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相思树 [Acacia confusa] 分离时愈久,愈积相思愁与苦。 隔海长相思,相思泪洒相思雨。 相思泪润土,土地长出相思树。 相思树茂着黄花,花盛吐丝香浓郁。 台湾相思树两岸,枝叶相交花共语。 互吐相思情,互赠好礼物。 但愿两岸合,再无相思苦; 相思泪化香丝雨,再润香丝树。 注:台湾相思树,亦称台湾相思,别名台湾柳、相思树、相思子、洋桂花、香丝树。豆科。原产地台湾恒春,福建、浙江、广东、海南皆有栽培。常绿乔木,高达15米,枝干弯曲,树形婆娑。叶退化,叶柄呈叶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绿色,革质。头状花序叶腋生,花朵小圆球状,金黄色。花期4-10月。花后结扁平荚果。台湾相思树根深材韧,抗风力强,根系发达,具根瘤,萌芽力强,生长较快,但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病虫害少,生命力强,即使折断,亦可截腰生长,是荒山造林、水土保持林、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据有关林业专家称,相思树有好几种,而台湾只有一种,与台岛相同的品种在大陆仅浙南闽东环海峡和海岛才有,可谓同根同源,同叶同花。 红豆,即海红豆(Adenanthera pauonina),亦称相思树或相思豆,与台湾相思树虽同为豆科植物,但二者不同属,前者乃孔雀豆属,后者则为金合欢属。王维的名作《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所咏为此红豆。 以下图片摄于鼓浪屿、金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