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海市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评价中心与上海曙光中医药研究发展基金会在曙光大厦七楼上海市中医师协会会议室,共同举办了“我为中医药发展献一技”活动民间技术第九次评审会,分别邀请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名誉院长严隽陶教授、上海市针灸学会名誉理事长张仁教授、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民间中医药分会名誉理事长朱抗美教授、上海曙光中医药研究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许涛、副秘书长王宪英、上海市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评价中心主任余小萍、副主任艾静,共7位不同专业背景的评审专家,对9项民间传统诊疗技术进行了评审。其中包括手法类技术7项,药物类技术2项,有3项技术分别来自于云南昆明、黑龙江哈尔滨、浙江乐清,其余均来自于上海地区。每位技术持有人汇报10分钟,专家提问5分钟。随后专家分别从技术来源、理论依据、技术安全性、临床有效性、技术稳定性、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前景、适用人群范围、独特性、简便性、应用年数、应用地区、经济效益、专利、论文、获奖情况等方面进行评审。 自2009年第一次民间技术评审会开展以来,目前已有110项技术得到专家的初步评审。2015年3月,上海市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评价中心的成立,使民间技术的评审工作更趋完善、规范。此次评审的9个项目,均要求技术持有人按照规定范式撰写技术简介以及汇报PPT,这样便于汇报突出重点,使专家一目了然,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能获知技术的核心内容,有利于客观评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