是在等死

可是,问题好像越来越明确了:那个存在于我们的肉体和思想意识之外的那个“东西”,仿佛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它才是“真君”,它才是“真宰”,它才是“真我”!

如果我们找不到这个“真我”,人的一生都在为欲望而活,为物质而活,为主观意识而活,为“成心思之”而活。

这样的活,是活不明白的活。

这样的活是“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即使寿命一万岁,活着也只是为了等死!终生为奴,疲役至极,这样去过一生难道不可悲吗?

…………………………………………………………………………………………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同步关注微信公众号“有说友道”,读经典国学书,与智者做朋友。)

关于作者:陈竹友,企业战略管理专家,文化学者,佛学居士。北大、清华等十余所大学MBA、EMBA总裁班特聘教授,全国十大品牌讲师。主讲课程《经营规划与企业战略》,《互联网+,传统企业战略转型》、《国学中的领导智慧》、《智度慧心》等,出版专著《企业成长密码》、《领袖心经》、《佛商之道》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