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工匠精神在中国
2016-11-22 | 阅:  转:  |  分享 
  
工匠精神在中国

现在,工匠精神在中国是一个“非常热”的词汇,企业里、机关里、股市里到处都充斥着对这个精神的崇拜,毫不夸张地说,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在或真或假地标榜一种追求完美的状态,正如有关部门总是标榜:我们生来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或许是为了迎合时代需求和政策的方向,央视不失时机地推出一档叫做《大国工匠》的栏目,琳琅满目的产品,让普通人领略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巧夺天工,我们不禁惊叹:世界上竟有一批如此的匠人,是国宝,是不世出的天才:他们没有名牌大学的背景,没有耀眼光亮的职称,只因热爱本职工作,进而能把手中的活儿,做得精致又精益求精,其中包括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师傅,痴迷加工画纸的周师傅,还有研磨鼻祖宁师傅...



《大国工匠》里的技艺,谁看到都会点赞,是一种发自内心、毫不敷衍、结结实实的点赞,但显然,中国这样的大国里仅有这么一小撮工匠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令人感到尴尬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廉价、粗鄙、山寨的代名词,我们向世界输出了大量的商品,但多数只能是快消品,西方人不会穿着中国鞋子去参加宴会,他们只会拿去拍电影;中国人也不喜欢穿自己国家的鞋子,比如CBA的易建联说:李宁的鞋子不合脚,容易受伤,他更喜欢NIKE的鞋子,不让穿NIKE就罢赛;还有2015年著名的马桶盖事件,中国游客千里迢迢地跑去日本旅游,竟然把人家的马桶盖抢光了,难道国人已经不习惯在中国的马桶上拉屎了?估计中国马桶盖会导致便秘,让拉屎成了一件非常艰难的事儿,坐在中国的马桶盖上拉屎,就好像是在拉钢管一样?

请不要在自欺欺人地说:日本的马桶盖产于中国浙江了,懂点制造业的人都清楚,决定一款产品质量的是它的设计、工艺流程和检验标准,和生产地关系不大,而在日本的制造体系内,他们乐于把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分解到极致,他们的理念是:制造设计上做到完美,纵然由三流员工组成的流水线,也能生产出最尖端地产品。

事实上,中国向来不缺少顶级的工匠,相信央视想要把每周一期的《大国工匠》办上几年都不成问题,但中国社会环境却缺少一种之于工匠精神的推崇,一种普遍适用于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正如中国的奥运冠军数量总是能挤进前三名,但民众体育却非常地不乐观,中国的城市、社区中缺少体育文化,大家都忙着去按摩院,就没有人去篮球场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悲哀。反观,欧美国家推崇的是一种“人人做工匠”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浸润中,工人可以获得不错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他们也能享受产品在手中升华的快感,事实上,有这种多元化的快感,收入高低倒成了第二位的,总之,工匠精神,工匠文化在很多欧美国家就像一条巨大的彩虹,照得匠人身体和灵魂都是暖暖的,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出大量“可作为传家宝”的商品,以及大量的百年企业。



前文提到的日本就是一个工匠岛国,他们靠技艺赚钱,但赚钱却不是其目标,日本企业在成立之初,除了基本的管理、财务制度外,以CEO为首的管理者常常会花大量的精力去建立一种普适的文化,核心就是“要对工作执着,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借此同员工形成一种文化和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培育出企业的内动力,于是,日本在80年代就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企业,向世界输出了大量的制造管理体系和尖端产品,比如丰田模式就被世人广泛模仿,他们推崇的“零缺陷”理念至今仍是众多制造企业CEO的座右铭,就更不要说他们向世界输出的汽车、特种钢、精密电表等产品了。

除了日本,德国也是一个盛产工匠的国家,爱惜企业品牌更胜于自己的生命,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青岛有些老旧的楼房、桥梁都是德国殖民时期修建的,距今已有100年以上,现在青岛政府时不时地就收到来自德国的修葺建议,他们坚信自己建造的建筑能矗立100年以上,而且愿意在100年之后提供售后服务,还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每逢中国内陆连降大雨,北京、天津、武汉这些城市都会迎来壮观的海景,但距离大海更近的青岛却不会出现“水排不出”的情况,主要原因是:青岛的排水系统是德国人修建的...

工匠精神渗透到德国企业的骨髓,他们制造产品,总是慢条斯理、精心打磨,严格按照要求生产,德国人讨厌加班,讨厌赶工,他们深知欲速则不达,匆匆赶制的产品肯定会出问题,拿汽车企业保时捷举例,他们组装一部车需要9个小时,但后期的检测和调试,直到满足安全出厂条件则需要数月,保时捷的订单最快也需要3个月,一些配置较高的车型往往需要提前一年预定。整个生产过程,90%的工序为手动组装,机器人负责搬运,全场通过WIFI遥控和联络,给人一种井然有序的条理感。在需求最旺盛的时候,他们也不会盲目扩张,或许车间、设备可以在短时间内搞定,但优秀、熟练、具有工匠精神的工人却要悉心培养,他们始终不会以牺牲质量来换取订单的,正是这样的工匠精神,让其不断生产出精品,卖给高端客户,这也让保时捷从来不用担心金融危机,因为他们的客户从来不差钱。

此外,瑞士的工匠培养模式也值得全世界学习,他们尊重工匠,学校致力于引导学生尽早地投入企业实习,事实上,瑞士的学生在读完初中之后,仅有非常少数的一些会选择普通高中,他们或立志搞理论研究,或找不到工作,而大多数人会选择进入企业当学徒,跟着师傅修炼技艺,几年之后,基本上都能参与一块顶级名表的制造,学生对待手表就好像对待情人一样,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都会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不在乎产品是要卖到白宫或者新奥尔良的妓院,他们享受的是产品升华的过程,至于赚钱也只是顺便的事儿,更何况在瑞士,没有高学历,却拥有制造技能的工匠,同样可以获得不错的经济收入,以及非常体面的社会地位,这一点尤其中国社会学习。

刚刚过去的20年,中国制造一直靠廉价生产资料来获取订单,向世界源源不断地输出商品,一路走来,自我感觉还挺良好,日子虽说比较苦,但也算的中上,这样的情况持续久了,中国的企业家竟然生出“世界已离不开中国制造”的虚妄想法,莫说推崇工匠精神,连最基本的现代管理制度,危机意识、企业家精神都丢掉了,但随着中国人工、物料等生产资料成本上升,中国经济转型,越来越多老朽的制造企业开始倒闭,2015年春节前后,东莞、苏州、温州等地的制造企业,脆弱得跟高粱杆一样,稍微遇上点风雨就哗啦啦地躺倒一片,加之,连续的经济危机,股市震荡,有关部门终于开始重视实体制造,重视工匠精神,央视栏目《大国工匠》就是这样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但做一期高大上的节目容易,找回工匠精神则非常困难,它们如此复杂,关乎制度、文化、政策以及人性。



中国迫切需要找回工匠精神,需要重塑中国企业、中国制造的形象,事实上,这些年来,中小制造型企业纷纷倒闭,而跟随其一起倒闭的,还有中国人的精神追求。

现在,中国企业普遍缺乏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很多企业的管理层甚至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到最根本的产品之上,他们更喜欢沉迷于资本游戏中无法自拔,常常就是:熬到上市,圈钱走人,接着寻找下一个热点。平心而论,追求财富没有错,通过股市暴富更显示了中国人的聪明,但坦白来讲,这是一种只能短期奏效的小聪明,企业要长足发展,需要一种追求根本的大智慧,正如王健林所讲,钱只是他的工具,他现在追求的是一种情怀。

事实上,企业沉迷于资本游戏,是一种之于社会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大家殚精竭虑地斗法,只是把财富从左口袋移转到右口袋,并没有真正的创造财富,这就是为什么老百姓总感觉物价高。其实,企业创立的目标应该是生产出好的产品,最健康的赚钱方式也是制造出好的产品,正如德国、日本、瑞士的企业,如珍惜生命般,珍惜员工的工匠精神,以及自己的品牌形象,在德国,产品一旦出现问题,企业会立即执行召回制度,不惜一切代价,而在中国,只要产品卖出去了,只要不死人,休想退回来,简直是判若云泥。

中国企业的员工没有工匠精神,他们无法享受“升华产品”等高级快乐,只能把眼睛盯在薪资、绩效等方面,一些糟粕的企业中,员工甚至要站队,无心打磨产品,反倒是陷入企业政治中,爽得不亦乐乎,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员工多半不快乐,毕竟,当一个企业以资本为主轴的时候,当他们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时,是没有办法于薪资福利上满足员工需求的,更何况,在中国,一个技术精湛、满手油污的工程师,得到的尊重远不如一个为富不仁的房地厂商,这让工匠们感觉不到存在感,于是,没有人愿意再做工匠...

我们一切向钱看,自然会丢掉工匠精神,生活中,也就只能享受“涨工资、升值”这些最基础的快乐,好在,政策面正在全面回归,企业也正痛定思痛,有位制造业的总裁说:我要让工匠和CEO赚得一样多,希望中国企业早日找回逝去的工匠们。



文/康斯坦丁来源:科技新发现



献花(0)
+1
(本文系lichenyin20...首藏)