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三角高教】长三角地区52所高校科研竞争力分析 ——基于Scival数据

 文武不全 2016-11-22


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认为,机构科研竞争力由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四个部分构成。本文采用这一评价体系,但是对其中的具体指标和数据源做了调整,尝试为大家提供一个的分析视角,与原指标的具体区别如下:
     
Scival的底层数据库是Scopus(全球最大的文摘和引文数据库,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社会科学和人文艺术等领域),与Web of Science的最大区别是将EI文献收录在内,文献数据更加全面。

根据最新一期ESI排名,长三角地区(江浙沪皖三省一市)共52所高校进入排行榜,本文采用新的评价标准对这52所高校的科研竞争力做简单的分析,谨供大家参考。

江浙沪皖高校整体科研竞争力分析

科研生产力最强的两所高校是浙大和上海交大,论文产出均超过52所高校总产出的10%;位于第二梯队的是上海的复旦和同济、安徽省的中科大、江苏省的南大和东南,5年的发文量也在2.5万篇以上。

按区域划分,江苏省的23所高校贡献了22万多篇文献(约占39%),位居四省市之首;上海虽然只有12所高校入围,但单校产出较高(第二梯队只有复旦、同济两校超过3万篇),共有近19万篇(约占33%);浙江省只有浙大文献产出较高,其余高校均只有几千篇,11所学校共产出文献10万篇(约占18%);安徽省与浙江类似,但发文最多的中科大只有2.5万篇,6校文献体量总体较小,共计5万篇(不足10%)。

从人均文献产出来看:江苏省的南理工、南航、东南、江苏师大四校人均文献1.4篇左右,安徽省只有中科大接近这一水平,上海的同济、华东师大人均产出相对较高,只有1.31篇;浙江省的杭州师大处于该省首位,人均文献1.34篇。总体来看,江苏高校的人均文献产出极端值较多,上海高校人均相对集中,浙江省高校除温州医大都在1篇以上,差异程度也不太明显。

科研影响力较强的高校,从总被引和高被引文献数量来看:C9五校(上海交大、浙大、复旦、南大、中科大)优势明显,同济、苏大、东南也有一定优势;从归一化影响因子来看:中科大、复旦、南大较为领先,苏大紧随其后。两所E9高校还有不小的上升空间。

按区域划分,上海和江苏高校的总被引之和均超过了110万次(分别占比37%和35%),浙江高校总被引56万多次,安徽高校总被引33万多次,总体上与沪苏两省市差距较大。此外,高被引文献超过1000篇的高校,浙江和安徽各有1所,与上海的8所和江苏的10所也有不小的差距。归一化影响因子达到和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00)的高校仍以上海为最多,江苏省的高校数量虽多,但多数高校的文献归一化影响因子水平尚待提高。

科研创新力较强的高校,从国际合作论文数来看,上海交大和浙大当之无愧是NO.1,另外3所C9高校和同济也有不错的表现。从所占比例来看,华东师大、杭州师大、中科大都在30%以上,表现较好。

按区域划分,上海由于国际化程度较高,所以8所上海高校论文的国际合作比例在20%以上(约占67%);江苏23所高校中有4所高校国际合作比例超过20%,且集中在南京和苏州;浙江11所高校有3所高校国际合作比例超过20%;安徽省只有1所。

科研发展力最强的高校是中科大和复旦,高被引文献占比超过20%,其次是南大、南京医大、华东理工和苏大,安徽师大、杭州师大、二军大和安徽农大也展现了不错的科研发展力。

按区域来看,上海和江苏的高校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安徽高校的科研发展力要略优于浙江高校。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该地区的52所高校中,科研竞争力较强的高校以C9和E9成员为主,整体科研竞争力较强的高校集中在上海和江苏,浙、皖两省除了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的一所高校外,只有个别高校在某项指标上略有优势。




注:1、关于三所高校的名称,Scival数据库中温州医科大学为Wenzhou Medical College,南京工业大学为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江苏师范大学为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2
、国内“高被引论文占比”的平均值为10.1%,表中大多数高校均高于这一水平。


(作者: 于鲁江,同济大学发展规划研究中心规划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